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艷,崔玉環(huán),劉忠民,陳 偉
(1.海南醫(yī)學院 體育部,海南 ???71199;2.吉林警察學院;3.吉林大學體育學院;4.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超聲波傳導速度(SOS)是近年來頗受人們關注的評價骨密度及骨代謝的重要指標。骨質疏松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骨健康問題。Creighton DI研究表明,骨質疏松在年輕時期就已存在,尤其是青年女性[1]??梢姡髮W生導致骨質疏松癥的風險較高。但是,青年時代更是峰值骨量蓄積的關鍵時期。許多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的提高骨代謝水平,增強骨密度[2,3]。本研究以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24式太極拳為運動干預手段,探討跟骨部超聲波傳導速度(SOS)的變化特點。
1.1 研究對象 選取海南醫(yī)學院160名健康女學生為實驗對象,學生健康狀況依據(jù)學校入學體檢信息,無任何影響骨健康的疾病。通過評價指標前測法進行齊同性比較,確認無差異后將學生分為太極拳運動的實驗組80人,非太極拳運動的對照組80人,兩組年齡20.6±1.3歲、身高154.16±6.13m、體重46.62±4.80kg。
1.2 方法 利用日本制CM-100型超聲波骨密度測定裝置對跟骨部超聲波傳導速度(SOS)進行了測定,SOS值表明骨密度的水平。利用該儀器測定的結果男子在1 548m/s、女子在1 508m/s以上為正常標準[4]。
1.3 實驗的控制 自變量控制:實驗周期為2014年3至7月5個月。實驗組每周進行3次、每次運動時間1小時,通過24式太極拳的重復練習次數(shù)及學生身體感覺判斷運動負荷,以小、中運動負荷為主,要求學生動作到位質量高,對照組非太極拳運動組。因變量控制:為了保證實驗組和對照組組間的齊同性,對兩組進行了實驗前跟骨SOS以及可能影響跟骨骨密度的BMI水平進行了檢測,其結果P>0.05符合統(tǒng)計學的齊同對比原則,可進行比較實驗研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One-way ANOVA)方差分析,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與對照組SOS值的比較見表1。實驗組,實驗前、后跟骨超聲波傳導速度(SOS)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實驗后也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前、后和對照組前、后的BMI水平,雖然具有增加的趨勢,但是,組間無顯著性差異。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BMI及SOS值的比較
我國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是多少年來倍受關注的研究課題之一。由于社會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以運動不足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病罹患率激增[5]。骨密度低下是影響骨健康的重要因素。人的峰值骨量與年齡密切相關,普遍認為三十歲前后是骨密度的峰值。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跟骨骨密度的水平。本研究利用高校普及率很高的24式太極拳這一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為手段對女大學生進行了實驗觀察表明:24式太極拳具有十分明顯的提高跟骨部超聲波傳導速度(SOS)即骨密度的作用效果。其機制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生物力學機制。24式太極拳具有“勁由于筋,力由于骨”的生物力學特點。特別是野馬分鬃和摟膝拗步技術動作,通過兩腿交互的獨立支撐和身體重心的不斷移動,對跟骨形成力的刺激,使肌肉的收縮牽拉骨骼在人體重力作用下跟骨部就會承受一定的重力負荷,從而會影響骨結構發(fā)生改變,這就是我們熟知的 Wolff定律。其機理被認為是骨細胞及骨芽細胞中存在一種機械刺激的感應傳感器,運動的機械刺激借助于這個傳感器,可促進骨芽細胞的增值和分化,對骨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并認為骨量的增減取決于外力作用的大小,作用于骨骼的機械負荷的大小是決定骨骼進行骨塑造或骨重建的重要因素[6]。同時,借助對力學易感基因的調控,調節(jié)細胞與基質局部力學生物學通路,經(jīng)基因轉錄、翻譯與翻譯后修飾一力學傳導信號網(wǎng)絡,誘導成骨細胞的分化和成骨[7]。②太極拳運動十分注重活躍血氣,激發(fā)經(jīng)氣,疏通經(jīng)絡的效果。該運動能夠促進骨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對骨膜及骨組織血液供應,使白細胞介素-1和白細胞介素-6細胞因子活性增加刺激骨吸收[8]。③太極拳具有調整機體虛實的功效,促進女性雌二醇的分泌。雌激素對骨骼發(fā)育,達到峰值骨量,以及預防骨量丟失均起到重要作用,其作用途徑是太極拳動靜互補,機械應力作用跟骨部,促進成骨細胞增殖和活性增強。同時,在肌肉與骨骼肌的主動與被動交互收縮中使肌肉的血液量充盈,從而增加骨皮質血流量,促進鈣的吸收和骨量的增加[9]。本研究也觀察了24式太極拳干預后女大學生BMI的變化,雖然具有增長的趨勢,但是,無顯著性差異。有研究表明,跟骨骨密度與BMI呈正相關關系[10]。而我們的結果沒有觀察到其相關性,這與該年齡段女大學生體重較輕受體重壓力較小有關。E1Hage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絕經(jīng)后女性BMI和腰椎l-4及股骨頸BMD均正相關。同時,也說明太極拳對提高跟骨骨密度具有獨特的運動效果。
[1]Creighton DL,Morgan AL,Boardley D,et al.Weight-bearing exercise and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in female athletes[J].J Appl Physiol,2001,90(2):565.
[2]劉忠民,張 蘇,孫良吉,等.運動對跟骨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5,6(3):441.
[3]吳秀華.太極拳運動對女大學生抗氧化能力、體質和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
[4]楊鴻生,岸本英彰.新超聲波骨密度測定裝置(CM-100)的臨床用途的研究[J].Ostepoorosis Japan,1997,5(4):814.
[5]梁偉東.從代謝組織學分析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病機與中藥干預機理[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
[6]Fros HM.The role of changes in mechanical Usage set Poi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porosis[J].J Bone Minen Res,1992,7:253.
[7]Brown MA,Duncan EL.Genetic studies of osteoporosis[J].Expert Rev Mol Med,1999:1.
[8]張 穎,趙克勇.健美操運動對女大學生骨密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1,8(1),16.
[9]張 波.青年女大學生身體素質與骨密度水平的相關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10]孫啟虹,巴建明,陳 康,等.定量超聲檢測的跟骨骨密度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7):542.
[11]El Hage R,Jacob C,Moussa E,et al.Relative importance oflean mass and fat mas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a group of Leba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J].J Clin Densitom,2011,1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