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朝輝
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杜朝輝
大型體育場館是體育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競技需求和全民健身和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的重要保障。針對大型體育場館運營普遍面臨資金短缺、運營方式單一、利用效率低等問題,其績效管理問題一直是影響和制約其有效運營甚至其生存問題的瓶頸之一。文章通過實地調研分析,建立了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給出了一種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方法。
體育場館;績效評價;模糊層次分析法
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體育場地169.46萬個,對比2003年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全國體育場地數量增加84.45萬個,將近翻了一倍。體育場地的大量修建對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群眾進行體育活動,提高我國國民素質以及方便各種性質的體育賽事的舉辦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體育場地在建設后期運營情況普遍較差,主要表現在:場地功能單一、場地器材缺乏、利用效率低;經營模式陳舊、經營手段落后,營銷手段滯后,經營項目和服務與社會需求相脫節(jié);經營管理體系臃腫。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管理人才缺乏,場地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給當地政府以及社會帶來了較大的負擔。由于大型體育場館體育設施空間呈現的多樣化、個性化、人性化和復雜化等特點,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場館資源,有效地發(fā)揮場館的功能和效益,完成運營目標,是大型體育場館運行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也是決定大型體育場館成敗興衰的關鍵所在。
績效評估是指監(jiān)控和檢測組織或人的績效的過程,為組織或個人做出適應性與前瞻性評價。目前,我國體育場館的運營績效評估大多運用平衡計分卡原理進行評估,主要從顧客、財務、內部流程和學習成長的四個維度,評估我國各體育場館運營績效[1]。基于平衡計分卡原理對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偏重于經濟績效評價,只有少數涉及到社會績效和服務績效,僅提出評價指標體系,沒有給出具體可行的評價方法。而體育場館的運營是一個多維度的利益產出體系,必須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研究綜合評價,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構建更為全面的評估指標體系。
在傳統(tǒng)運營績效評價中,大型體育場館進行績效評價追求的主要目標可歸納為財務、顧客、內部業(yè)務管理、學習與成長等。對一般企業(yè)的運營績效評價是一套非常有效的評價方法。在整理借鑒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3],通過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反饋的信息,結合自己積累的知識經驗,發(fā)現大型體育場館運行不僅僅偏重經濟效益方面,還需關注其社會績效以及將來的發(fā)展?jié)摿?。其評價指標體系可歸納為以下:
(1)經濟績效(F),隨著體育場館由傳統(tǒng)的“政府型”“公益型”運營管理模式逐步向產業(yè)化市場化運營管理模式轉變。體育場館在保持兼顧競技場所之余,還采用形式多樣措施來盡量贏利?,F在體育場館的經營不僅靠傳統(tǒng)舉辦大型體育活動時的競技比賽、門票、廣告贊助收入以及政府企業(yè)贊助。還通過舉辦商業(yè)性比賽、開發(fā)無形資產、開發(fā)自身資源(如包括體育技術服務、房屋出租/文藝匯演等)等。目前大多數體育場館運營負擔太大,其原因之一就是難以對其經濟績效準確評價,難以對其后運營管理改進完善提供強有力的指導。因此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指標中經濟績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社會績效(S),體育場館特別是大型體育場館不僅可以通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體育文藝活動等提升當地形象,而且為周邊群眾宣傳組織體育鍛煉并提供其場所,增強人民體質、促進人民健康。因此社會績效也是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關注的重點之一。
(3)環(huán)境績效(E),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能較好的評價當前體育場館的運營狀態(tài),但績效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進現有的不足,為了以后運營取得更大的效益,因此在績效評價中也要關注體育場館的環(huán)境績效,環(huán)境績效評價指標不僅只是外部環(huán)境(如政府企業(yè)的支持和所在位置的交通便利程度等),也包括場館內部環(huán)境(如管理水平、人力資源情況和體育設施安全等)。環(huán)境績效直接影響到場館后續(xù)運營狀態(tài),也是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
