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本刊記者 彭燚
被忽視的家庭身份
“嗚,嗚……”尖銳的警報響起,煙餅被點燃,很快,煙霧就彌漫了整個樓道。學生從各個教室跑出來。長沙市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隊長金燦拿著擴音器,不斷重復:“用手捂住口鼻,煙霧有毒;起火了,快點跑起來……”
每周,長沙市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都會給學校、企業(yè)、社區(qū)進行消防、防災等培訓。金燦說:“今天就有四個活動,又一天沒上班?!辈恢唤馉N如此,每個隊員都要花費大量的業(yè)余時間,甚至上班時間在安全知識普及、體能訓練、救援技巧培訓上。記者曾向多名隊員詢問他們有什么業(yè)余活動,他們的回答十分一致:“我們的業(yè)余活動就是在藍天。”
長沙市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是由長沙市安監(jiān)局與藍天救援隊湖南分隊在2014年共同注冊的。而藍天救援隊是由一批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志愿發(fā)起,從事戶外遇險救援的民間公益性團體。
藍天的每個隊員在社會上都擁有他們自己的身份,或是醫(yī)生,或是工人,或是企業(yè)老板……隊員不僅忙于自己的工作,還花費大量的業(yè)余時間在藍天的各項活動,而家庭則要被他們忽視很多。
彭天冰是湖南藍天成立時的第一批老隊員之一,因為本身是醫(yī)療專業(yè),她在藍天主要負責醫(yī)護方面的事項。彭天冰在坡子街開了一個診所,父母也是醫(yī)生,平時除了自己打理診所的各項事務,父母也在診所幫她會診。在她的打理下,加上兩位老醫(yī)生的幫忙,診所在附近小區(qū)的口碑頗好。記者去采訪時,診所四個床鋪都躺滿了人,彭天冰正在給病人換點滴。采訪的短短一個多小時,就有不少附近居民找她,看病、付醫(yī)藥費、問買藥的事……
診所的事務忙,但彭天冰自己則要更忙。她和記者說:“明、后兩天要去社區(qū)學校給孩子們進行醫(yī)護知識普及,大后天又有藍天的活動?!迸硖毂耸撬{天的志愿者外,還是所在社區(qū)的志愿者。社區(qū)醫(yī)護方面的活動都會邀請她去參加。
藍天、社區(qū)各種活動占據(jù)了彭天冰很多時間。對診所的事,她操的心要少得多?!坝袝r候不是很緊急的病情就和病人商量下時間?!迸硖毂戳讼聝晌焕先?,頓了頓,說,“更多時候還是我爸媽幫我在操心診所的事?!?/p>
家住星沙的閻國華也是湖南藍天組建期間的隊員之一。2009年,閻國華參加一個應急救援技能培訓,培訓班中有人在籌備湖南藍天的組建,閻國華多次參加他們組織的活動。2010年,培訓結(jié)束,閻國華便加入了藍天。
當記者問他為何當時這么堅定要加入藍天時,閻國華笑了笑,攤開手掌,右手粗糙的手掌上,中指指甲緊靠著指尖,顯得不怎么協(xié)調(diào)?!耙郧霸诠ぷ鲿r不注意,指尖被工具切掉了?!彼f,“當是只是抱著學點東西的想法,避免以后再受傷。”
當初的“學點東西”到如今,已經(jīng)過了6個年頭。這6年,閻國華也從以前的工作換到了萬達商城,負責商城的變壓系統(tǒng)維護。從閻國華工作地點到他家,坐公交需一個半小時;而騎車僅需幾十分鐘就夠,商城三班倒的工作也并不是很忙。但作為湖南藍天社會服務隊隊長以及師資組成員,去各個地方進行安全知識普及、內(nèi)部成員培訓、對外培訓都占據(jù)了他大量的時間,因此回家的時候并不多。談及三個月沒回過家,閻國華說:“應該沒有三個月,最多也就一個多月?!毕肓讼?,補充道:“應該是這樣,記不清了,記不清了?!?/p>
閻國華的小孩已經(jīng)11歲,但閻國華陪他時間并不多。在閻國華眼里,自己的孩子相較于同齡的孩子,要獨立得多?!坝袝r候回家,我還是會教他一些自救、互救的知識,他學得特別快?!遍悋A言語里帶著一絲驕傲。
戰(zhàn)士的榮耀
2008年5月12日下午,彭天冰和往常一樣在家,突然,房屋陣陣晃動。在里屋上網(wǎng)的兒子喊道:“媽,汶川地震了。”她和父親、母親放下手頭上的事,到里屋了解地震的情況。電腦上一張張照片翻過,彭天冰看著一個個和兒子同齡的生命消失在地震中,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看了看兒子,對父親說:“爸,我要去汶川救災?!?/p>
