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星星, 楊曉旭, 魏良兵, 韓燕全, 高家榮,*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xué)藥學(xué)院,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制劑三級實驗室,安徽 合肥 230031)
UPLC指紋圖譜法考察丹蛭降糖膠囊的不同制備工藝
莊星星1,楊曉旭1,魏良兵2,韓燕全2,高家榮1,2*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xué)藥學(xué)院,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制劑三級實驗室,安徽合肥230031)
目的 運(yùn)用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法對兩種制備工藝的丹蛭降糖膠囊特征指紋圖譜進(jìn)行初步研究比較,考察不同制備方法對藥物指紋圖譜的影響,為制備工藝的優(yōu)化以及后續(xù)的藥效學(xué)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譜柱(2.1 mm×50 mm,1.7μm);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進(jìn)行梯度洗脫;體積流量0.25 mL/min;柱溫30℃;檢測波長230 nm。結(jié)果 以芍藥苷和丹皮酚為參照峰,新工藝(醇水雙提)丹蛭降糖膠囊的特征指紋圖譜共確定了15個共有峰,老工藝(水提)丹蛭降糖膠囊確定了12個共有峰。結(jié)論 丹蛭降糖膠囊新制備工藝特征指紋圖譜確認(rèn)的共有峰多,表明提取的有效成分多。對比指紋圖譜的峰面積,新工藝峰面積明顯高于老工藝,說明新工藝提取效率更高。
丹蛭降糖膠囊;UPLC指紋圖譜;制備工藝
丹蛭降糖膠囊為安徽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院內(nèi)制劑(皖藥制字Z20090006),由太子參、生地黃、牡丹皮、菟絲子、澤瀉、水蛭六味藥物組成。具有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之功效,臨床主要用于治療Ⅱ型糖尿病之氣虛陰虧血瘀證及其慢性并發(fā)血管病變,療效顯著[1-3]。前期丹蛭降糖膠囊的制備工藝為水提法,并對其進(jìn)行了指紋圖譜研究[4]。2010年,丹蛭降糖膠囊獲得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項目,對其制備工藝從新進(jìn)行了研究。本實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法對新制備工藝(醇水雙提法)生產(chǎn)的丹蛭降糖膠囊特征指紋圖譜進(jìn)行了研究,考察新老工藝的丹蛭降糖膠囊對藥物主要有效成分的影響,并與老工藝的指紋圖譜進(jìn)行了比對,為工藝優(yōu)化提供理論支持[5]。
1.1儀器 Waters Acquity H-C1ass UPLC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Acquity UPLC BEHC18色譜柱(2.1 mm×50 mm,1.7μm);Acquity PDA檢測器以及Waters Empower2軟件;KQ3200DB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江蘇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有機(jī)相針式濾器(13 mm× 0.22μm)(上海安普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BP211D十萬分之一天平(德國塞多利斯公司);
1.2試藥 芍藥苷對照品(批號110736-200934,20 mg/支,純度為94.9%)和丹皮酚對照品(批號0708-9704,20 mg/支,純度為98.0%)均由中國食品藥品生物研究院提供;丹蛭降糖膠囊(老工藝生產(chǎn)批號分別為20121125、20111217、20120107、20120221、20120315、20120409、20120503、20120527、20120618、20120715;新工藝生產(chǎn)批號分別為20120816、20120908、20121015、20121104、20121128、20121226、20130127、20130309、20130402、20130426)均由安徽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制劑中心提供;乙腈、甲醇均為色譜純,水為屈臣氏雙蒸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制備工藝
2.1.1醇水雙提法制備工藝 處方中牡丹皮、澤瀉藥材加牡丹皮質(zhì)量3倍量的95%乙醇浸泡0.5 h,90℃回流提取2 h,過濾,濾液在55℃減壓濃縮至原體積1/20倍,保存;牡丹皮和澤瀉提取后殘渣與太子參、地黃和菟絲子三味藥材及90%處方量水蛭加水浸泡0.5 h,煎煮提取2次,第1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1.5 h,第2次加5倍量水煎煮1 h,分次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原體積1/3,趁熱緩緩加入濃縮液體積1.5倍量的95%乙醇,并不斷攪拌,醇沉過夜?;靹蚝筮^濾,減壓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干浸膏粉碎。剩余10%處方量的水蛭粉碎,加少量95%乙醇浸泡過夜后與牡丹皮和澤瀉乙醇提取濃縮液合并。在乙醇提取濃縮液中加入適量糊精,55℃減壓干燥,再與上述干浸膏粉末混合均勻,裝膠囊,制成1 000粒,即得。
