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浙江省名教師。曾獲“第四屆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一等獎。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則為文局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注意:(1)題目自擬,觀點自定;(2)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襲、套作。
就內(nèi)容而言,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以直抵心靈的方式讓考生去思考為文與為人的關系,文化意味深,思辨色彩濃,給人以理性的思考與啟迪。就形式而言,該作文題探索性強,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限定范圍,如“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讓考生就事論理,即針對“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現(xiàn)象發(fā)表見解,洞中肯綮;二是明確要求,如“闡明你的觀點”,旨在引導、鼓勵考生的個性化發(fā)聲和表態(tài),拒絕言不由衷,避免泛泛而談;三是重視積累,命題設定的話題較為專業(yè),倘若考生缺乏足夠的閱讀積累,則沒有素材可寫;四是突出思辨,對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人品這兩者進行思考和分析,顯然是寫作的重中之重,除了扎實的語言功底,辯證性、周密性、靈活性和深刻性等思維品質如何,將直接決定考生文章的優(yōu)劣,換言之,考場佳作理當在思維品質上勝人一籌。
就立意而言,材料的第一段側重于從審美角度談人與文的關系,強調(diào)的是品味,突出的是人的品格對文風的影響;材料的第二段則側重于從道德層面討論文與人的關系,強調(diào)的是品質。但并不是說,談人文一致是從審美角度看,談人文不一致就從道德層面看,而是這兩種相對立的觀點都可以從審美角度或道德層面來討論。
所以,這道作文題的立意可以有以下兩種:
(1)文如其人,言為心聲。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相符合的,作品意境與內(nèi)涵的深遠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學識與涵養(yǎng)的多少。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是人的思想躍于紙上,而作者人品則是人的思想賦于實踐。
(2)文章與人品關系不可一概而論,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具體寫作時要選好觀點,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口,從自己的心靈出發(fā),立足真實生活,抒寫真情實感,表達真知灼見。同時,要善于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寫出深度和廣度來。只要扣住材料,聯(lián)系實際,言之成理,深入挖掘,文章就有可能出彩。
且以作品論英雄
浙江一考生
自孔孟以來,我們的閱讀模式、欣賞模式便大致是“知人論世”。許多人認定“文如其人”,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依我看來,逢文先勿論作者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
我們很容易理解“言為心聲”,即作品反映作者的人品。所謂“郁結乎心而發(fā)乎聲”,作品本身定然有著作者人品的滲透。引美學家蔣勛之言:“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我認為不在于詩歌上的技巧,而在于詩人心靈上動人的東西。同樣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過去了,卻沒有看見。”試想,若是杜甫沒有憂國憂民之心,又何來發(fā)自肺腑之言?偉大的心靈,投影在文學上,傳遞出的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這并不是說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脫俗之人。我們從小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痛恨猶太人斤斤計較、視財如命的險惡心腸,末了明白人不能為金錢奴役,要追求人性至上、人品至上的美與善良。但事實上呢?莎士比亞在成名后的歲月一直為錢財奔波。他視財如命,甚至發(fā)放高利貸斂資,更因一家人無法如期還清財物而氣急敗壞,與其對簿公堂。這時候我們再看元好問的“文章寧復見為人”,便顯得格外諷刺了——從高雅的作品中,并不能看出寫就它的作者的人品如何。如此,我們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樣知人論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人品未必掛鉤,那又何必糾結作者人品如何?人類的文明本身就是寬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謂“文以載道”,作品之“道”,為其根本。如果一部作品傳遞了人的真善美,發(fā)人深省,那它就已經(jīng)達到了作品所應達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無法從作品中推知的情況是可能發(fā)生的——并不在我們對作品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作者或許可以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學史最終告訴我們: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認為,面對人品和作品時,且以作品論英雄。我們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懷并愿意將其修養(yǎng)視為典范,但我們也能從《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義的力量。作者終將逝去,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造福世人。作品為重,道為重,人品須臾如蒼狗,且以作品論英雄!
