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尊劍魏作楠郭勝利
1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2大慶油田采油六廠
大慶油田綜合廢液處理池工程設計
宋尊劍1魏作楠2郭勝利1
1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2大慶油田采油六廠
為解決大慶油田廢液處理存在的問題,針對油田綜合廢液的組成和特點,設計容積為5 000 m3的油田綜合廢液處理池。該廢液處理池采用沉降、除油、緩沖三段處理方式,可用于處理油田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作業(yè)、洗井、干線沖洗及壓裂和酸化等廢液。該工程設計,確定了無蓋池伴熱負荷的計算方法;解決了寒冷地區(qū)冬季干線沖洗水、廢壓裂液等存儲與處理問題。
大慶油田;油田綜合廢液;伴熱負荷;處理池;工藝
近兩年,根據(jù)油田穩(wěn)產(chǎn)上產(chǎn)的開發(fā)形勢要求,大慶油田開始實施大型壓裂、大排量洗井、注水管網(wǎng)沖洗等措施。注水井洗井、注水管網(wǎng)清洗廢液,以及油水井作業(yè)廢液、鉆停放溢流、壓裂返排液等的產(chǎn)生量不斷增多,各類廢液中油、懸浮固體等雜質的含量很高。目前,雖然大慶油田建成了多座廢液處理池存儲、處理上述各類廢液,但受自然環(huán)境等條件的制約,處理工藝尚不成熟。
1.1壓裂返排液
大慶油田現(xiàn)場生產(chǎn)使用的壓裂液類型有水基型、乳化型和復合型三種。壓裂反排液是放噴液和油井采出液的混合物,具有高濁度、高穩(wěn)定性、高黏度、高COD、難處理等特點,其成分包括原油、地層水、難于生物降解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等有害物質[1]。在適宜的溫度下,壓裂反排液靜置11~13天,在各種細菌、陽光和溫度的綜合作用下可自然降解,水色由黃變黑,上清液中油、懸浮物及COD的含量及黏度均可大幅度降低[2]。
各采油廠對壓裂返排液的處理主要為建設廢壓裂液回收池,將施工作業(yè)中產(chǎn)生的廢壓裂液儲存在規(guī)范的廢壓裂液回收池中,使其在池內(nèi)自然沉降,上清液進入預處理裝置進一步處理。
1.2其他廢液
油田其他廢液主要包括洗井水、油水井作業(yè)廢液、鉆停放溢流等產(chǎn)生的油田廢水。洗井過程中排出的洗井水水質、水量變化比較復雜[3],洗井水與油水井作業(yè)廢液、鉆停放溢流等產(chǎn)生的廢水,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油類、硫化物及微生物,pH值呈中性偏堿,色度高(通常為黑褐色),水溫在40~60℃之間[4]。
各采油廠將注水井洗井廢水、注水管網(wǎng)沖洗水集中在工業(yè)廢水預處理池內(nèi),出水進入磁分離、多功能等一體化處理裝置進一步處理。
(1)廢液儲存能力不足。干線沖洗廢液與單井洗井廢液排量大、流速大,雖然近幾年各采油廠新建工業(yè)廢水預處理池、改造部分站所,增大儲泥池容積,但還沒有完全滿足沖洗需求。
(2)廢液預處理工藝不完善。由于壓裂返排液水質的不穩(wěn)定性、構成極為復雜和每口作業(yè)井返排液量的波動范圍較大,給處理工藝和設置構件的布置帶來較大的困難。
(3)廢液存放和處理設施不具備冬季運行條件。由于大慶油田所在地冬季環(huán)境溫度低,目前已建的各類廢液存儲設施在冬季均不運行,只是將廢液暫存在池內(nèi),造成冬季無法洗井和沖洗注水干線。
為解決大慶油田廢液處理存在的問題,針對油田綜合廢液的組成和特點,設計容積為5 000 m3的油田綜合廢液處理池,該處理池尺寸為60m×40m× 3 m,不抗浮、無蓋、有伴熱、鋼筋混凝土結構。該池可用于處理油田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作業(yè)、洗井、干線沖洗及壓裂和酸化等廢液。
