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摘 要:主題班會對一個班級的班風建設和管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主題班會中融入傳統(tǒng)的美德教育將有效的影響學生價值觀,對于班級的管理和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在主題班會中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對德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主題班會;傳統(tǒng)美德教育;策略
主題班會作為德育教育的方式之一有著其自身的優(yōu)勢。首先,主題班會是學生普遍喜歡并愿意參與的班級活動,其次,主題班會的內容通常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次好的主題班會能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使學生逐漸的走向健康的發(fā)展道路。
一、班會主題的選定
在主題班會中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說先應確定班會的主題。主題是班會的核心也是靈魂,在選定班會主題時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1.主題應具有針對性。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思想為出發(fā)點進行主題的選定,當中應當充分的展現(xiàn)出本班學生的特點和思想教育的特點,反應出學生之間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傾向性的問題。并找出啟發(fā)性強的主題,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2.主題應凸顯時代性。主題班會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思想是處于不斷地變化之中的,他們的思維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逐漸的發(fā)生變化,有著明顯的時代性特征。因此,在主題的選定中教師要時刻注意主體的時代性,保證學生能夠接受,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3.主題要有計劃性。班會在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等來進行教育主題的選定,爭取實現(xiàn)教育主題的連續(xù)性和系列性,保證學生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漸的得到發(fā)展,并提升思想道德感悟能力。
4.主題要有拓展性。主題班會的主題不能僅僅限制于教室內的說教,內容也不能局限于意識形態(tài)內的課題。主題班會可以是一次校外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是一次社會調查活動,應當在選擇班會的主題上具有拓展性,逐漸的走向社會。
二、重視班會的開展過程
在班會開始的前期中,應當充分的做好資料收集和醞釀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在主題班會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效果。醞釀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資料收集,同時對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將主題班會的召開延展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我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并受到啟迪。
1.明確各自的任務。班會主題是班會開展的基礎,在主題確定了之后,應當要做的就是明確本次班會的任務。結合社會實際和發(fā)展等熱點來明確任務,能使學生提升對事物的辨別能力。聯(lián)系發(fā)展和就業(yè)能使學生了解到未來的就業(yè)趨勢,提升學生對未來發(fā)展的向往和自信心。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現(xiàn)狀來展開班會,將會了解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困惑,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于教師及時的進行疏導。為了能達到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目的,應當及時的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以引起最佳的效果。
2.明確班會形式。保障班會的有效性,除了教師要把握住班會的主題,做好引導工作之外,還應根據(jù)班會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來選擇一種合適的班會形式,盡量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并愿意主動的參與到班會活動中去,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班會的內容決定班會形式,班會的形式也將正確的反應班會內容。教師可以根據(jù)內容選擇班會主題報告形式、競賽形式或者講座形式等。作為學生他們對新鮮的事物普遍會充滿好奇,思維活躍,并愿意思考。根據(jù)學生這些特點,教師一定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班會的形式,向傳統(tǒng)思想教育方式說再見,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班會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明確班會的程序。在班會開展前期,應根據(jù)所制定的目標和內容等盡量詳細的整理出班會的具體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哪些是重點內容也要表示清楚。班會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導入能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班會情境中去,因此,在導入部分要注意盡量的貼近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整個班會的實施過程中,邏輯思維應當清晰,程序要密集。這樣學生才能將自身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班會中來,在良好的氛圍中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此外,醞釀過程也是學生自我提升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在前期的醞釀過程中讓同學們大膽的談談自己的看法,不論對錯,重要的是學生主動參與。這樣一來在班會的過程中學生也會主動發(fā)表言論,并提升對自己的管理要求,從而達到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目的。
三、班會的點評和鞏固
班會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點評和后期的提煉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點評能幫助班會從根本上進行落實,并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班會提煉工作首先應在班會的開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盡量多的收集學生的想法和要求,并對此進行針對性的點評和提煉。然后在班會結束之后在對學生進行跟進教育,解決學生仍然存在的問題,以此鞏固班會的效果。
在主題班會中,學生的思維認識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想法,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這時就需要教師對策進行提煉和提升。教師應及時的總結班會內容,統(tǒng)一班會思想,使學生能正確的認識到班會召開的目的,并明確自身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而在班會結束之后,教師要及時的收集學生的反饋,對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在思想上能得到升華。班會是經(jīng)過大家精心準備而開展的,在班會特殊的氛圍中,同學之間可以相互鼓勵,相互促進,以此達到思想上的全面提升,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對此,教師要充分的利用起來,在班會之后,通過對班會的總結讓學生真正的認識到美德教育的重要性,發(fā)揮出班會的最佳效用。
四、結語
主題班會是一種藝術活動,從班會的主題選定到班會的形式過程制定再到最后的評價階段都有著一定的邏輯性和科學性。因此,對班會的每一個部分都應進行仔細、認真的準備。在主題班會中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多方位的發(fā)展,并最終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當然,主題班會并不是開展美德教育的唯一方式。應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等來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使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裕權.談主題班會的原則[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04(12):12—13.
[2]李淑琴.開好主題班會提高學生素質[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4,01(03):32—36.
[3]葉秀蘭.主題班會的道德思想教育作用[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01(04)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