//名師點評//
這篇文章開頭先抑后揚,在贊同人品決定文品的觀點之后,進一步提出,評價一部作品不必匆忙地去考察作者的人品,而應該著重考察作品本身,“且以作品論英雄”。作者先從正面切入,以杜甫為例,論證“言為心聲”的道理,揭示作品反映人品;接著,從反面切入,以莎士比亞為例,論證高尚作品背后不一定是脫俗之人;然后,集中火力論證作品比人品更重要;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且以作品論英雄。文章觀點深刻,邏輯嚴密,論證翔實而富有層次,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綜合評分:內(nèi)容25分+表達25分+發(fā)展10分=60分
文字之上
浙江一考生
有學識的人看書時,常常一只眼看到紙的正面,一只眼看到紙的背面。紙的正面是文章千古事,紙的背面是碼字人的思維。
我以我手寫我心,跳動的字符是言為心聲,還是虛情假意?那要看文字之上——碼字人跳動的心魂。
倉頡造字,夜有鬼哭。文字是涵藏天機的,由人寫下,那文字即蘊含人事。文字背后的人,有心誠者和偽學者。心誠者,“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字字珠璣。偽學者,拘泥于辭藻,玩弄文字,沽名釣譽,作品空洞乏味。endprint
于是,心誠者文如其人,由人心到筆尖,一脈相承,原汁原味?!耙古_無李白,沽酒與何人”,如詩仙者,三分詩七分酒;“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如后主者,感時傷人;“安然度過生命的秘訣,就是與孤獨簽訂體面的協(xié)議”,如馬爾克斯者,靜默沉思。
心誠者未必妙筆生花,但人文相映,自成一派風格。像曾國藩,致力于修身治國平天下,難修一手好文采,但他大風大浪見過,大軍大事治過,落筆驚風雨,滿紙浩然氣,他把文字分為陰陽,不同的文字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而這基于心誠。
碼字人如若在金庸的海景別墅里寫市井疾苦,在紙醉金迷里勸人出世,于碌碌無為中談知足常樂,那字眼便不及一縷青煙濃重。
所以,偽學者的文字與人品肯定是背離的。馮唐在抨擊偽心作者時把他們比作藝伎,用浮華夸張的辭藻濃墨重彩地勾勒自己的臉龐,貌似精雕細琢的筆畫遠不及佛畫師的舉手投足那般虔誠,刻意裝扮的精致面容只為取悅臺下吃著小棗聽著小曲的觀眾,難辨真容的大白臉只會令人生厭。于是,不禁想起馬可·奧勒留的告誡:“你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p>
文字的真相是赤誠的心,作者擁有這樣的心才能創(chuàng)造出“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的作品,才能用文字代替自身打敗時間。
筆能否傳其聲,見其人,要看文字之上的心。心誠者,筆底波瀾見真義;偽學者,生花妙筆空字句。
//名師點評//
這篇文章之所以耐讀,獲得高分,主要有下面三個亮點:
一是審題準確,圍繞題目中心來寫。文章從所供材料的主旨切入,通過對“文字之上”的論述,闡明人品對文品的重要意義。文章寫得集中而干脆,不枝不蔓,內(nèi)容具體而實在。
二是敘議結合,恰到好處。敘述事例主要集中在中間部分,情節(jié)集中而凝練。議論闡發(fā),主要集中在開頭和結尾部分。整篇文章敘事簡潔精練,議論闡發(fā)扼要中肯。
三是巧于構思,對比鮮明。文章在對比中表情達意,在對比中彰顯主旨,如開頭有關紙的正面與背面的對比、正文中心誠者與偽學者的不同為文表現(xiàn)形態(tài)和結果的對比等,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綜合評分:內(nèi)容24分+表達24分+發(fā)展9分=57分
文如其人,言為心聲
經(jīng)典素材
——憂國憂民的杜甫
杜甫忠君愛國,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他的眼睛始終是往社會現(xiàn)實看的,他看到的是國家的殘敗、百姓的苦難,他憂心忡忡,歌聲凄苦。當很多人為唐玄宗和楊貴妃拋灑憐憫之淚時,他卻在為石壕村一對經(jīng)歷著生離死別的夫妻唱一曲悲歌。他始終以他的行動踐行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規(guī)范,他的律詩揭露了讓人觸目驚心的社會現(xiàn)實,在歷史的長空留下了不絕的回響。杜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完成了從平民到圣人的超越。
點評:作品是作者心靈的投射,杜甫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民生疾苦,他的詩篇就是他人格的最好體現(xiàn)。文品即人品,杜甫無愧于“詩圣”的稱號。
——梭羅與《瓦爾登湖》
美國作家梭羅熱愛自然,喜歡在自然中生活,他以體驗主義者的姿態(tài),放下“原本不需要的東西”。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道:如果一個人按照夢中指引的方向勇往直前,過他想過的日子,那他就會獲得平時意想不到的成功。梭羅的這句話給了我們啟示:只要心中有瓦爾登湖,就處處都是瓦爾登湖。
點評:他熱愛自然,選擇遠離塵喧,領會自然,洞悉人生真諦?!锻郀柕呛氛撬罅_心靈生活的投射,也是他感受自然的成果。
時事素材
——余秀華:與命運抗爭的詩人
余秀華是一名腦癱詩人,她從2009年開始寫詩,主題大多關于她的愛情、親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殘疾和無法擺脫的封閉村子。余秀華來自農(nóng)村,貧窮落后的生活、質樸平實的性格鑄就了她的詩歌風格。她的代表作《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質樸滾燙、直擊人心,在中國文壇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人們驚艷于余秀華的詩歌天賦,佩服她不屈的靈魂,余秀華和她的詩歌一度成為熱門話題。
點評:余秀華的詩記錄描繪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心態(tài)情緒。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命運不公的抗爭,以及積極處世的樂觀心態(tài)。她的作品傾注了她的情感,隨著她的靈魂而跳躍,如她的生活一樣有聲有色。
——莫言:人品和作品一樣好
莫言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作家,他自1980年以一系列鄉(xiāng)土作品崛起,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12年,莫言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為人低調(diào),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他的生活跟以前沒什么不同,他依舊正常去學校給學生上課,溫和有禮,謙遜待人。正如他很多朋友所評價:低調(diào)的莫言,是一個人品和作品都很好的人。