綜上所述,本文建立了如圖1所示的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目標體系。圖1中箭頭表示所追求目標變量的優(yōu)化方向,即經濟績效(F)、社會績效(S)和環(huán)境績效(E)的值越大越好。
圖1 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目標體系
(1)經濟績效(E),經濟績效是運營績效評價最基本的評價內容,主要從經濟收入(E1)和經濟支出(E2)兩個方面進行評價。
體育場館的經濟收入主要包括廣告、體育比賽、文化演出、展覽會、場地出租(包廂出租、商業(yè)餐飲出租、健身俱樂部出租等)、體育訓練指導等活動的收入。經濟支出主要包括人事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費、各種稅費、設備維修支出、日常水電等支出、公益無償性成本和推銷開發(fā)新客戶等支出。數據主要來自體育場館財務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一般容易取得且可比性強,具有直觀性和可比性。
根據經濟收入和經濟支出,通過稅率、貼現率等財務計算資產使用情況、場館支出情況、償債能力等。資產使用情況主要通過經費自給率、資產使用率、資產周轉率、凈資產創(chuàng)收率等指標,分析體育場館資產構成的合理性和資產的使用情況,以考核體育場館的資產配備是否合理。場館支出情況主要分析人員支出和公有支出占場館支出的比率,了解場館支出結構是否合理。償債能力主要通過分析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現金流入流出比等指標,分析場館負債水平是否合理、負債構成和負債規(guī)模是否適度以及負債風險承受能力。
(2)社會績效(S),社會績效主要從社會公益績效(S1)和服務績效(S2)兩個方面進行評價。
公益績效主要反映體育場館舉辦體育賽事、為周邊群眾提供運動鍛煉場所和運動指導、宣傳等社會公益活動。因此公益績效主要包括提供運動訓練、競技比賽和群眾體育開展運營情況。運動訓練開展運營情況主要通過提供訓練場地次數、訓練時間和人次等內容進行衡量。競技比賽開展運營情況主要通過舉辦高水平競賽場次、企業(yè)單位運動會提供場地次數和觀眾人數等來考核。群眾體育開展運營情況主要從公眾體育知識講座場次人次、舉辦其他群眾活動和培訓班場次人次、向群眾開放場館次數、活動人數、開放時間段和總時間、組織群眾進行體育活動次數和人次、開展大型公共活動的場次人次等方面進行評價。
服務績效主要衡量指公眾和社會對場館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認同情況,主要指場館的服務質量、服務效益和服務效率等問題。因此,場館服務績效考核,應從職業(yè)道德和服務效果兩個緯度進行。職業(yè)道德主要包括職業(yè)觀念、職業(yè)態(tài)度、職業(yè)紀律等。服務效果主要通過顧客/公眾滿意度、顧客/公眾投訴率和顧客/公眾忠誠度等來評估。
(3)環(huán)境績效(E),這里的環(huán)境主要指場館內外部環(huán)境,內部環(huán)境包括人力資源情況、場館內部管理情況軟件環(huán)境和設施完好情況、安全運行情況、視聽效果等硬件環(huán)境。其中人力資源情況可以從員工素質和人力管理情況來評估。員工素質主要包括員工滿意度、員工學歷結構、員工專業(yè)能力、員工積極性、員工隊伍穩(wěn)定率、組織的凝聚力等。人力管理主要通過獎懲制度、人才培育情況、員工教育訓練情況人性化管理情況來考核。內部管理情況主要包括組織機構健全情況和信息化建設情況。其中組織機構健全情況可以審查場館的運營機構、分工制度、組織文化、標準工作程序、工作手冊、安全管理流程等來考查。信息化建設情況主要通過監(jiān)控系統(tǒng)、服務網站和資料管理系統(tǒng)建設情況,以及是否在日常正常有效運營,輔助管理。
外部環(huán)境主要包括當地政府企業(yè)支持資助情況、周邊群眾運動愛好程度等軟件環(huán)境和周邊交通便利情況等硬件環(huán)境。周邊交通主要包括公交通便性、機動車可達性和停車場車位數量等。
綜上所述,本文建立了如圖2所示的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圖2 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本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體系更加突出以下幾點:
(1)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繼承一般企業(yè)績效評價中的經濟績效思想的基礎上,強調了大型體育場館的社會公益和服務屬性;同時環(huán)境屬性不僅與場館當前的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息息相關的,它反映著該場館的發(fā)展?jié)摿唾Y源優(yōu)化配置方向。因此該評價體系相對來說更加系統(tǒng)和全面。
(2)有效性:影響場館運營情況的因素很多,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聯(lián)性,可能影響評價的準確性,同時給具體實施帶來難度。通過調研,專家訪談等,通過聚類分析和相關性分析的基礎上歸納整理,并細化給出的三級評價指標體系樹,因此該評價體系有效性強。
(3)可操作性:對部分復雜的三級指標所包含的內容給與了描述,并給出了評價過程,使評價指標具體化,評價時操作性強。