彭天冰回憶,當時提出去抗震救災時,心里還是挺忐忑的。畢竟災難無情,厄運隨時可能降臨到頭上,怕父母擔心自己,不讓自己去救災。但父親的反應卻出乎她的意料,父親和她說:“你去,家里的事情有我和你媽?!?/p>
在彭天冰父親的認識中,一個醫(yī)務工作者的責任就是救死扶傷,而救援工作也是醫(yī)務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彭天冰毅然去抗震救災,便是這種精神的傳承。彭天冰的父親告訴記者:“當時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我就是一名志愿者,唐山大地震時,她媽媽也是抗震救災的志愿者?!?/p>
得到父親的首肯后,彭天冰去湖南省衛(wèi)生廳提交了自己的救災申請書,卻被告知需要通過紅十字會。在紅十字會,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她重新寫了一封“請戰(zhàn)書”。
汶川的救災結(jié)束后,彭天冰越發(fā)體會到生命的寶貴,而災難的場面無時無刻不刺激著她。她開始想:如果更多人能知道救護的知識,能掌握應急避險的措施,很多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是不是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民眾?
此時,同在汶川救過災的金燦找到彭天冰,希望她能加入剛組建的藍天。彭天冰了解藍天后,發(fā)現(xiàn)藍天的理念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便接受了金燦的邀請,成為一名藍天隊員。
相較于藍天的老隊員,2014年年初加入藍天的陳運華救援經(jīng)歷要少得多。但這次尼泊爾地震,他卻是湖南分隊趕赴災區(qū)的兩名隊員之一。
陳運華在一個電子制造企業(yè)從事IT工作,是一名典型的技術(shù)男。在藍天,他主要負責無人機救援。他告訴記者,剛開始時,買了幾個小型的無人機組裝,進行了航拍等一系列的嘗試??砂l(fā)現(xiàn),如果要應用到救援中,還需要清晰度更高的機器。他便一狠心,購入一臺價值兩萬多的機器?!捌鋵嵰幌履贸鰞扇f來也不容易,畢竟這錢也能買一臺差一點的車了?!标愡\華說。
4月25日,尼泊爾發(fā)生地震。由于尼泊爾地形復雜,多山崖,且道路條件差,多為一些泥路。地震發(fā)生后,道路條件更為惡劣,一些地方車、人都無法進入。這時,無人機不受地形束縛的優(yōu)勢便顯現(xiàn)出來。
5月1日,陳運華帶著他的無人機,跟隨救援隊前往尼泊爾。在尼泊爾的幾天,無人機不僅多次協(xié)助救援人員探測生命跡象,還記錄下大量的地震影像,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資料。
地震無情,救援隊員能做的只是憑借專業(yè)知識將危險降到最低。但誰也不敢打包票,自己每次救援能安全回來。前往尼泊爾救援前,陳運華并沒敢告訴父母?!盎貋聿鸥嬖V他們的,安全回來了他們也沒什么好說的了?!标愡\華笑著說。
在記者和幾名藍天隊員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對于救援,他們有一種執(zhí)著,如同戰(zhàn)士對于守衛(wèi)家國的榮耀。
在采訪閻國華的時候,他的手機響了。他拿著手機,欣喜地說:“護照下來了?!?/p>
他告訴記者,本來這次尼泊爾的救援他也可以參加的,可是因為護照的原因,沒有去成?!叭绻o照早點下來,我一定會去。”閻國華的話語里帶著些許遺憾。
“尼泊爾救援這么多天,你公司好請假嗎?”記者問道。
“ 大不了辭職唄?!遍悋A笑著說。
對 話
藍天救援隊是一個怎樣的組織?他們進行一些什么工作?長沙市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隊長張毅將為我們解答。
◎記者:藍天救援隊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
張毅:隨著戶外運動的普及與發(fā)展,野外遇險的事情時有發(fā)生。藍天救援隊,是由一批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志愿發(fā)起,從事戶外遇險救援的民間公益性團體。從初期的戶外運動愛好者的自發(fā)行為,逐漸形成了有組織的戶外志愿者、專業(yè)搜救人員、醫(yī)護人員等相關(guān)專業(yè)人士的多元架構(gòu)。
◎記者:你們的工作內(nèi)容主要有哪些?