2.1.2水提取制備工藝 處方中六味藥材,加水煎煮提取3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 h,第2、第3次分別加8倍量水煎煮1 h。合并煎液,濾過,靜置48 h,吸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60℃)的稠膏,真空干燥,干浸膏粉碎,加入糊精150 g,80%乙醇制粒,干燥(≤80℃),整粒,裝入膠囊,制成1 000粒,即得。
2.2供試液制備 取兩種工藝制備的丹蛭降糖膠囊內(nèi)容物,研缽中研成粉末,精密稱取0.5 g。加75%甲醇,25 mL,超聲提取(150 W)30 min。超聲提取后,冷卻,補(bǔ)足失質(zhì)量,濾過,濾液以0.22μm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即得供試品溶液[6]。
2.3對照品制備 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和丹皮酚對照品適量,制成混合液。以0.22μm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即得對照品溶液。其中芍藥苷質(zhì)量濃度為0.256 mg/mL,丹皮酚為0.240 mg/mL。
2.4色譜條件 BEH C18色譜柱(2.1 mm×100 mm,1.7μm);流動相A為乙腈,流動相B為0.1%磷酸,進(jìn)行梯度洗脫,見表1;檢測波長為230 nm;柱溫35℃;體積流量為0.25 m L/min;進(jìn)樣量1μL[7]。
表1 丹蛭降糖膠囊UPLC特征指紋圖譜流動相梯度洗脫程序
2.5方法學(xué)考察
2.5.1精密度試驗 同一批樣品經(jīng)“2.2”項供試液處理方法,按“2.4”項色譜條件,連續(xù)進(jìn)樣6次測定指紋圖譜。使用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04A版)對測定的指紋圖譜進(jìn)行相似度評價,6次測定的指紋圖譜相似度在0.99以上。各色譜圖主要峰相對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RSD均<3%,均符合要求,表明儀器精密度好。
2.5.2穩(wěn)定性試驗 同一批樣品經(jīng)“2.2”項供試液處理方法,按“2.4”項色譜條件,在0、2、4、8、12、24 h進(jìn)行進(jìn)樣,測定相應(yīng)時間的指紋圖譜。使用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04A版)對測定的指紋圖譜進(jìn)行相似度評價,6次測定的指紋圖譜經(jīng)相似度評價相似度在0.98以上,各色譜主要峰相對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RSD均<3%,表明供試液24 h內(nèi)穩(wěn)定。
2.5.3重復(fù)性試驗 同一批樣品經(jīng)“2.2”項供試液處理方法,按“2.4”項色譜條件,進(jìn)樣測定6份供試液的指紋圖譜。使用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04A版)對測定的指紋圖譜進(jìn)行相似度評價,6次測定指紋圖譜經(jīng)相似度評級相似度在0.98以上,各色譜主要峰相對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RSD均<3%,表明實驗方法重復(fù)性好。
2.5.4空白試驗 取適量75%甲醇,按色譜條件進(jìn)樣,結(jié)果說明空白溶劑對樣品指紋圖譜色譜峰無干擾,見圖1。
圖1 提取溶劑(75%甲醇)色譜圖
3.1丹蛭降糖膠囊的UPLC特征指紋圖譜的建立 分別取10批新老工藝的丹蛭降糖膠囊,按“2.2”項供試液處理方法平行處理。在“2.4”項色譜條件下,進(jìn)樣1μL,建立兩種不同工藝的特征指紋圖譜。將得到的指紋圖譜導(dǎo)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04A版)進(jìn)行色譜分析。水提取工藝制備的丹蛭降糖膠囊共有12個主要共有峰,醇水雙提法制備的丹蛭降糖膠囊有15個主要共有峰。如圖2、3所示。
圖2 水提取制備工藝丹蛭降糖膠囊UPLC指紋圖譜
圖3 醇水雙提制備工藝丹蛭降糖膠囊UPLC指紋圖譜
3.2兩種制備工藝UPLC特征指紋圖譜的評價[3]以處方中君藥牡丹皮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藥苷為參照峰,比較兩種制備工藝條件下丹蛭降糖膠囊UPLC特征指紋圖譜的共有模式[8],如圖4所示。
圖4 兩種制備工藝條件下丹蛭降糖膠囊UPLC特征指紋圖譜共有模式比較
利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04A版)分析比較兩種工藝指紋圖譜共有模式中各峰的峰面積[9],見表2。其中7號峰為芍藥苷,16號峰為丹皮酚。
表2 兩組工藝共有模式特征指紋圖譜峰面積比較
通過比較兩種不同制備工藝所得的特征指紋圖譜,醇水雙提制備工藝生產(chǎn)的丹蛭降糖膠囊特征指紋圖譜共有15個共有峰,水提制備工藝生產(chǎn)的丹蛭降糖膠囊特征指紋圖譜有12個共有峰。表明醇水雙提法對處方中有效成分的煎出明顯優(yōu)于水提取法。比較兩種制備工藝的峰面積,醇水雙提工藝組大部分峰的峰面積大于水提取工藝組[10]。比較參照峰的峰面積,醇水雙提工藝組芍藥苷和丹皮酚含量分別是水提工藝組的1.7倍和45.8倍。說明對于方中君藥牡丹皮的主要成分提取效率,醇水雙提的制備工藝是明顯高于水提的制備工藝。
