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紅
【摘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只有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培養(yǎng)師生感情,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 ? ?學習目標 ? ?師生情感 ? ? 評價 ? ? ?競爭意識
“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等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即主觀能動性。怎樣去引導學生思考,使他們積極思維呢?這是教師在備課階段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才能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新課程理念遵循了心理學、教育學的科學原理,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對我國的教育體制進行了很大的變革,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基礎保障。具體到初中英語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最終落腳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維的良性發(fā)展,以開發(fā)學生的自我探究精神為抓手,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掌握學習的規(guī)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的知識。筆者下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調(diào)動初中生英語學習主體能動性的策略進行分析。
一、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動力
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只是把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寫在教案中,只有教師自己了解,學生不了解、不明確,學習活動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動性。不可否認的是,許多情況下教師寫教案只是為了應付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教案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大打折扣。許多教師認為,在課堂上向?qū)W生展示教學目標是沒必要的,毫無價值,那只是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考核指標。筆者對此并不贊同,并通過不斷地實踐反思和自我感悟,對此有新的體會。在每一節(jié)課授課前,筆者向?qū)W生展示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讓他們明確學習目標,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機會,結合當今社會實際,通過生活實例,讓學生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社會意義,看到英語的實際價值,激發(fā)其學習動力。學生明確了學習英語的意義,對探求英語知識產(chǎn)生了興趣,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就能一直保持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獲得優(yōu)良的成績。
二、培養(yǎng)師生情感,增強學習興趣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毙睦韺W研究表明,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并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就愿意接近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學生進步就快;反之,學生與教師之間關系疏遠甚至對立,進步就慢。首先,要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情感氛圍和平臺,讓學生感到你是一個可親近的人,愿意同你交朋友,在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愿意對你訴說,尋求解決的方法。學生只有先熱愛教師,才會熱愛學習。其次,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偏愛學優(yōu)生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置之不理。只有全體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三、善用積極評價,激發(fā)學習欲望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鼓勵和表揚,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給學困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設置教學目標,使學生有能力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哪怕是學生取得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加深對英語課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除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評價語言,如“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You′re great!”等外,教師還要利用各種體態(tài)語言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進行肯定和鼓勵,如眼神、微笑、肢體語言等。需要注意的是,評價要及時、準確,特別注意對不同對象要掌握不同分寸,對不同的表現(xiàn)要給予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表揚。對有驕傲情緒的學生,要提醒和引導他們虛心,看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讓他們明確還要幫助其他同學一起進步;對基礎差的學生應注意觀察,只要有微小的進步就要肯定;對于進步慢或沒有進步的學生,要相信“真情”所至,金石為開,也應鼓勵,以激發(fā)信心,不能冷落甚至視而不見。教師要善于用放大鏡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表揚和鼓勵學生,對學生不可輕易否定,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培養(yǎng)競爭意識,增強學習自覺性
當今社會充滿了競爭,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勇于表現(xiàn),敢于競爭,以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競爭形式可分為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個人競爭等。例如學習單詞時可比賽誰讀得快、準、好;學習對話時,可比較哪一對同學對話正確、流利,對話編得最好。又如學習課文時,可比較全班哪個同學首先背誦出來,哪個小組的學生首先全部完成任務。在競賽中,學生們誰都不愿意落后,誰都不甘心落后,學習的自覺性增強了,學習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這種寓教于樂的教法既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活動的興趣,又可以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活動,為學生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提供推動力。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只有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培養(yǎng)師生感情,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
【參考文獻】
[1]黃旭明,梁雅梨.師生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13(06).
[2]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課堂教學評價研制小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驗[J].課程·教材·教法,20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