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實施案例式培訓的必要性,從“閱讀案例—討論案例—完成作業(yè)”三個階段闡述班主任案例式培訓的具體實施步驟,提出案例式培訓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案例式培訓法 ?班主任培訓 ?效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2B-0044-02
年輕班主任充滿活力,但經驗缺乏,面對棘手的學生突發(fā)事件往往束手無策。另外,現在的高中學生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電腦、手機網絡發(fā)達,思想已不像過去那么單純,再加上一些復雜的社會關系,學生的管理變得非常復雜,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班主任有時候也很難應付。因此,加強對班主任的培訓勢在必行。以前很多學校大多圍繞學校事務來開展班主任培訓,使其變成信息傳達的培訓,或者是“講授式”的培訓。這種培訓多從理論去講授,內容枯燥,往往只有空泛的理論和原則,技巧和方法也比較盲目。為此,本文在班主任培訓的模式上進行探索,引入了案例式培訓模式。
一、案例式培訓的必要性
案例式培訓可簡單界定為一種運用案例進行培訓的方法,是把實際工作中產生的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受訓教師分析研究的方法。每一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總會碰到學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學生早戀、離校出走、使用手機、溜出校園到網吧上網和后進生的轉化,以及學生價值觀、自信心、自覺性和學習毅力的培養(yǎng)問題等,這些問題讓班主任感覺很頭疼。每個班主任在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在處理班級問題時有時收到較好的效果,有時效果不理想。在學校班主任的培訓過程中,開展案例式培訓,通過剖析典型案例,我們可以將某些隱藏于成功經驗背后的智慧和規(guī)律加以提煉,這樣可以幫助其他班主任提高處理同類問題的決斷能力。我們也可以將失敗的教訓進行總結,這樣能夠防止同類事故的發(fā)生。
案例式培訓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培訓方式。成功處理班級突發(fā)事件的案例,體現班主任工作的一定的教育規(guī)律,是一種經驗和智慧的結晶。不管是多么優(yōu)秀的班主任,由于時空的限制和個體背景的不同,他不可能事事都通過親身經歷來獲得班級管理的經驗。案例式的學習和培訓可以大大地縮短班主任探索的時間,提高班主任解決班級工作問題的能力。
以橫縣中學為例。每個學期,為了分享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經驗,我們要求全校60個班的班主任整理、收集自己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典型案例進行上交,請校內有豐富班主任工作經驗的專家型的教師進行點評,并集結成班主任工作案例集,作為學校班主任校本培訓的教材。另外,課題組成員和學校政教處多次組織班主任集中在一起,舉行班主任工作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各班主任可以進行相互交流,特別是各班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的處理方法問題,通過務實的交流,探討班級管理中的普遍性問題,展示優(yōu)秀班主任的先進理念和寶貴經驗,讓更多的班主任老師從中受益。
二、班主任案例式培訓的具體實施步驟
在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上,開展案例培訓法的程序大致如下:先由幾個班主任拿出一個本班所遇到的比較棘手的案例出來,并附上自己處理的方法與疑惑,一并提前印發(fā)給全體班主任,到了約定的集中時間,涉及該案例的班主任先做一個簡短的陳述報告,講明前因后果,然后讓班主任們進行分組研討。案例培訓法一般要經歷“閱讀案例—討論案例—完成作業(yè)”三個階段。
(一)培訓前:閱讀案例。培訓要擠出一定時間認真閱讀所印發(fā)的案例,并且準備一些針對案例的短評報告,以便在培訓討論時進行發(fā)言或參與小組討論時使用;根據案例提供的問題進行認真思考,查閱各類資料,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培訓前的學習過程也是一直自我充電的過程。對案例的學習需要思考的問題往往有:(1)案例中的主要矛盾問題是什么?(2)哪個是最關鍵的需要解決的問題?(3)如果我遇到這個問題,該做些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該找哪些人來協(xié)助?(4)我們該去查詢一些什么資料來輔助?我們從這個案例中學到了什么?
(二)培訓中:進行案例的討論。按照培訓時間的安排,班主任在會上積極參與案例的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觀點。同時虛心聽取其他班主任對該問題的評議,記錄不同觀點。有人說,你給我一個蘋果,我也給你一個蘋果,最終大家還是只得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提出一個觀點,我也提出一個觀點,大家交流后就可以獲得兩個觀點。班主任的討論,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往往可以把問題分析得比較透徹,大家都有收獲。在進行案例的討論時,應該遵循以下一些原則:(1)認真聆聽每位班主任的想法;(2)尊重不同班主任的觀點;(3)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工作關系不影響人際關系,包容(下轉第48頁)(上接第44頁)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意見;(4) 提前閱讀,認真思考,積極參與討論,如果有疑問,主動提出。
(三)培訓后:完成作業(yè)。每次班主任培訓后,由于在討論中形成了很多不同的觀點,每位班主任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這些觀點進行消化理解,及時寫下培訓總結和培訓心得,形成案例反思。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教學貴在反思,反思貴在堅持,如果連續(xù)三年寫教學反思,將來就可能成為名師”。班主任工作也是一樣,如果堅持寫班主任工作反思,將來一定可以成為優(yōu)秀的班主任。
三、案例式培訓需要注意的問題
采用案例培訓法的優(yōu)點是成員之間相互討論,參與性強,班主任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訁⑴c,這樣有利于激發(fā)班主任參與培訓的積極性;能激發(fā)班主任對問題的思考,發(fā)揮潛能,分享經驗,有利于提高班主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培訓的效率。
但是,案例培訓法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一是耗時較多,要開發(fā)出理想的案例并不容易,需要班主任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二是理論與實踐不容易整合,班主任們在討論中往往是就案例談案例,很難上升到理論層次,或者只是成為某種理論的注釋。由于班主任之間的學歷、身份、所寫專業(yè)和工作經歷各不相同,圍繞某些案例的討論往往難以達成協(xié)調和溝通,很容易鉆牛角尖,拘泥于某些枝節(jié)問題做無謂的爭論。
班主任在參與案例的討論中,要經受住其他班主任的挑戰(zhàn),堅持自己對該問題的分析和觀點,這可以使班主任學會思考,從中提高自己的邏輯和推理能力。案例培訓可以幫助班主任提高分析能力,因為在參與案例問題的討論過程中,他們必須查閱很多資料,找出很多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但是在討論的最后,問題出來了,即“答案究竟是什么”。在這一點上,在進行案例培訓之前,必須和班主任做必要的觀念溝通。
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案例式培訓的最終目的不是提供具體的答案,每一位班主任都可提出自認為可行的“答案”。案例式培訓的成敗最關鍵的是我們所提供的案例是否與班主任在平時工作中亟須解決的問題相關,因此,在開展培訓前,在設計或篩選案例之前要深入調查研究,最好能深入班級中,與班主任們聊一聊目前所面臨的問題,然后選擇和設計涵蓋各班主任在工作中普遍遇到的一些案例。
所選擇的案例要講究真實可信,讓班主任讀后感覺就像發(fā)生在自己身邊一樣。選擇和設計具體的案例時需要注意:只提出討論的問題而不提供具體的答案,有答案的案例就不會引起班主任的爭議,如果誰都知道問題應該怎樣解決了,討論也就沒有必要了,這無助于解決班主任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所以,案例式培訓要堅決杜絕為案例而案例的培訓。
【作者簡介】溫廣源(1980- ),男,橫縣中學科研處副主任,中學一級教師。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