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
摘 要:本論文探討了在小學科學中如何發(fā)揮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即: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變小為大,增加觀察的可見度;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操作,提高實驗安全性能;化無為有。
關鍵詞: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小學科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10-0022-01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的結合,有目的地傳遞教學信息,充分發(fā)揮學生多種感官,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因而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在小學科技小制作、小實驗中,有著巨大的優(yōu)越性,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此,通過我的實踐,淺談多媒體計算機在科技小制作、小實驗中的作用。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科技小制作、小實驗往往就制作講制作,而對進行某項小制作的意義及作用卻極少涉及,這樣,學生對制作的目的就不明確,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我利用多媒體電腦技術,注意搜集和錄制一些與制作、實驗相關的資料,在科技小制作、小實驗前放映幾分鐘,雖然僅有短短的幾分鐘,但形象生動的畫面一下了就把學生帶入了制作、實驗的情景之中,使學生明確了進行小制作、小實驗的意義和作用,開拓了視野,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急于制作,急于實驗。如:在指導進行飛機模型制作時,我首先利用電腦投放大量各式各樣的飛機圖形(可用掃描儀在兵器畫報上掃描,然后利用PHOTOSHOP剪切、整理),并配上文字說明,一下了吸引了學生制作飛機模型的興趣,在制作完成后,許多學生還不滿足,纏著老師讓他們看各種飛機的資料圖片,并在課余時間里,設計制作其它類型的飛機模型,激發(fā)了學生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指導制作汽車模型、船模型、月地運行模擬儀器、哈哈鏡都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變小為大,增加觀察的可見度
科技小制作的器材、元件大都比較小,教師在示范制作時,為了讓全體學生都能看清楚,傳統(tǒng)的做法是讓學生圍著教師觀察。元件小、學生多,往往教師示范多次,也有部分同學觀察不清楚,真是費時費力,效果差。利用多 媒體手段卻不一樣,變小為大,動靜結合,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大屏幕上投影儀里的科技制作過程(條件差的學校,可用大屏幕電視代替投影儀),這樣能使每位學生都能看清每一個細節(jié),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
如:在演示晶體三極管放大作用的實驗中,可采用數(shù)字代替照相機對準操作臺,就象有一只多功能的“眼睛”在代替學生觀察,加之教師現(xiàn)場講解,把每個細節(jié)都清楚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無數(shù)字照相機可用掃描儀招掃出各個細節(jié))這就大大提高了小制作、小實驗的效率。
三、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操作,提高實驗安全性能
在小制作、小實驗中,由于有少數(shù)學生操作不規(guī)范,很容易出現(xiàn)安全事故。例如:我曾經(jīng)指導做“熱水會爬樓”的實驗中,常有因操作不規(guī)范,燙傷手、摔壞燒瓶的事故發(fā)生,后來,我利用AUTHORWARE的熱區(qū)響設計出“模擬實驗”CAI 課件,讓學生在電腦中掌握了操作要領后,再到實驗室做實驗。從此,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人、財、物的安全性。在“紙盒燒開水”的實驗中,酒精燈的使用也可采取類似的方法,讓學生掌握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四、化無為有
小制作、小實驗不但是小學生進入中學學習物理、化學的基礎,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小制作、小實驗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但有些小制作、小實驗常常因缺少實驗儀器、材料而難以完成教學任務(農(nóng)村小學更普遍)。然而教師用計算機模擬出這些小制作、小實驗,化無為有,同樣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以前我校因缺少電阻器、晶體二極管、三極管、電容等,電子小制作、小實驗根本無法實現(xiàn),后來我用計算機模擬這些小制作、小實驗,制作CAI 課件,巧妙地解決了這些難題,且效果很好。
總之,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的功能,既符合新教材體系,又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更好地推進現(xiàn)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長足發(fā)展。
(作者單位:重慶市榮昌區(qū)桂花園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