溫肖霞
【摘要】路基作為公路的主體工程,其施工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路質量。鑒于此,本文結合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對路基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的概述,深入地分析了特殊路基的處理,提出了關鍵部位施工質量的措施,以提高公路施工質量。
【關鍵詞】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質量控制
1 工程概況
本高速公路項目沿線主要土壤類型有水稻土、潮土及黃棕壤。水稻土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從平原湖區(qū)至低山丘陵區(qū)均有分布,該地區(qū)主要的耕地土壤,且質量較高。其它分布較多的土壤有紫色土和石灰土。局部地段有軟土、膨脹土的不良工程地質。全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進行建設,主線路基寬度28.0m;行車道寬:2×7.5m。
2 路基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2.1 施工準備工作。①路基放樣:恢復路線中樁,釘出路基用地界樁和路堤坡腳、路塹頂、邊溝、截水溝的具體位置樁;②路基施工前,對挖方、取土場和料場用作填料的土取樣進行試驗;③場地清理,填方路基在填筑前進行壓實;當基底松散土層厚度大于30cm時,應翻挖后再分層回填壓實;④挖邊溝、截水溝,做好原地面的臨時排水設施,并與永久型排水設施相結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農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溝淤積和路基沖刷。
2.2 路塹開挖工程。①采用挖掘機直接開挖,按設計自上而下進行,不可亂挖和超挖;②路基挖方達到路基設計標高后必須立即進行排水邊溝的施工。在整個施工期間,必須始終保證路段排水暢通;③采用核子密度儀檢測路基挖方段的密實度,以灌砂法校核。路基壓實采用重型擊實標準,嚴格按圖紙設計要求的壓實度標準控制壓實度。路基頂面以下300mm的壓實度,要達到96%,路基頂面以下?lián)Q土超過300mm時,其壓實度不小于96%;④膨脹土地區(qū)路塹邊坡不要一次挖到設計線,沿邊坡預留厚度0.30m~0.50m一層,待路塹挖完時,再削去邊坡預留部分,并立即按圖紙要求漿砌護坡封閉。
2.3 路基填方。①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施工,分層平行攤鋪,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嚴格控制每層填土厚度,按試驗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來控制施工的填土厚度;②不同土質填料要分層填筑,且應盡量減少層數(shù),每種填料層總厚度不得小于0.5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壓實厚度不應小于100mm;③路堤高度小于0.8時,對于原地面清理與挖除之后的土質基底,將表面翻松300mm,然后整平壓實;④路堤填筑時,當?shù)孛孀匀粰M坡陡于1:5時,應在原地面挖臺階,寬度要滿足攤鋪和壓實機械作業(yè)的需要,且不小于1m,臺階頂做成2%~4%內傾斜坡;⑤填土路堤分段施工時,其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注則先填段應按1:1坡度分成留臺階;如兩段同時施工,則應分成相互交疊銜接,其長度不小于2m;⑥路基采用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時,其頂面要做成2%~3%的雙向坡,填筑最后幾層時再逐漸恢復正常坡度,以雨季施工利于排水。⑦在取土場采用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自卸車運料至路堤填筑處,按事先計算好的距離布料、推土機攤鋪、平地機整平、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動壓路機碾壓;⑧在施工過程中對土的含水量嚴加控制,及時測定,及時調整。當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基時,要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內;⑨路堤分層填筑的最大松鋪厚度不超過30mm,填筑寬度每側超過填層設計寬度500mm,壓實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填土路基的兩側超填的寬度只作休整,不切除;⑩采用機群作業(yè)、小段成型的方法,隨填土、隨攤鋪、隨碾壓;采用核子密度儀檢測路基壓實的密實度,用灌砂法校核。路基壓實采用重型擊實標準,嚴格按圖紙設計要求的壓實度標準控制壓實度。
