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紅艷
江西豐城市劍聲中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付紅艷
江西豐城市劍聲中學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學生在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充分挖掘初中語文教材的心理教育資源,結合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語文課外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促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得到潛移默化的形成和發(fā)展。
初中;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我們應該“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1〕語文學科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高度統(tǒng)一的學科,在傳授語言文字知識的同時,更應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永久使命,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構筑一座心靈的港灣。怎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呢?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及教學中的實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語文教材中的佳作美文猶如“閃光的路標”,讓學生品味作品美的同時,使學生心靈得到凈化。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它們的陶冶功能,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讓語文為心靈之舟領航。
1.以作家和名人為榜樣,汲取人格力量進行心理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語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這些名家的人格多為后世景仰。教學中,可針對學生實際,有重點地介紹健全的人格對這些作家成長的推動作用。如曹雪芹處境艱難仍筆耕不輟,奧斯特洛夫斯基遭受病魔卻堅韌不拔,這些正是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挫折的生動教材。
2.閱讀分析課文,以豐富的情感體驗塑造健康的人格。
初中語文教材既是各種語文知識的載體,也是各種文化知識的載體,而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知識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的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人生觀都將對人們的思想或行為起導向或制約作用?!?〕但語文所蘊含的心理教育因素如地下的寶藏,教師應將教材中潛在的心理因素挖掘出來,因材施教地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教學《背影》時,我讓學生反復有情感的品讀,體會父愛的深沉。同時進行閱讀延伸,讓學生訴說有關父愛的人生經歷?;顒又?,學生們真情的流露,讓所有人都沉浸在父愛的情感之中。通過體驗,不少學生消除了與父母之間的誤會,加深了對父母的情感,思想情感得到了升華,道德修養(yǎng)得到了提高。
3.博覽群書,用文質兼美的佳作啟迪人生。
讀書能開闊人的知識視野,感染人的心靈世界。教師要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廣泛地閱讀,并加強閱讀指導,討論、交流閱讀感受,使學生獲得知識的享受,凈化心靈,汲取心理成長的養(yǎng)分。例如某期《讀者》上有篇《感謝對手》的文章,同學們閱讀后,反響強烈,既懂得了生物進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又領悟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學會了如何面對成敗,那就是他人成功時,不要妒忌,自己失敗時,也不要氣餒,而要正視對手,正視挑戰(zhàn)。
眾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積的情感不能及時排泄,心中淤積的問題不能解決而形成的心理問題。而寫作的過程恰好是用文字表達喜怒哀樂的過程。所以,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傾訴真情實感,提高學生自我心理修養(yǎng)的能力,讓心靈之舟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1.通過命題或材料作文,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二十年后的我》可以激發(fā)學生樹立理想,積極進??;《我最敬佩的人》,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別人來正確了解、認識自己;《失敗是成功之母》、《挫折是最好的老師》等題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鍥而不舍和挫而彌堅的進取精神。通過寫作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抗挫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推波助瀾。
2.通過日記與心靈對話,構筑心靈防線。
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由于學業(yè)上的沉重壓力,師生、同學及父子母女之間的沖突與摩擦等,使得他們內心充滿了困惑和矛盾。如果不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會越來越嚴重。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日記了解他們的心跡,打開他們的心結,幫助學生擺脫困惑,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防線。例如,我班有一位男生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我批評了他,他很不服氣,第二天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老師上課總是提問成績好的學生,對我們這些成績差的學生不管不問,我很生氣,想用違反紀律的方法引起老師的注意,覺得這樣很有意思……”,日記中反映出這位學生不能正確地對待學習,對待批評。面對學生如此的幼稚心理,我多次找他談心,進一步了解情況,并表示愿意與他一起解決問題,同時使他認識到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并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你很聰明,只要認真聽,你會聽懂的,老師會把目光投向你的……”后來該生轉變了學習態(tài)度,各方面進步都很大。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那么,給學生一個舞臺,他們會把才華展現(xiàn)。因此,語文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生命恣意的流淌中塑造完美人格。
1.搜集和整理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閃爍著真理的光芒,每一條對學生的思想都是一次震動,學生在品味、誦讀中自然會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教學中,我不僅組織學生搜集、熟讀背誦名言,并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極大地促進了學生思想健康成長。
2.巧用課前演講。
演講,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對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幫助。我曾先后以理解、尊重、寬容、挫折、樂觀、競爭、自信、自卑、合作、嫉妒等話題,組織學生按學號每天在語文課前3分鐘進行演講。演講中,學生們或用道理闡述,或運用正反典型事例論證,消除了青春期常見的負面情緒,擁有了積極的處事態(tài)度。
[1]劉維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與管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7
[2]郭瑞林.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學語文[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