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曼娜
摘要:目的:探討病房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對神經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確診為神經癥患者1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9例,采取一般護理以及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9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上病房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健康教育。于患者出院時對其治療效果及滿意度進行評估。結果: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出院時治療效果情況,治療組9例患者中7例有效,總有效率為77.78%,對照組9例患者中3例有效,總有效率為33.33%,治療組效果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治療組中8例患者對護理滿意,滿意率為88.89%,對照組中4例患者對護理滿意,滿意率為44.44%,治療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提高病房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對于神經癥患者的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于臨床。
關鍵字:神經癥;病房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健康教育
神經癥是一種非精神病性障礙,其中以神經衰弱,強迫癥,驚恐障礙,社交焦慮障礙以及廣泛焦慮性障礙為多見[1]。其發(fā)病率較高,病程較長,治愈率低,嚴重者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給患者及家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2]。據報道,目前,國內外對于神經癥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但是其治療效果并不是很理想[3-4]。研究表明,合理的藥物治療以及適當的心理治療之外,神經癥患者病房護理質量以及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對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5]。因此,合理有效地提高病房護理質量,對神經癥患者進行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對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選取我院18例神經癥患者,對其中治療組9例患者進行優(yōu)質病房護理以及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對照組9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出院時治療效果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現(xiàn)將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神經癥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通過詢問病史,臨床表現(xiàn)以及心理健康狀況評估確診為神經癥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將前9例患者作為治療組,其中女性患者5例,男性患者4例,患者平均年齡為(48.6±5.2)歲,其中強迫癥患者3例,驚恐障礙患者2例,社交焦慮障礙患者2例,廣泛焦慮性障礙患者2例。后9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3例,患者平均年齡為(47.5±6.3)歲,其中強迫癥患者4例,驚恐障礙患者2例,社交焦慮障礙患者2例,廣泛焦慮性障礙患者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組
予以治療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以及優(yōu)質的病房護理與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定期囑咐患者按時服藥,定期對患者的精神狀況進行評估,并將情況上報主治醫(yī)師。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多鼓勵患者勇于克服心理障礙,與此同時,適當地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囑咐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支持與關懷,多注意患者的飲食與起居。此外,加強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定期對患者病房環(huán)境及設施進行檢查,避免出現(xiàn)患者墜床、跌倒、人為因素起火等不安全事件,加強對患者進行安全意識的宣講,做到盡全力滿足患者需求。
1.2.2 對照組
予以對照組患者一般常規(guī)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遵照醫(yī)囑,按時給患者發(fā)放藥物,定期給患者進行精神狀況評估,及時將患者的病情上報給主治醫(yī)師。定期監(jiān)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基本生命體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神經癥患者出院時的治療效果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神經癥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比較分析兩組神經癥患者住院期間治療效果,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2.2 兩組神經癥患者對護理滿意情況分析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對護理的滿意情況,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2。
3 討論
神經癥又稱為神經官能癥,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強迫癥,神經衰弱,焦慮癥,恐怖癥以及軀體形式障礙等,其表現(xiàn)形式復雜多樣,臨床檢查中不能發(fā)現(xiàn)任何器質性病變[6-7]。其發(fā)病通常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其發(fā)病率較高,而就醫(yī)率較低,使得許多患者延誤了病情[8]。據報道,我國神經癥患者的發(fā)病率為13~22%,給患者及其家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負擔,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神經癥患者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目前尚無明確的有效的治療方案[9]。國內外對神經癥采取的主要治療方法即藥物治療以及心理治療。研究表明,優(yōu)質的護理對神經癥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一定的作用[10]。本研究顯示:對神經癥患者住院期間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我們發(fā)現(xiàn)合理的治療以及安全管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通過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對其家屬進行必要的心理溝通,同時多宣傳安全管理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治療效果具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與此同時,對比分析兩組神經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由此可見,提高病房質量以及安全管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增加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李凌江.精神科護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146.
[2] 錢雪榮,李遵清.心理干預對抑郁性神經癥患者心理障礙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ll,30(6):857-859.
[3] 劉建英.神經癥患者的心態(tài)分析與心理干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ll(12):425.
[4] 左亞麗.探討心理干預對心臟神經癥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22(11):4511-4511.
[5] 袁玲.護理安全管理隱患及防范對策[J]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0,18(9):841-842.
[6] 張勇,田 梅,楊淑恩,等. 河北省2001年與2008年精神衛(wèi)生調查與分析[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27-29.
[7] 宮玲.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影響的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41-43.
[8] 劉小林,張程.神經癥患者護士心理訪談效果評價[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0,16(4):37l-372.
[9] 劉洋,劉華清,張東.團體心理治療對住院神經癥病人的影響[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3,21(2):217-219.
[10] 王琳,丁虹.科室護理安全管理的方法與效果[J] .護理管理雜志,2011, 11(7) : 484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