4.1參照物的選擇 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提取工藝,結(jié)合實際實驗情況,選擇了牡丹皮中的芍藥苷和丹皮酚為參照物。通過查閱相關(guān)的文獻(xiàn),發(fā)現(xiàn)丹皮酚水溶性差,水提法的提取率低,同時丹皮酚和芍藥苷在降低血糖和治療血管相關(guān)疾病方面有著廣泛的藥理作用[11-13]。所以選擇丹皮酚和芍藥苷為參照物。
4.2水提醇沉對指紋圖譜的影響 通過比較兩種不同制備方法生產(chǎn)的丹蛭降糖膠囊的特征指紋圖譜,發(fā)現(xiàn)醇水雙提組的峰面積普遍要比水提組高。分析原因可能是醇水雙提組在水提取后加入了95%的乙醇進(jìn)行水提醇沉,除去了不必要的雜質(zhì),提高了膠囊的實際載藥率。因此在相同處理條件下,醇水雙提組的有效成分含有量高于水提組。同時比較兩組特征指紋圖譜的共有模式(表2)發(fā)現(xiàn)14號峰的峰面積水提法明顯大于醇水雙提法。分析原因可能是某水溶性成分,在新工藝水提醇沉過程中有部分損失[14]。
本實驗運(yùn)用UPLC特征指紋圖譜法對兩種不同制備工藝的丹蛭降糖膠囊進(jìn)行初步研究,水提取法制備的丹蛭降糖膠囊確定了12個共有峰,醇水雙提法制備的丹蛭降糖膠囊確定了15個共有峰。通過比較兩種工藝特質(zhì)指紋圖譜的共有模式,結(jié)合參照峰的峰面積,發(fā)現(xiàn)醇水雙提的制備工藝在藥材提取效率方面高于水提的制備工藝,為后續(xù)的丹蛭降糖膠囊后續(xù)的制備工藝優(yōu)化和后續(xù)的藥效學(xué)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1]舒儀瓊,方朝輝,鮑陶陶,等.丹蛭降糖膠囊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7,16(2):158.
[2]劉懷珍,倪英群,王 歡,等.丹蛭降糖膠囊對糖尿病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12):1670-1671.
[3]王 歡,方朝暉,李 韜,等.丹蛭降糖膠囊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亞臨床血管病變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0,22(8):661-664.
[4]汪永忠,姜 蕾,韓燕全,等.丹蛭降糖膠囊UPLC指紋圖譜研究[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2,24(10):1009-1011.
[5]韓燕全,洪 燕,高家榮,等.基于UPLC特征指紋圖譜和指標(biāo)成分定量測定研究炮姜的炮制工藝[J].中草藥,2013,44(1):42-45.
[6]汪永忠,姜 蕾,韓燕全,等.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丹蛭降糖膠囊中丹皮酚和芍藥苷含量[J].中國新藥雜志,2012,21(12):1337-1340.
[7]范旭航,馬天成,沈 旭,等.UPLC法測定不同產(chǎn)地不同部位牡丹皮中6種活性成分[J].中成藥,2012,34(2):317-320.
[8]韓燕全,洪 燕,桂 潔,等.不同產(chǎn)地生、干、炮姜的UPLC指紋圖譜比較研究[J].中成藥,2013,35(2):356-359.
[9]高家榮,吳 溪,韓燕全,等.酸棗仁-五味子藥對的單煎液、單煎混合液與合煎液UPLC特征指紋圖譜相關(guān)性研究[J].中成藥,2013,35(5):1001-1005.
[10]高文娟,譚雪梅,戴榮華,等.指紋圖譜法考察活絡(luò)效靈丹加減方的不同提取工藝[J].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2013,19(6):40-42.
[11]陳君君,戴 敏,陳 鵬,等.丹皮酚對脂多糖誘導(dǎo)大鼠血管內(nèi)皮細(xì)胞黏附的影響[J].中藥材,2013,36(3):433-437.
[12]張金艷,余學(xué)釗,趙 樂,等.丹皮酚對高血脂模型大鼠腸系膜上動脈的舒張作用[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3,24(5):484-486.
[13]郭 齊,王志國,楊傲然,等.丹皮酚和芍藥苷配伍對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護(hù)作用[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1):45-46.
[14]何 雁,辛洪亮,黃 愷,等.水提醇沉法中醇沉濃度對板藍(lán)根泡騰片制備過程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3):288-291.
R944
B
1001-1528(2015)01-0207-04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1.046
2013-11-12
國家中醫(yī)臨床研究基地業(yè)務(wù)建設(shè)科研專項課題(JDZX2012003);科技部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項目(2010ZX09102-209)
莊星星(1990—),男,碩士生,研究方向:中藥藥劑新劑型。Te1:13696510131,E-mai1:zxx900913@126.com
高家榮(1964—),男,主任藥師,碩士生導(dǎo)師,研究方向:中藥制劑工藝和新藥研發(fā)。Te1:(0551)62838556,E-mai1:zyfygjr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