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由若干不同類型參數組合而成的多層次的、復雜的指標體系,這些評價指標中有些可以量化(如經濟績效里面的經濟收入和經濟支出等);而有些評價指標則難以精確量化,帶有明顯的模糊性,必須依靠專家知識和經驗(如社會績效里面的職業(yè)道德、環(huán)境績效里面的內部管理水平等)。因此,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實質上是一個多對象、多層次、多準則和模糊的混合指標綜合決策問題。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克服傳統(tǒng)AHP法在構造判斷矩陣時沒有區(qū)分人的主觀偏好等影響的局限性,具有模糊性特點,實用性很強[5]。本文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進行綜合評價是符合指標評價體系中的多對象、多層次、多準則和模糊混合特性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評價指標體系度量的困難性和評價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其主要步驟如下:
(1)指標權重的確定。
采用問卷調查法來按照如表1所示的常用的九分位表,得到權重判斷集U??紤]到被調查人員的知識水平、認識能力和對指標熟悉程度和個人偏好等因素,應分別從被調查人員的知名度、判斷依據、熟悉程度和評審自信度等4個方面對被調查人員調查信息可信度進行綜合評判。
表1 1-9標度法判斷矩陣的標度及其含義
表2為被調查人員評價可信度標準,假設有n個被調查人員對某個評價指標權重評價值為Ei(i= 1,2,...n),自身評價值為SEi(i=1,2,...n),且SEi={pi,ji,fi,si},其中pi、ji、fi、si分別表示第i被調查人員在知名度(P)、判斷依據(J)、熟悉程度(F)和評審自信度(S)等4個方面得到的分值。則第i為被調查人員的可信度為ci=pijifisi,則被調查人員可信度向量為:C=(c1,c2,...ci,...cn),(i= 1,2,...n)。
表2 調查人員可信度標準
根據權重判斷集E和被調查人員可信度向量C構成出判斷矩陣B=E·C。求出這些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對應的標準化特征向量。然后將標準化特征向量作為相對應指標的權重向量。為了評價權重向量是否合理,對判斷矩陣B進行一致性檢驗。檢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n為判斷矩陣的維數,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1-10階矩陣的RI取值見表3。否則要調整判斷矩陣B里面的值,使之滿足一致性檢驗。同理可得各層目標的權重向量。
表3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2)構造評價集和評價矩陣。
被調查人員對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各定性目標可能做出的各種評價結果的集合,本文中評價集為:{極好、很好、好、較好、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差、較差、很差、極差}10個評價等級,對應評價值集為:{1.0,0.9,0.8,0.7,0.6,0.5,0.4,0.3, 0.2,0.1}。
在評價指標體系中,既有定量指標,又有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由于通過收集整體相關數據資料可得,而定性指標由于無法準確計量,只能通過調查獲取相應信息,通過計算得到其值,因此它們的隸屬度計算是不同的。
1)定量指標隸屬度確定:通過調查管理高層和財務人員以及場館有關資料獲取與上一年的數值相比得到去增長率;與過去近5年平均增長率相比,在平均增長率±0.1%范圍內對應的評價值為0.5,其他以每隔0.2%為1個檔次,共10個檔次。對效益型指標(如經濟收入指標),最低檔次是平均增長率-0.8%±0.1%以及以下對應的評價值為0.1;最高檔次是平均增長率+0.8%±0.1%以及以上對應的評價值為1;對成本性指標(如經濟支出指標),正好相反。
2)定性指標隸屬度:通過調查表收集到對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就各指標的評價,得到評價數值集,然后采用加權平均法得到1組向量值,按照如下公式得到隸屬度rij。根據各指標的隸屬度rij,構造出隸屬度評價矩陣R=(rij)n×m。
(3)綜合評價。
根據上述確定的各指標權重向量和各指標評價矩陣,采用加權平均型模糊算子,對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指標體系一級綜合評估。同理用各目標的權重向量和各指標綜合評價得到的新評價矩陣,再進行綜合評估,最終得到總評估得分。
課題組對重慶市某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管理水平進行了評價分析。對定量指標,通過調查管理高層和財務人員以及場館有關資料獲取與上一年的數值相比得到去年增長率,與過去近5年平均增長率相比得到。對定性指標,通過評價指標體系和各評價指標重要度設計調查表,利用專家打分法,在向地方體育行政管理部門、場館管理層、在場館參與過比賽或訓練的專業(yè)運動員、周邊運動愛好者和居民等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0份,回收34份 ,有效問卷30份,有效率為75%。在權重確定時,請他們對每個指標和目標進行打分,進行各因素間的總分比較,對他們可信度按表2進行了打分,建立了層次結構分析,并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的相關信息見表4。
