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
按摩手法
按揉法:將右手中、食兩指指腹放在血海上,稍微用力,然后在穴位上做有一定滲透力的旋揉,旋揉的速度要慢,力度以受力者能耐受為度(圖①)。
點法:把右手中指指腹放在血海上,然后用右手腕部逐漸發(fā)力,緩緩地在穴位上進行點按,點按的力度要由小到大,以穴位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度(圖②)。
具體操作
先用按揉法在穴位上放松5分鐘,之后再用點法在穴位上點按100次左右,最后再用按揉法在穴位上放松半分鐘即可。
適用病癥
脾虛引起的失眠、健忘、頭暈、疲倦乏力、手足發(fā)麻、面色蒼白或萎黃等癥狀;血液不足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等癥狀;脈絡痹阻不通或是經脈血虛失養(yǎng)引起的各種癥狀等;風邪或濕邪入血引起的各種癥狀等。
常用配伍
脾虛癥狀:常配合使用氣海、足三里。
血液不足:常配合使用三陰交。
下肢不適:常配合使用陰陵泉、陽陵泉。
日常宜忌
1.脾虛者注意平時不要過度勞累;調暢心情。
2.血液不足者平時宜多吃些山藥、紅豆、大棗、花生等補血之品,并忌食生冷。
3.下肢不適者應當注意保暖。
艾灸
艾灸種類
艾條溫和灸:將左手食、中兩指分開,分別放置血海的兩側,右手持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進行艾灸,艾條和穴位皮膚距離2-3厘米,或根據(jù)皮膚溫度適當調整(圖⑧)。
具體操作
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在穴位上熏灸,時間為15分鐘左右,或者以患者腿部有明顯的溫熱感為度。在艾灸過程中要及時將灰撣落,并且不要用嘴吹艾條,要讓其自然燃燒。
適用病癥
各種氣血虧虛的癥狀,經期小腹冷痛、手足冰涼等癥狀。
常用配伍
氣血虧虛:常配合使用氣海、足三里。
日常宜忌
氣血虧虛者可用阿膠、紅棗等進行補益。
刮痧
具體操作
先在血海皮膚上抹上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的一角在血海穴皮膚上做由前向后的刮拭,直至出現(xiàn)痧點或痧條為止(圖④)。
適用病癥
各種皮膚病等。
常用配伍
皮膚病:常配合使用曲池。
日常宜忌
這類患者應忌酒及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