3 路基防護以及特殊路基處理技術分析
3.1路基的修筑改變了地層的天然平衡狀態(tài),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間,不斷受各種錯綜復雜的自然因素侵蝕,因此需要進行各種類型的防護。①坡面防護。坡面防護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沖刷、坡面巖土的風化剝落以及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近年來,隨著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高等級公路的邊坡,多采用種草防護邊坡較高時,采用砌石框格種草防護。②沖刷防護。防護沿河路基邊坡免受沖刷仍多采用直接防護。傳統(tǒng)的砌石、拋石、鐵絲石籠、擋土墻等有所改進,用高強土工格柵代替鐵絲做石籠,用聚脂或聚胺脂類土工織物混凝土護坡模袋做成的護面板防護受水沖浪擊的邊坡,很能適應土體不均勻沉降。③支擋防護。擋土墻用于支擋防護目前仍占主要。
3.2 特殊路基處理技術分析。(1)膨脹土處理。本工程中采用填料改良和分層改良處理方法,采用5%的石灰土對膨脹土路基進行處理。具體處理步驟如下:①在膨脹土路基施工前,修筑長度不小于200m、全副路基寬的試驗段,以確定膨脹土路堤施工中的石灰參量、松鋪厚度、最佳含水量、碾壓機具以及全部施工工藝,試驗結果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②要使用經檢驗合格的石灰,并要在用于工程之前7d~10d,充分消解成能通過10mm篩孔的粉狀,并盡快使用;③開挖后各道工序要緊密銜接,連續(xù)施工,分段完成;④施工中應盡量避開雨季作業(yè),加強現(xiàn)場排水,保證路基和已填的路基不被水浸泡。在攤鋪或碾壓過程中如遇雨時,需重新翻挖粉碎后摻4%~8%石灰拌合后再度壓實;⑤路基填土自取土場運至現(xiàn)場攤鋪后,按事先計算好的距離鋪灑白灰,使用路拌機拌和,加強土的粉碎和與石灰拌合的均勻性;⑥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央,超高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2)有預壓砂礫墊層處理軟土路基,具體處理如下:①在清理的基底上分層鋪筑符合要求的砂墊層,鋪筑總厚度為50cm,分層鋪筑,每層松厚不得超過200mm,并逐層壓至規(guī)定的壓實度。兩側端用片石干砌防護。在施工中避免砂礫受到污染;②在砂礫墊層釘部鋪設機織非織造復合土工布。鋪設時要拉直平順,緊貼下承層,不使出現(xiàn)扭曲、折皺、重疊。在斜坡上攤鋪時,要保持一定松緊度(可用U形釘控制)。土工布之間的聯(lián)結要牢固,其疊合長度不小于15cm。(3)橋頭路堤處理。 采用鋪設土工格柵方法對橋頭路堤進行處理,具體處理如下:格柵嚴格按圖紙要求的間距和層數(shù)。格柵加筋段應按格柵層位嚴格分層施工,并注意與臺背施工相協(xié)調。格柵與已填路基相接時,在路基上開挖成臺階。鋪設時應嚴格按圖紙施工,在平整的下承層上全斷面鋪設。鋪設時,靠橋臺側用膨脹螺栓、鋼夾板將土工格柵固定在橋臺上,土工格柵要拉直、平順,緊貼下承層,尾端用U形釘固定在下承層上,土工格柵間重疊長度不小于15cm。一層鋪設完成后及時填料,間隔時間不應超過48小時,填料時不準車輛直接碾壓土工格柵。填料分層攤鋪,分層碾壓。(4)填挖交界處路基處理。采用鋪設盲溝、土工格柵方法對填挖交界處路基進行處理具體處理如下:填挖交界處土工格柵縱向長6m(填洼處擱置一半),橫向全斷面鋪設,設置兩層,層間距為1.0m,第一層土工格柵下沿填挖交界處設橫向盲溝(80mm×80mm)一道,盲溝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四周,其中填50%碎石、50%中粗砂。在盲溝周圍要包裹反濾土工布。
4 結論
本文對路基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的概述,深入地分析了特殊路基的處理,提出了路基的防護以及關鍵部位施工質量的措施,以提高公路施工質量。路基施工技術難度不大,但工藝比較復雜。在施工中,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的制約,只要始終堅持技術標準,注意加強施工管理,強化質量意識,就一定會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