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彥梅
(河曲縣中醫(yī)醫(yī)院,山西 忻州 036500)
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體會
鄔彥梅
(河曲縣中醫(yī)醫(yī)院,山西忻州036500)
目的 對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護理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進行綜合護理,觀察兩組的護理效果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7.08%,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有利于提升其康復進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及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護理體會
在人體腦血管、心臟血管出現(xiàn)慢性病之后,極易突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該疾病常見于中老年人,嚴重威脅生命安全。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分析發(fā)病年齡,此項疾病在年輕人中開始蔓延。心腦血管疾病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許多麻煩。為預防此類疾病,應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總體來看,綜合性護理是恢復患者健康、減輕疾病痛苦的較好措施,其效果明顯[1]。在該研究中,選取我院收治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男32例,女16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3.16±2.3)歲;病程8個月~6年,平均病程(3.23±1.69)年。觀察組男36例,女12例;年齡49~72歲,平均年齡(61.26±2.6)歲;病程7個月~6年,平均病程(3.61±2.3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藥物治療、生命體征的定期監(jiān)測,對病房進行清掃等。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主要內(nèi)容如下。
1.2.1心理護理。因為心腦血管疾病非常容易引起死亡,其發(fā)病率也在逐漸升高。對于老年患者,會對其造成消極的心理障礙,如過度恐懼、焦慮等。護理人員應當對出現(xiàn)心理消極情緒的患者展開心理教育,舒緩其心理狀態(tài),解釋該類疾病的本質,使其建立恢復健康的信心,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困境。護理人員應當隨時與患者溝通,密切關注其心理動態(tài),對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與其交談時,應把患者當做自己的朋友,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使其積極配合醫(yī)院的治療。
1.2.2飲食護理。此類疾病患者會有腹部脹痛的情況,同時不想進食。如果不加強飲食護理,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心絞痛[2]。所以,護理人員應加強飲食護理,耐心講解飲食的注意事項。比如,食用好消化、蛋白質豐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類,忌辛辣食品、含油量過多食物的攝入,以調(diào)節(jié)腸胃,提高免疫力。
1.2.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也是綜合護理的重要元素。護理人員應當向患者講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具體措施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告知患者一些飲食的注意事項,如戒煙、戒酒、搭配飲食。出院后,讓患者監(jiān)測自身血壓狀況,同時按時服用藥物。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7.08%;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n(%)]
心腦血管疾病極易導致死亡。其好發(fā)于中老年群體,同時,該病會突然爆發(fā),沒有征兆。心腦血管疾病與許多因素相關,如生活習慣、心理狀況等。所以,應當采取嚴格的措施預防此類疾病的發(fā)生。
第一,從護理上分析。護理人員應讓患者感受到溫暖,不斷增強患者的信心,激發(fā)其接受治療的熱情[3]。護理人員也應當重視患者的日常心理狀況,如果患者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要及時與其談話,幫助他們擺脫消極情緒。另外,還應普及心腦血管疾病醫(yī)學知識,闡述預防辦法。要求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注重健康,注意飲食。分析各患者的病情,為他們提供合適的飲食、生活注意事項等。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緊張、不安的情緒,要認真疏導,避免接觸易加重疾病的因素[4]。
第二,改進護理工作。首先,護理人員要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學習理論知識,總結實踐經(jīng)驗。護理工作中,堅持職業(yè)操守,大方得體,面帶微笑與患者進行交流,使其感到溫暖。其次,應同患者家屬進行經(jīng)常性的溝通,傳授他們護理經(jīng)驗。最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護理人員可在病房播放電視、輕音樂,為患者提供書籍,擺上鮮花,緩解患者壓力[5]。
本文主要分析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療效,對照組療效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以,采用綜合護理模式能夠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采用綜合護理可有效預防、護理心腦血管疾病,為患者創(chuàng)造不同的治療體驗,可以縮短治療時間,是一種人性化的服務。綜合護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其康復進程,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 張秋蓮,范玉榮.偏癱的早期康復護理[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04).
[2] 王 霞,周書霞,肖培育,張保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的探討[J].河南醫(yī)藥信息,2002(14).
[3] 張振香,謝寶珍.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4(05).
[4] 何 清,呂 蓉.老年癡呆早期康復護理訓練[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4(06).
[5] 李艷萍.急性腦梗死的早期康復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01).
本文編輯:孫春宇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6.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