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達(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qū)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41)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
張 達
(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qū)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41)
目的 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肝功能和病毒標記物(HBVM)的復常情況。方法 將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用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韋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肝復顆粒,療程均為3個月。結果 治療組療效、肝功能和HBVM復常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明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肝功能和HBVM的復常率。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醫(yī)結合
西醫(yī)抗病毒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始終存在病毒變異及不良反應等問題,而中醫(yī)藥除了具有保肝降酶退黃等作用外,其逆轉早期肝纖維化作用亦得到公認,改善癥狀和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更是優(yōu)勢明顯。臨床上采用肝復顆粒加常規(guī)西藥治療60例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較好療效,我們與單純采用西藥治療的60例進行了對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來自于齊齊哈爾市傳染病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治療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15~72歲,平均年齡43.9歲,平均病程6.55年;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16~69歲,平均年齡41.3歲,平均病程6.5年。兩組患者從性別、年齡、病程、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2000年9月西安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制定):血清HBsAg陽性,HBeAg或抗-HBe陽性,抗-HBc陽性,HBV DNA>103拷貝/mL。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即排除:①伴有肝硬化失代償期,有各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者;②伴有嚴重的心臟病、腦血管病、腎病或糖尿病者;③有精神疾病或吸毒史者;④不能按治療方案的要求堅持滿1個療程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拉米夫定100 mg/次,1次/d,泛昔洛韋500 mg/次,3次/d,口服。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的基礎上加服肝復顆粒(貴州君之堂制藥有限公司)10 g/次,3次/d。兩組療程均為3個月,治療期間均不加用其他藥物治療肝病。
1.4 療效觀察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變化,定期檢測肝功、HBVM。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病毒性肝炎中醫(yī)療效判定標準(試行)》及《中藥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研究原則》。顯效:自覺癥狀消失,肝、脾大小恢復正?;蚩s小,無壓痛及叩痛,肝功能恢復正常,HBeAg陰轉,HBVDNA<103拷貝/mL,且經(jīng)過6個月的隨訪,上述指標基本穩(wěn)定;有效:自覺癥狀明顯改善,肝脾不腫大或腫大無變化,無明顯壓痛及叩痛,肝功能恢復正?;蜉^治療前增高的指標下降一半以上,HBeAg陰轉或HBVDNA<103拷貝/mL,且經(jīng)過3個月的隨訪,上述指標基本穩(wěn)定;無效:臨床癥狀毫無改善,且無法達到上述指標。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見表1)
2.2 兩組HBVM復常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HBVM復常情況比較(n,%)
2.3 兩組肝功能復常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肝功能復常情況比較(n,%)
關于慢性乙型肝炎,近代中醫(yī)學多將其歸屬于”黃疸”、“脅痛”、“肝郁”、“積聚”等范疇,從濕、毒、痰、瘀、郁、虛等立論[1-3]。現(xiàn)代中醫(yī)學認為,慢性乙型肝炎是疫毒侵入人體,濕熱留戀不去,出現(xiàn)氣滯血瘀和氣血不足等癥狀,治療上要注重活血化瘀的同時,根據(jù)辯證論治給予清熱解毒祛濕補肝益氣血之法,可以起到滿意的效果。肝復顆粒的主要成分為虎杖、梔子、黃柏、吉祥草、冷水花、苦參、丹參,主治:清熱解毒,疏肝利膽,活血化瘀。用于肝膽濕熱,氣滯血瘀所致的急慢性肝炎?,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明,丹參為活血化瘀藥,能抑制肝纖維化組織增生,降低纖維細胞活性,減輕門靜脈壓力,改善肝內微循環(huán),因而可使肝脾回縮、變軟、防止或延緩肝纖維化;梔子屬利濕退黃藥,能減輕肝細胞炎癥,防止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和免疫球蛋白形成;虎杖等能阻斷HBV持續(xù)感染,對乙肝病毒有明顯的抑制與殺滅作用[4]。本觀察表明,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能明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及肝功能HBVM復常率[4]。
[1]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傳染病信息,2010,13(4):141-148.
[2] 中國中醫(yī)學會內科肝病專業(yè)委員會.病毒性肝炎中醫(yī)療效判定標準(試行).中醫(yī)雜志,2012,33(6):53.
[3] 梁鐵軍,張 偉,張才擎,等.抗纖保肝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纖維化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22(5):332-334.
[4] 梅國強.乙型肝炎的中醫(yī)治療.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17-168.
R512.62
A
ISSN.2095-6681.2015.06.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