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霞
摘要:本文通過對平面構成形式法則在景觀園林整體設計和平面布局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證明形式法則通過對景觀元素的組織與布置,有利于對景觀的塑造,更有利于對景觀園林設計主題的直觀表達,做到設計形式與設計內容的高度統(tǒng)一。
關鍵詞:平面構成;景觀園林;形式法則
一、 景觀園林整體設計中形式法則的應用
將平面構成的形式法則應用于景觀園林整體設計中,可以提升人與自然的情感交流。在以平面構成手法布置景觀時,強調點線面構成關系的同時,要求運用多樣與統(tǒng)一、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和韻律等形式美法則。
1、 多樣與統(tǒng)一
"多樣"是指構成整體的各個形式要素具有差異性和對比性,"統(tǒng)一"是指這種多樣性的協(xié)調一致。統(tǒng)一是秩序和協(xié)調,多樣是差異和變化,有變化則會顯得豐富。多樣統(tǒng)一的形式法則是一切構圖最概括、最本質、最基本的法則,是形式美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把眾多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獲得了和諧的效果,這就是多樣統(tǒng)一。
景觀園林的多樣與統(tǒng)一表現在景點和空間要素的布置上,各個景點有主次之分,如一個重點景物需其他配景襯托。而景觀要素在外形、材質和色彩等方面也存在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如大樹配植矮籬,更凸顯矮籬的小巧精致;曲線要素與直線要素對比,更凸顯曲線的柔和。景觀園林的設計,既要表現形象的多樣性,又要體現視覺的整體感,在構圖上也要注意空間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性。
2、 對稱與均衡
對稱指以一個點為中心或以一條線為軸線,將等同的形式和構圖均衡地分布于景觀空間中,均衡是將不對稱的景物取得統(tǒng)一的一種控制手法。對稱與均衡原則將各種圖形和視覺元素進行有機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的視覺效果。對稱的形態(tài)在視覺上有自然、完美、協(xié)調、整齊、安定、莊重與嚴肅的秩序感和美感, 給人以理性的嚴謹和穩(wěn)定感,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
由于對稱性所具有的秩序性和協(xié)調性,歷史上封建統(tǒng)治階層為了凸顯皇家的尊貴與莊重,嚴格地將對稱應用于皇家規(guī)則式的園林設計中,用來強化禮教和秩序,如故宮、凡爾賽宮。西方園林布局對稱、規(guī)則、嚴謹,其造園手法注重絕對對稱均衡;而中國園林則講究師法自然。在當代城市景觀設計中,對稱性也常被用來強化城市的空間秩序和美感,用均衡、協(xié)調、有序的對稱性則彰顯城市的魅力。
3、 節(jié)奏與韻律
事物有秩序的變化或有規(guī)律的重復出現給人的美感,稱為韻律。當某種造型或色彩富有變化地排列組合時,就表現出一種節(jié)奏感。韻律是節(jié)奏的深化,既有規(guī)律又有起伏變化,形式因素的條理與反復表現了一種和諧的變化秩序,從而產生具有條理性、重復性、連續(xù)性的律動感。
韻律美按其形式特點主要可以分為重復韻律和漸變韻律。重復韻律是以一種或幾種要素連續(xù)、重復的排列而形成,各要素之間需保持恒定的距離和關系。如景觀園林中墻上的漏窗、等距的行道樹,等高等距的路燈或兩種樹種交替栽種,就是交替的韻律。漸變韻律是連續(xù)的要素在重復的過程中在如形狀和顏色等一個或幾個方面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而變化,如景觀元素間的距離增加或縮短,形狀變大或變小等。
二、 平面構成形式法則在景觀園林平面布局中的應用
景觀平面布局稱為平面構圖,是在平面上確定每一個空間要素的位置,并將其按照形式美法則進行組合, 使之共存于統(tǒng)一的整體之中,從而產生視覺美感并傳達設計的情感理念。景觀平面布局是將地面鋪裝、建筑小品、水景和植物等元素以平面的形態(tài)從景觀空間中抽象出來加以布局和整理,從而形成景觀平面圖。景觀園林由于受到人視覺規(guī)律的制約,必須從人的視覺習慣和審美規(guī)律出發(fā)實現其功能和形式的設計,在平面布局中表現尤其明顯。