根據表中的權重得到各指標上的隸屬度向量W1、W2和W3;并根據評價值構建出三級指標評判關系矩陣R。通過模糊合成運算,得到最終綜合值0.681。由于最終綜合值在[0.6,0.7]之間,可以判斷該體育場館運營績效屬于“較好”等級。相對去年有針對性的加強了市場營銷,在場地出租租金、訓練指導收入以及群眾體育意識和鍛煉情況開展等有很好效果。但也存在著改進空間,如提高內部管理水平、提高服務效果和加強與企業(yè)合作等。這一分析結果與其他學者通過定性分析得出的“場館運營績效管理比較合理”的結論較為吻合。
表4 某大型體育場館各項指標及其權重相關信息
從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估的構成及影響因素的多維度、多層次角度出發(fā),構建了一種經濟績效、社會績效和環(huán)境績效的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給出了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場館運營績效評價方法。將績效指標定性分析轉入定量分析,切實可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并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求出評價指標的權重,減少了在評價過程中的主觀因素影響,提高了評價結論的可信性、客觀性和準確性。
[1] 游戰(zhàn)瀾.大型體育場館績效管理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2):37-41.
[2] 王兆紅,詹偉.奧運場館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決策參考,2008(5):80-82.
[3] 回寅,王兆紅.構建高校體育場館業(yè)績評估指標體系[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0(12):171-174.
[4] 沈超,諶興,劉從虎.施工機械設備外協(xié)加工伙伴選擇[J].起重運輸機械,2012(3):1-6.
(編輯 馬杰華)
Opera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Large Sprorts Venues Based on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U Zhaohui
Large sports venues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s of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which serve a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meet the needs of both competitive sports and fitness and mass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Large sports venues are generally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fund shortage,monotonous operation approaches and low utilization rate.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has long been the bottleneck that affects or even restricts the efficient operations of such venues.The paper,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analysis,establishe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large sports venues and suggests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FAHP.
Stadium and Gymnasium;Performance Evaluation;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80-0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5)05-0039-05
10.15942/j.jcsu.2015.05.008
G80-052
A
1001-9154(2015)05-0039-05
2014年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14PY85)。
杜朝輝,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女子體育,E-mail: 876382902@qq.com。
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學院,重慶400067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201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