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婷
[摘 要]一切管理工作都是圍繞管理目標進行,而目標的選取要靠決策。沒有決策,就沒有目標,管理活動就會有目的性錯誤,管理就會受挫。所以,決策是管理的核心。其次,組織、領導、控制等管理職能的發(fā)揮也離不開決策,如組織結構形式、領導方式的選取以及如何控制等,都需要通過決策來解決。所以,決策滲透于管理的每個職能之中。
[關鍵詞]管理;決策;組織
一、決策的重要性
決策是《管理行為》這本書的中心內容,在前言中西蒙就有說“決策與管理幾乎是同義的”“決策行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論的詞匯必須從人類抉擇的邏輯學和心理學中導出”可見一開始西蒙就定下了全書的基調即是管理就是決策。決策在管理為什么那么重要呢?其實很好理解,管理者的一個決策的好壞往往決定了一個企業(yè)的命運。例如:60年代福特汽車的經理愛奧酷卡認為公司新車的發(fā)展方向要進軍青年人市場,因此設計符合美國年輕人的風格,從而使公司大獲成功。而與之相反的是最近的日本豐田公司大量召回問題汽車嚴重虧損的案例,是因為之前其經理過度的成本控制決策,雖然前期使公司獲利,但是為車子質量問題埋下了嚴重隱患,導致現在問題爆發(fā)。因此可見決策的重要性。
古人云:“將之道,謀為首。”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管理者的主要職責在于決策。決策是行動的方向和依據。
管理的職能是多方面的。而在管理者諸多的職能中,決策的職能居于首要和核心地位。這是因為,管理者其他職能的行使,都是圍繞著決策目標的實現。沒有決策,其他職能的行使就失去了目標和方向。
任何管理行為都是管理者有目標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決策是它的起點。就是說,一切管理活動,都必須首先解決打算干什么、怎么干和怎樣組織干的問題。而所有這些都要通過決策來明確。決策一旦制定出來,一切管理活動都要圍繞決策的實施而展開。
從一定意義上說,管理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作出決策和實施決策的過程。決策決定并制約著管理過程的一切活動,決定并制約著整個管理過程的最主要的內容、組織和方法。所以,管理決策決定著管理活動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貫穿于管理活動的全過程,是整個管理工作的核心。它決定管理活動的目標 決策目標一旦確定,一切管理活動就要按照決策目標而協調動作;它是決定事業(yè)成敗的關鍵 決策正確,工作順利,事業(yè)發(fā)展;決策錯誤,一錯百錯,事業(yè)受挫。
21世紀的世界,社會生活領域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奇變化,為急欲改變自己生活狀況的各界人士提供著各種機遇。一方面存在一步登天的發(fā)展良機,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無奈陷阱。對于汲汲求取功名的進取人士和無時無刻不求發(fā)展壯大的企業(yè)來說,如何作出正確決策,規(guī)避錯誤決策,已是眾多管理者日思于心、夜慮于夢的揮之不去的“重大主題”。
二、組織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西蒙認為組織影響個人行為的因素有:①權威。權威賦予了某人有指導他人行為的決策權。②組織認同,即成員對組織的忠誠。一個行政人員在進行決策時,只有在對組織目標認同的情況下,才可能做出合理的、有效率的決策。③信息溝通。沒有信息溝通就沒有決策,沒有信息溝通就沒有組織。組織的信息溝通是雙向程序:一方面是將信息傳達到決策中心,另一方面是決策中心將信息傳達到各方面。④培訓。組織對成員培訓,以影響成員,使其能靠自己的能力做出滿意的決策。⑤效率,組織要求成員在作出決策時,用最短的路徑、最省錢的方法,去達到預期的目的。
基于這個觀點,想具體結合組織文化對員工個人的影響來談談,首先它對員工個人具有激勵作用,組織文化具有使企業(yè)成員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情緒和奮發(fā)進取精神的效應。企業(yè)文化把尊重人作為中心內容,以人的管理為中心。企業(yè)文化給員工多重需要的滿足,并能用它的“軟約束”來調節(jié)各種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積極向上的理念及行為準則將會形成強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驅動力,成為員工自我激勵的一把標尺。一旦員工真正接受了企業(yè)的核心理念,他們就會被這種理念所驅使,自覺自愿地發(fā)揮潛能,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其次,組織文化對員工個人還具有約束功能,組織文化對企業(yè)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guī)范作用。企業(yè)文化的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軟約束,這種約束產生于企業(yè)的企業(yè)文化氛圍、群體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群體意識、社會輿論、共同的習俗和風尚等精神文化內容,會造成強大的使個體行為從眾化的群體心理壓力和動力,使企業(yè)成員產生心理共鳴,繼而達到行為的自我控制。
另一方面,個人與組織關系處理得好特別重要。在一個組織里你怎樣給自己定位、是干什么的、職責是什么,跟你合作的人又是干什么的,他們的職責是什么,彼此在組織中各有各的定位,你不要去搶他們的飯碗,你在你的崗位一定可以干得非常好。如果你不能設身處的替別人著想,只是考慮你自己的利益,你部門的利益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呢?肯定會發(fā)生爭執(zhí),而爭執(zhí)的結果不但是個人會受到影響,整個組織的業(yè)績也勢必因此而受到影響。因此,組織是個人的載體。從組織的存在理由和目的上來看,組織是為個人服務的。正如任何學校的發(fā)展絕對不只是依靠某一個員工而是所有的員工,組織離不開個人,組織發(fā)展的根本在于個人的存在。同時,個人須要依靠組織。從內部關系來看,個人對組織具有隸屬性,即個人隸屬于組織,個人須要服從整個組織的要求并配合其的發(fā)展,個人的發(fā)展也需要只有組織的帶動。所以個人與組織密不可分,二者相輔相成。組織影響個人行為,個人也通過自己的具體行為影響組織利益。
參考文獻:
[1]周祖城. 管理與倫理.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西蒙.管理行為.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3]楊杜. 現代管理理論.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 陳忠衛(wèi)、王晶晶. 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 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