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淑芹
(故城縣人民醫(yī)院外科,河北 衡水 253800)
探討心胸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
刁淑芹
(故城縣人民醫(yī)院外科,河北衡水253800)
目的 探討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對心胸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擇期行心胸外科手術的患者251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126例和對照組1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疼痛管理措施。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和疼痛評分(VAS)。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8.4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8%;且輕度疼痛患者對于對照組,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對心胸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疼痛,值得臨床推廣。
心胸外科手術;疼痛管理措施;護理效果
心胸外科手術是臨床上用于治療冠心病、食管癌、肺氣腫、非小細胞肺癌等多種疾病的創(chuàng)傷性手術[1]。由于心胸外科手術的應激和麻醉藥物的影響,常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疼痛等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同時,患者在行心胸外科手術時緊張、不安等情緒和術后的疼痛反應對患者的康復帶來不良影響,不利于手術的預后。因此,應該采用有效的治療方案來預防心胸外科手術后并發(fā)癥,且采取疼痛管理措施來緩解患者的疼痛[2-3]。我院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對心胸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和疼痛評分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擇期行心胸外科手術的患者251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126例和對照組125例。觀察組男64例,女62例;年齡35~64歲,平均年齡(39.8±4.1)歲;食管癌17例,支氣管擴張24例,冠心病25例,肺氣腫28例,非小細胞肺癌32例。對照組男65例,女60例;年齡35~66歲,平均年齡(39.5±4.3)歲;食管癌16例,支氣管擴張23例,冠心病26例,肺氣腫29例,非小細胞肺癌31例。排除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病和其他不符合標準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行相關檢查并給予預防并發(fā)癥的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具體如下。(1)健康講座:給患者講授心胸外科手術的操作流程、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護理用藥和康復訓練等方面的知識;(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加強多與患者溝通,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指導,積極引導患者緩解緊張、恐懼的情緒,鼓勵患者堅強、自信;(3)飲食起居:指導患者采用合理的飲食結構,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食管癌患者在術后不宜進食,以營養(yǎng)液來保證機體的正常供給,2天后攝入半流質食物;肺部手術患者在術后1天給予半流質食物,2天后再正常飲食。遵循易消化、高蛋白、高纖維素,清淡飲食的原則并保證飲食的均衡性,保持生活規(guī)律,保證睡眠;(4)術后疼痛護理:對患者的傷口進行清潔、消毒,并定時檢查確保傷口完好;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避免活動,防止傷口出現(xiàn)撕裂;疼痛難忍時給予適量止疼藥。(5)康復護理:指導患者家屬幫助其翻身、喂食和咳嗽,避免引起疼痛,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增強體質。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VAS評分。
1.4評定標準
(1)顯效:患者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無疼痛或輕微疼痛,VAS評分為0~3;(2)有效:患者出現(xiàn)輕微并發(fā)癥,中度疼痛,VAS評分為4~6分;(3)無效:患者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重度疼痛,VAS評分>7分。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護理效果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8.4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n(%)]
2.2VAS評分
觀察組輕度疼痛患者多于對照組,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 [n(%)]
近年來,心胸外科手術是臨床上應用較多的手術[4]?;颊咴谛行男赝饪剖中g后,由于手術和麻醉藥物的影響及應激因素,常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產后疼痛、感染等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疼痛和痛苦?;颊咴诮邮苄男赝饪剖中g后常處于應激狀態(tài),使機體內的應激激素高表達,引起劇烈疼痛,出現(xiàn)限制性功能障礙,甚至還會出現(xiàn)血壓升高、心速過快,呼吸衰竭等不良情況。同時,疼痛還可引起交感神經(jīng)興奮,使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功能受阻,患者出現(xiàn)焦慮、煩躁情緒,不利于良好的預后。對患者采取疼痛管理措施,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指導患者的飲食起居、疼痛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術后的并發(fā)癥和疼痛反應;對患者進行翻身、喂食和咳嗽方式指導,有利于心胸外科手術后的良好預后[5-6]。
本研究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對心胸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和疼痛評分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VAS評分較低。
綜上所述,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對心胸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疼痛,值得臨床推廣。
[1] 杜 雙.85例心胸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9):211-212.
[2] 李改云.護理干預對減輕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療效觀察.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38-239.
[3] 李德學.胸外科患者術后行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7):142-143.
[4] 文紅英.心胸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8):125-126.
[5] 葉 赟,張?zhí)m鳳.外科護士術后疼痛管理循證實踐先決因素與實施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12):1-3.
[6] 崔 瑩.外科手術后患者的疼痛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22(8):273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
B
ISSN.2095-6681.2015.24.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