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雙嬌
摘要:目的:探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選取本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62例,按照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32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3.75%(30/32)與對照組70.00%(21/30)相比明顯更高(Χ2=4.200,P=0.040<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評分(27.29±2.97)、抑郁評分(33.08±3.98)均低于對照組(46.53±3.68、45.25±4.62)(均P<0.05)。結(jié)論: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治療中及時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和情緒狀態(tài),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療,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霧化吸入;臨床護理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指患者肺部有氣腫癥狀,支氣管遠端氣道彈性下降的同時伴有過度膨脹和充氣,血氧含量降低。通常治療此病會采用霧化吸入方式,然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胸悶、氣短等不適癥狀,有的患者因難以忍受而放棄治療,促使病情惡化發(fā)展[1]。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加入適當?shù)淖o理措施顯得極為重要。為了進一步探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護理,選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床資料 本組62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2例,均為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間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慢阻肺伴呼吸衰竭。將所有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2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齡50~81歲,平均(59.52±3.25)歲;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51~78歲,平均(58.41±3.01)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可得均P>0.05,即說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
1.2護理方法 兩組均給予霧化吸入治療,讓患者服用合理抗生素,并讓其吸氧,給予其止咳、解痙等治療,并讓患者加用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chǎn)的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進行輔助治療,每天4次,每次0.1-0.2mg,如果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則每天6次;霧化吸入5ml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生理鹽水,將氧氣驅(qū)動流量調(diào)整為6-8L/min[2]。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治療環(huán)境的準備。對整潔的病區(qū)環(huán)境進行有效的保持,控制室溫在18℃-22℃[3],對將過敏的花卉等物品放置在室內(nèi)的現(xiàn)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治療前將霧化治療的目的、方式、注意事項等詳細講解給患者,從而將患者的焦慮和緊張情緒有效消除,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院的治療和護理工作。飯前、午睡醒后、晚睡前通常是霧化吸入的適宜時間,這些時間進行霧化吸入能夠?qū)Σ秃笾委熞l(fā)惡心嘔吐現(xiàn)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為患者講述飲食營養(yǎng)健康知識,加強患者的營養(yǎng)指導,鼓勵患者多食用輕淡富有營養(yǎng)的高蛋白食物,注意維生素的攝取。2)健康宣教:入院前,詳細向患者及其家屬自我介紹,并介紹并取的工作環(huán)境、醫(yī)院制度以及主管醫(yī)生等。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再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有關慢阻肺疾病知識,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在健康教育中采用多種方式,包括集中講解、發(fā)放專科健康教育卡以及書面教育等,向患者詳細講述藥物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鼓勵患者堅持治療,改善患者吸氧的溫度以及濕度。3)體位的選擇。給予患者霧化吸入治療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讓患者取坐位,從而為藥液到達終末支氣管及肺泡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最終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如果患者呼吸無力、意識模糊等,則讓其取仰臥位,將床頭抬高30°,以有效降低膈肌,擴大胸腔,為患者順利吸入藥液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4)霧化吸入的護理。給予患者霧化吸入治療前有效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及生命體征,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呼吸指證進行隨時的認真觀察。對霧量大小及吸入時間進行有效的控制,通常情況下分別為5-8L/min和5-15min[5]。同時,由于粘稠的痰液在藥物的作用下被稀釋后會以較快的速度排除,支氣管會在吸濕而膨脹的情況下被堵塞,因此應該幫助患者排痰,必要的情況下將吸痰器備好,以對患者發(fā)生窒息的現(xiàn)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此外,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其對吸入的方法進行熟練的掌握,用嘴全部包住霧化器,緩慢深呼吸,從而使藥物全部被吸入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5)霧化器的消毒。給予患者霧化吸入的過程中切實做好對霧化器的消毒工作,以對患者發(fā)生致病菌交叉感染的現(xiàn)象進行有效的預防。6)出院指導:院外護理中,安排專門護士以電話隨訪的方式積極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并根據(jù)患者的隨訪情況采取合適的心理干預以及飲食干預,引導患者家屬介入到患者的康復中。
1.3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每天咳嗽次數(shù)在5次以下,每天胸悶和胸部腫脹感覺在6h以下,呼吸頻率在70-80次/min之間;有效:治療后患者每天咳嗽次數(shù)在6次以下,每天胸悶和胸部腫脹感覺在8h以下,呼吸頻率在75-85次/min之間;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跡象。
1.4觀察指標 分別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進行評定,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強。同時運用自制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對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自身舒適度進行調(diào)查,然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54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上進行計算,其中護理總有效率等均行Χ2檢驗,焦慮、抑郁評分等均行t檢驗。檢測P值,如果經(jīng)檢測P小于0.05,則提示經(jīng)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jié)果
2.1兩組護理療效情況 觀察組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經(jīng)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00,P=0.040<0.05),具體結(jié)果如表1所示:
2.2兩組焦慮、抑郁評分情況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下表2所示:
3討論
慢阻肺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可以進一步發(fā)展成呼吸衰竭或肺心病的常見慢性疾病,它的發(fā)病機制與有害顆粒和有害氣體異常炎癥反應有關?;颊咧饕Y狀是1)反復咳嗽并帶有痰,2)呼吸道反復感染。3)喘息,只要稍微活動后便會喘,嚴重時可感到呼吸困難。慢阻肺久治不愈反復發(fā)作長時間變回引起慢性或急性呼吸衰竭,肺大泡或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目前臨床上治療此病多采用霧化吸入,利用高速氧氣氣流使藥物形成霧狀,由呼吸道吸入,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然而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往往出現(xiàn)氣短、胸悶等不適癥狀,有的患者無法忍受則會放棄治療,促使疾病惡化發(fā)展,所以,有必要在治療過程中融入護理,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尤其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醫(yī)療技術也跟隨其不斷提升其質(zhì)量,人們逐漸開始重視護理質(zhì)量,許多醫(yī)院也將患者護理滿意列入考核范圍內(nèi),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綜合護理干預是以護理程序為核心,以建立標準化護理計劃為具體實施措施,其中包括心理護理、治療過程中及后期護理,健康宣教等,它融合了責任制護理及小組護理的優(yōu)點,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協(xié)調(diào)一致,以此確保護理服務質(zhì)量和水平。如護理措施中的健康宣教,能讓患者了解更多關于滿足肺呼吸衰竭及霧化吸入治療的知識,促使患者能堅持治療。從本文研究結(jié)果來看,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患者的護理效果及SDS、SAS評分都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兩組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治療中及時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和情緒狀態(tài),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療,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桂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的綜合護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1):354-355.
[2]錢桂影.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患者的積極意義[J].醫(yī)藥前沿,2013,(2):393-394.
[3]青梅巴措.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護理分析[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