張毅:可能很多人認為我們的工作是遇災遭難了就去救援,其實這只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在社區(qū)、學校、企業(yè)等地方進行安全知識普及,例如:指導學生進行防災演練,給社區(qū)居民普及防火、防災知識等等。當然,這些活動都是公益性質(zhì)的,不收取任何費用。
◎記者:那活動的費用由誰支出?
?張毅:隊員參加藍天組織的活動,所有開銷都由隊員個人承擔,包括交通費、飲食費、住宿費,甚至是服裝等一些救援裝備的費用。當然,有時候幫一些單位進行安全知識普及,他們會給我們一定的捐贈,而這些收入全部用來購買救援設備。也就是說,藍天隊員參加藍天的活動無任何經(jīng)濟補貼,所有費用都需自己承擔。
◎記者:您認為藍天救援隊目前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
張毅:我們現(xiàn)在主要的問題在于設備方面。有時候在進行救援時,由于設備無法滿足救援條件,導致無法很有效地完成救援。我記得2013年6月,常德壺瓶山有艘漂流船翻船,兩人失蹤,同行的另外兩人在尋找中也失聯(lián)。我們趕到事故地點后,發(fā)現(xiàn)河道水流湍急,需要大馬力的沖鋒舟和救援車輛。但由于我們?nèi)鄙龠@種沖鋒舟,救援開展起來比較困難。
2014年,長沙市安監(jiān)局與藍天救援隊湖南分隊共同注冊長沙市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這對長沙市的安全生產(chǎn)工作有何意義?記者采訪了長沙市安監(jiān)局副局長鐘才發(fā)。
◎記者:藍天由長沙市安監(jiān)局與藍天救援隊湖南分隊共同注冊有何意義?
鐘才發(fā):如今,政府提出的是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建立應急救援隊伍的模式。何繼華副市長也曾表示,要依托企業(yè)、社會力量建隊伍,建救援基地。而我們與湖南省藍天救援隊進行合作,共同注冊長沙市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正是符合這種模式。
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都是經(jīng)驗和能力的結(jié)合體,而這種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調(diào)動很多有經(jīng)驗的社會力量參與救援。
◎記者:對生產(chǎn)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有何幫助?
鐘才發(fā):藍天是全國有名的民間公益救援組織,從總隊到各地分隊,機構(gòu)都比較健全,管理也到位,而且救援能力也十分優(yōu)秀,可以實施山地、叢林、洞穴、高空、水上、水下等多種救援。
與藍天建立合作關(guān)系后,在平時,他們能開展安全宣傳,普及安全知識;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他們能迅速、專業(yè)地開展救援工作。在湘潭“7·10”校車事故救援、“8·27”烈士公園游客落水救援、長沙縣“1·31”救援中,藍天救援隊都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