1、 對稱
對稱具有均衡、完整的特征,可以給人一種輕松的心理反應,使受眾處于良好的視覺平衡狀態(tài)中,體驗美的感受。
在景觀平面布局中有兩種基本對稱方式,一種是所有要素組合都沿著一條直線形成軸線對稱構圖,另一種是通過一個中心點形成輻射式對稱。對稱以其嚴謹、整齊和平穩(wěn)的個性表現了莊重的意義,常被用于紀念性景觀和標志性景觀的設計中。
對稱在用于景觀園林的整體布局中,有明顯的軸線設計,對稱以其嚴謹的構圖,使整個景觀具有人性化的嚴肅感,通常用于市政廣場和紀念性公園。對稱在用于局部構圖時有明顯的軸線或者對稱點,如景觀空間出入口和道路兩側等處的對稱設計。
2、 重復
重復構成體現的主要是秩序和節(jié)奏感,但絕對的重復顯得呆板,則需要在秩序的基礎上增加變化,使得形象更豐富更有表現力。
景觀園林平面布局中的重復是指具體的景觀要素按一定規(guī)律進行重復布置的方式。在景觀園林設計中,重復法則經常表現為點、線、面造型要素的重復,最常見的重復應用是在進行景觀配置時,如景觀樹有規(guī)律地重復栽植,或地面鋪裝、座椅、路燈有規(guī)律地排列等。在景觀空間設計中使用重復的構成規(guī)律能加深觀賞者對景觀環(huán)境的印象,深化景觀的設計主題,產生秩序的美感。
在景觀園林設計中,大部分景觀要素都可以作為重復構圖的基本單元,如植物的重復、置石的重復、座椅的重復、路燈的重復等。除此之外,景觀平面構圖中,可以將具體空間要素抽象化,按照形式美法則設計為美觀的平面要素,以最簡單的重復形式將眾多的要素規(guī)律化排列,使其具有韻律感。
3、 對比
在構圖學中,對比是指有效地運用差異,形成視覺上的張力,給人以強烈和清晰的感覺。點、線、面造型要素的對比是景觀設計中最常用的對比形式。在景觀園林藝術中對比的方面有很多,如明暗對比,幽暗的廊道和明亮的庭院;體量對比,小空間與大空間,大中見小、小中見大;方向對比,水平、垂直、傾斜;虛實對比,厚重的墻體與疏朗的漏窗,山和水,植物和建筑;色彩對比,黑和白、紅和綠、黃和紫、藍和橙;質感對比,粗糙和細膩、柔軟和堅硬;以及動靜對比和疏密對比等等。
三、 結語
景觀園林設計是一種對環(huán)境的感官設計,首先是通過它的外在形式和視覺美感傳達給大眾。點線面造型元素通過平面構成形式法則將景觀設計中的景點、道路以及整個空間格局合理地進行分配布置,形成多樣與統(tǒng)一、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和韻律的空間藝術效果,進一步證明了平面構成形式法則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的表現與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毅柳,王文權. 平面構成[M]//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8.
[2] 阿蘇榮. 風景園林設計與平面構成[D]. 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7.
[3] 王珊珊,尤曌穎. 平面構成中的基本造型要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 美與時代:上, 2012, 第8期:68-69. DOI:doi:10.3969/j.issn.1003-2592.2012.08.020.
[4] 葉姍虹. 基于平面構成理論的生態(tài)濕地景觀設計研究[D]. 湖南工業(yè)大學, 2013.
[5] 周際. 平面構成藝術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 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 03期:25-26. DOI:doi:10.3969/j.issn.1671-0517.2010.03.014.
[6] 翟幼林. 環(huán)境藝術設計的幾點基本特征[J]. 大藝術, 2006, 01期:4-6.
[7] 方四文. 景觀設計造型思路分析[J]. 設計藝術, 2002, 第2期:12-13.
[8] 鄭革委, 陳方. 空間各要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 科協(xié)論壇, 2007, 第4期:37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