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人們都認識到高考的重要性,而高考語文命題更是得到了人們的大力重視。當前,關于高考語文命題的主要看法是,學生的語言能力是不是語文考試的主要內容。假如不能正確應對高考語文命題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則不利于語文教育的改革,也不能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人才。
一、關于語文教育批評
1.學科性質認識不清。當前,在語文教育中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語文本身所包含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審美性不能實現(xiàn)一致。
2.教材單一局限。當前應用的語文教材存在較多缺點,如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個性化發(fā)展,選入教材的內容不新不精,不能科學排列,在設置教材時,過于重視學生的記憶力,而沒有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3.教育方法單一。語文教育還應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繼續(xù)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教師只針對考試內容進行講解,在分析課文和講解詩歌時教師直接給出學生答案,沒有認識到學生理解和思考文章的重要性。如果有的學生提出不同意見,教師則會轉移話題,這樣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學生成長。
二、現(xiàn)階段高考語文命題的現(xiàn)狀分析
1.試題難度較大。在語文教育批評角度下,筆者認為當前的高考命題涉及的內容過多,考查內容不平衡,過于重視知識和分析,沒有重視考查語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的試題還有一定的專業(yè)化傾向。如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題中有關機械的概念和貝多芬樂式的概念,這些內容都會讓學生覺得過難,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一步限制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2.客觀題不符合學科特點。語文命題沒有認識到語文當中存在的綜合性有一定的作用,重視分解學科知識。要求做到語言的精確。試題不能實現(xiàn)充分開放,學生在解答一道試題時只表現(xiàn)一個思維結果,不能表現(xiàn)學生的思維過程,不能全面考查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教師會總結歷年高考語文的命題規(guī)律,可以概括出標準化的答題模式。但這些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的發(fā)展,不允許學生出現(xiàn)自由發(fā)揮思想。
三、語文教育批評視角下高考語文命題的改革建議
1.試題取材要注意課內和課外的關系.
高考語文命題可以依據(jù)教學大綱,但應該突破課內課文知識的束縛,所列出的試題可以與課文中的內容有聯(lián)系,但不能考查課本文章,要重視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要考查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能力,而不能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
2.閱讀題需要處理好數(shù)量和質量的關系。閱讀題不是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課本,而且考查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提高語文水平不能憑借讀課本,而應該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書。利用閱讀課外書,可以感受文字的情感,學習作者的各種寫法,可以在理解文章時有自己的想法與看法。這種閱讀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疾閷W生的閱讀題也可以考查學生的個人能力。
3.標準化題目需要處理好主觀題型與客觀題型。在考查一些有標準答案的題目時,可以變換考查方式,如“是什么”可以變?yōu)椤盀槭裁础?,在設置題目時可以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標準題目不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選擇或填空,而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所列出的命題具有時代特色。
4.關于寫作問題。在命題寫作題時不能設置一個主題,要兼顧所有考生的個性與專長,可以存在各種各樣的主題思路。才能保證命題對于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評卷老師在評價學生的寫作時,不能只由一位教師作出結論,而應該多位教師共同評價,最后才能得到一個公平的分數(shù)。作文題在高考中占有較大比重,中間也體現(xiàn)了考生的大部分心血,所以要求做到公平公正。(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