點評:莫言是漢語寫作群體中最明亮的一顆星,他的人品也閃耀著動人的光芒。當一個人的內(nèi)心充滿著真善美,他才能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好作品。
語錄素材
詩品出于人品。(劉熙載/文學家)
筆墨亦由人品為高下。(方薰/畫家)
人品高,則詩格高,心術正,則詩體正。(王國維/國學大師)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洪應明/思想家)
一個人若想寫出明白的風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若想寫出雄偉的風格,他首先就要有雄偉的人格。(歌德/作家)
作品(言語)與人品關系不可一概而論
經(jīng)典素材
——汪精衛(wèi)與《被逮口占》
1910年3月31日,汪精衛(wèi)和同盟會同志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被捕,其在獄中寫下《被逮口占》一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首詩讓汪精衛(wèi)名動一時。后來,汪精衛(wèi)變節(jié)投敵??谷諔?zhàn)爭期間,上?!洞竺劳韴蟆犯笨庉嬛煨使慌峦{,公開發(fā)表《改汪精衛(wèi)詩》,把漢奸的面目揭露了出來,人謂“剝皮詩”:“當時慷慨歌燕市,曾羨從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終慚不負少年頭?!蔽淖窒绲?,直刺汪精衛(wèi)肺腑。endprint
點評:讀汪精衛(wèi)在獄中寫下的《被逮口占》,不能不讓人熱血沸騰。然而,這并不是說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脫俗之人。汪精衛(wèi)的變節(jié)之舉,讓我們認識到他人品的低下——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寫就它的作者的人品如何。
——雙面人物胡蘭成
除了擁有汪偽政府宣傳次長、張愛玲前夫、風流成性鄙俗無良的浪子等標簽,胡蘭成還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文學大家。其著作《心經(jīng)隨喜》《自然學》《中國文學史話》,以及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今生今世》在中國文學史上還是占有一定地位的。胡蘭成的文學造詣是公認的好,甚至好過張愛玲。然而,胡蘭成畢竟還是不厚道,先是當上漢奸,成為千夫所指的歷史罪人,接著又拋棄了張愛玲,讓一代又一代的“張迷”憤恨不已。
點評:胡蘭成的文學藝術造詣自不待言,然而,“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胡蘭成卻是一個十足的漢奸,是千夫所指的歷史罪人。其文,怎能如其人?其人,又怎能配其文?
——顧城的雙重人格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鳖櫝沁@首題為《一代人》的小詩于1980年震動了整個詩壇。誰也無法否認,顧城對中國詩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這位天才詩人實際上是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狂魔。1993年10月8日,因為婚變,顧城在其新西蘭寓所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后自縊于一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后不治身亡。
點評:讀過顧城的詩的人,一定會以為這位作者有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然而,現(xiàn)實中的顧城充滿著邪念。他的例子很好地說明了人品和文品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時事素材
——“監(jiān)獄風云”:新時代更需道德信仰
2014年,張元、寧財神、柯震東、房祖名等明星紛紛因吸毒被抓。網(wǎng)友們很快就用香港電影《監(jiān)獄風云》的海報設計了一張圖,在上面,導演、編劇、主演以及主題曲的演唱人選一應俱全。據(jù)悉,由有吸毒等違法行為的明星參與制作的電影、電視劇、電視節(jié)目、網(wǎng)絡劇、微電影等都暫時停播。曾經(jīng)光鮮亮麗的明星一旦淪為階下囚,日子就不那么好過了。
點評:對于被抓捕的明星來說,他們的藝術作品曾經(jīng)是那樣的使人感動,可他們的人品卻是那樣的不值一提。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張元等人的人品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藝術作品。
——為官要表里如一
十八大后,國內(nèi)眾多高官紛紛落馬。2015年6月11日,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周永康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chǎn)。周永康曾為中國石油大學題寫校訓“厚積薄發(fā),開物成務”八個大字,被分別鐫刻在兩根柱子上。雖然周永康知道要通曉萬物的道理并按道理行事才能成功,但他沒有像所題的字那樣遵守社會的規(guī)則,沒有像他在黨面前承諾的那樣忠于黨和人民,從而身敗名裂。
點評:平日里口口聲聲說要為百姓辦實事的人民公仆,暗地里卻干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在國家的嚴厲打擊下,這些蛀蟲們在百姓的歡呼聲中鋃鐺入獄。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自己,表里如一,方是為官之道。
語錄素材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元好問/詩人)
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實的品格。(培根/哲學家)
寧信其品格,勿信其誓言。(佚名)
一個人的品格不應由他的特殊行動來衡量,而應由他的日常行為來衡量。(愛默生/思想家)
品格如同樹木,名聲如同樹蔭。我們常??紤]的是樹蔭,卻不知樹木才是根本。(林肯/政治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