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濤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0083-02
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紅樓夢》著稱于世。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好不可惜”。曹雪芹和魯迅先生修改作文的經(jīng)驗給我們啟示——修改文章是寫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學生寫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檢查,就匆匆交給老師,萬事大吉,等待老師給評語。這樣對待寫作文,不僅不會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而且學生寫作態(tài)度會越來越不端正。因此,教給初中生自評作文的方法尤為重要?,F(xiàn)結(jié)合我近二十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針對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問題,談一點自己的認識。
一、指導學生朗讀
語感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師不要忙著把作文收繳上來,而是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作文。對于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他們不愿意讀自己的文章,一方面出于不自信,另一方面怕被他人揭短,感覺自己沒面子。因此,指導學生讀自己的文章,教師要以鼓勵為主,尤其是對那些不夠自信的同學,教師要抓住他們微不足道的一點進步,適時給予鼓勵,使他們增強自信心。有時還可以讓他們錄音,然后放錄音,聽聽自己讀的結(jié)果,“白戀”一把,把自己“曬”出去,在作文朗讀中不妨試一試,或許會增色不少。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反復讀,才能發(fā)現(xiàn)錯別字和不合語法的病句,這種方法簡單、易做,學生樂于接受。當然,在朗讀中,還可以采取交換朗讀的方式,讓每個同學把對方的作文讀出來,一方面可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使對方聽出自己作文的疏漏之處,久而久之,朗讀作文成為作文之后一堂有趣的課。
二、詞句修改方法
1.刪。刪去多余的字、詞、句,使語言簡單明快。比如:“我從沒有見到過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這一次還是第一次看到的?!逼渲?,“從沒有見過”“這一次”都應該刪掉。又如:“他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地聽課?!薄熬劬珪瘛薄皩P闹轮尽眱稍~重復累贅,刪去其中一個。刪去多余的詞,語言簡潔明快,意思表達完整。
2.增。適當增加一些字詞,使語句明確、生動、流暢。如:“老師生氣了,看著我”。在“看著我”前加上“瞪著眼”三個字,就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老師生氣”的樣子。如:在《那淘氣鬼》中有這樣的句子“老師話音未落,他開始滔滔不絕講開了”,如果在“落”字之后加上“他唰地站起來”,效果可就不一樣了,盡管只是一個動作,但那“淘氣”模樣活靈活現(xiàn)。一篇作文中能看到幾個閃光的句子,也是難能求的機遇。
3.調(diào)。調(diào)整語序,使表達合乎邏輯。比如:“生日那天,小軍送我一個漂亮的生日蛋糕”。乍一看,此句好像沒有問題,實際上,“漂亮”應該修飾蛋糕而不是“一個”。關于用詞不當現(xiàn)象,在學生作文中俯拾皆是。誠然,在閱讀中,當我們發(fā)現(xiàn)用詞不當或生硬現(xiàn)象,會給我們的閱讀帶來障礙,甚至會影響閱讀者的情緒。因此,要讓學生寫完作文后學會認真分析每一個詞語,調(diào)整位置,使其整齊有序,準確表情達意。
4.換。換個恰當?shù)脑~,使表達更嚴密。如:“對如何減輕學生課余負擔的問題,我們爭吵得很激勵?!边@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如果把“爭吵”改為“爭論”或“爭辯”,就能突出這一嚴肅性。
三、作文再修改課堂
有曰:“作文不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那些文學大家的事例早已證明這一觀點的正確性。設置再修改課堂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互評
通過交換作文,讓學生找出字跡清秀整潔的作文,根據(jù)學生評選的結(jié)果,教師作出展示,并強調(diào)寫字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如果沒有清晰的字體,再好的文章內(nèi)容也不能讓讀者看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互相檢查老師批閱存在疏忽的地方,并勇于向老師提出批評意見,發(fā)現(xiàn)和批評老師的不足。對于學生提出的意見,無論對錯,教師首先要謙虛接受,然后作出集體討論回答。
2.討論
在互評的基礎上,學生找好自己需要發(fā)表看法的作文作分組討論,教師對討論內(nèi)容作出規(guī)定:一是文章內(nèi)容,二是文章語言表達,三是結(jié)構(gòu)層次,四是詳略安排,五是文章立意。當然,不必面面俱到,只要隨著學生提出的問題看,并尊重學生的意愿,順著學生的興趣問題進行點撥即可。
3.試寫評語
教師在初改作文的時候,已經(jīng)給學生作文寫過評語,但這樣的評語是不夠全面的,它具有主觀局限性。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集中討論,在教師寫出評語的基礎上寫評語,并且引導學生寫評語的過程中,既要指出缺點,又要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提倡學生寫帶有鼓勵性的語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度,既要引導學生敢于說真話,又要學會互相尊重;既要使課堂活躍起來,又要把握課堂的主題方向。
“玉不琢不成器?!币黄米魑男枰磸屯魄谩⒆聊?,像“僧敲(推)月下門”那樣,才能寫出好作文。作為初中生,我們不敢要求他們修改作文達到“清水芙蓉,天然雕飾”的境界,但我們在教學中要嘗試開設簡單可行的作文修改課,讓學生養(yǎng)成作文修改的好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最終目的。
(責任編輯 曾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