3.1工藝設計原理
綜合廢液處理池采用沉降、除油、緩沖三段處理方式,來液首先進入處理池沉降區(qū)(一段,以沉降為主,容積較大),在該區(qū)經(jīng)過靜沉后,泥砂等固相沉降到池底,油水經(jīng)過擋泥墻溢流到除油區(qū)(二段,以除油為主,容積介于一段和二段之間),油水固進一步分離,污水從擋油墻底部自流至緩沖區(qū)(三段,以緩沖為主,容積較?。鏊奶幚矸绞接捎脩糇远?,最終輸送至依托站的污水系統(tǒng)。污泥、污油定期人工清理。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綜合廢液處理池工藝流程
綜合廢液處理池深3.0 m,地上0.8 m,地下2.2 m,池內(nèi)設計液面高度為2.4 m。運行時最高液位水深2.6 m,保護高度為0.4 m。冬季運行最低液位水深2.1 m。
3.2伴熱工藝
3.2.1伴熱負荷計算
廢液處理池所需伴熱負荷
式中:Q1——廢液處理池內(nèi)每日進液升溫需熱量,參照污水站回收水池伴熱負荷的計算方法;
Q2——廢液處理池面蒸發(fā)散熱和空氣傳導損失熱量,參照室外游泳池所需熱量進行計算;
Q3——廢液處理池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設備等傳導所損失的熱量,按Q2的20%計算。
該工程在冬季運行時,在進行廢液處理池所需伴熱負荷設計時,廢液處理池周圍環(huán)境溫度取-30℃;處理池內(nèi)液體溫度滿足池底污水能夠流動的要求即可,按10℃設計。經(jīng)計算,廢液處理池需伴熱負荷1.7 MW。
3.2.2伴熱管布置形式
根據(jù)伴熱負荷可確定熱媒流量,查熱水網(wǎng)路水利計算圖表,按單位管長沿程壓降5~8 mmHg/m選伴熱管管徑,根據(jù)散熱面積和管徑,確定管長。
該工程設計采用75℃/55℃熱水伴熱,池內(nèi)伴熱盤管分區(qū)設置,每區(qū)每格進熱水、回水管各1根。在沉降區(qū)、除油區(qū)伴熱管沿池壁豎向布置2層,管徑DN100 mm;緩沖區(qū)伴熱管沿池壁豎向布置2層,管徑DN80 mm。
(1)該綜合廢液處理池適用于油水井作業(yè)、注水井洗井、干線沖洗,以及壓裂等油田綜合廢液的處理。
(2)通過多次現(xiàn)場調研,確定了無蓋池伴熱負荷的計算方法。
(3)解決了寒冷地區(qū)冬季干線沖洗水、廢壓裂液等存儲與處理問題。
[1]楊衍東,胡永全,趙金洲.壓裂液的環(huán)保問題初探[J].西部探礦工程,2006(4):88-90.
[2]王珂昕.壓裂液和酸化解堵施工殘液的無害化處理[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7,26(5):37-38.
[3]何煥杰,王永紅,詹適新,等.鉆井和措施井作業(yè)污水處理達標技術研究報告[R].中原石油勘探局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2002:8.
[4]秦愛斌,吳建軍,汪新志,等.中原油田鉆井和措施井作業(yè)廢水的處理[J].石油化工腐蝕和防護,2005,22(2):37-39.
(0459)5903904、songzunjian@petrochina.com.cn
(欄目主持張秀麗)
10.3969/j.issn.1006-6896.2015.7.017
宋尊劍:工程師,1997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建筑大學給排水專業(yè),現(xiàn)任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給水排水室主任。
201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