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伶
摘 要:幼兒戲劇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也是幼兒文學課程中的重要體裁之一。近年來,“幼兒戲劇教育課程”、“創(chuàng)意戲劇教育”逐漸成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重要命題。在幼兒園大力推行戲劇教育課程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戲劇教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幼兒園工作實踐的需求,“教什么”和“怎樣教”已成為值得關注的改革問題。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文學;幼兒戲劇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10-0011-02
每一個孩子都是喜歡幻想和游戲的戲劇天才。作為一種綜合藝術,戲劇能夠滿足幼兒身體和言語表達的需要,是他們把握外部世界、認識自我和表達自我的主要途徑之一。近年來,隨著幼兒戲劇活動對幼兒發(fā)展作用的日益彰顯,“幼兒戲劇教育課程”、“創(chuàng)意戲劇教育”逐漸成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重要命題。眾多學前教育學者及幼兒園一線工作者圍繞幼兒的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幼兒戲劇教育的目標、內(nèi)涵及實施策略,其相應成果業(yè)已日漸豐碩。與上述研究活動的活躍相比,針對幼兒戲劇教育的具體組織者與實施者——幼兒教師的研究就顯得有些寂寥。怎樣才能使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即未來的幼兒教師具備相應的素養(yǎng)與技能,以較好地踐行幼兒戲劇教育理論?這應該引起師范學院教師的思考。
追本溯源,探究的目光應聚焦于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中與幼兒園戲劇教育課程相關的內(nèi)容。目前,除了極少數(shù)的幼兒師范學校開設了專門的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課程,更多的師范院校課程設置中專門涉及幼兒戲劇教學的是幼兒文學課程。幼兒戲劇作為幼兒文學的重要體裁之一,一直是教學的重點,但在幼兒園大力推行戲劇教育課程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戲劇教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幼兒園工作實踐的需求,“教什么”和“怎樣教”已成為值得關注的改革問題。
一、 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戲劇教學的現(xiàn)有問題及成因
(一)教學目標定位不夠完善,表現(xiàn)為幼兒文學理論研究與幼兒教育實踐存在脫節(jié)。成因有二,一是目前我國高校兒童文學(含幼兒文學)的課程建設仍顯滯后,培養(yǎng)兒童文學專業(yè)人才的高校屈指可數(shù),故而教授幼兒文學的教師大都畢業(yè)于師范院校中文系,教授幼兒文學課程時不可避免地因襲傳統(tǒng)的文學教學模式,未能充分理解和重視幼兒文學的特性,同時缺乏對授課對象——幼師學生職業(yè)需要的關注,導致該課程的教學重理論講述,輕實踐研究,無法有效指導幼師學生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發(fā)揮其作用。二是幼兒教育領域對幼兒文學課程的認識有局限性。部分幼兒教育工作者認為幼兒文學課程的教學意義只是實現(xiàn)幼兒語言智能發(fā)展目標的載體,這種認識使得幼兒文學無法在幼兒教育中真正發(fā)揮作用。在此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戲劇教學與幼兒園戲劇教育實踐活動的脫節(jié)現(xiàn)象就不難理解了。
(二)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存在隨意性,往往“因師而異”。一直以來,幼兒文學教學理論的研究都相對薄弱,幼兒文學的教學常常按照學校及教師習慣的程式進行?,F(xiàn)行《幼兒文學》教材大都涵括幼兒戲劇等八種文體,對于每一種文體在學年課時總量中占多大比重,沒有統(tǒng)一的指導性意見。有的教師就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拿捏課時安排,增加或刪減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方法上,則因教師的教學重點設計而不同。例如,有的教師將幼兒戲劇劇本的改編和創(chuàng)作作為教學重點,就會加大寫作練習;有的教師將幼兒戲劇表演作為教學重點,就會運用觀摩、實訓等方式側重教授表演技巧;還有的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掌握幼兒戲劇的基本理論知識就足矣,教學便以傳統(tǒng)講授法為主。
二、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戲劇教學改革策略及建議
(一)完善教學目標,拓展教學內(nèi)容。長期以來,幼兒戲劇的教學目標包含三個方面內(nèi)容:掌握幼兒戲劇的特點與分類;了解幼兒戲劇的價值及其在幼兒園的運用;學會鑒賞幼兒戲劇文學和創(chuàng)編幼兒戲劇劇本。近年來,新的教材版本中開始出現(xiàn)新的目標表述——“學會組織幼兒進行戲劇活動”。教材內(nèi)容隨之也有相應變化,增加了對幼兒園戲劇活動組織過程及步驟的介紹。但總體而言,對于如何在幼兒園實踐活動中組織幼兒開展戲劇活動,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應掌握哪些幼兒戲劇教學組織技能與技巧?不論是在教材內(nèi)容編排的詳略方面,還是在教師實施教學中的重點傾斜方面,都未成為關注的熱點。這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日后走上一線,實踐教學活動而言是一種缺失。
在提高學生對于幼兒戲劇的鑒賞與創(chuàng)編能力的同時,也應使學生了解幼兒園戲劇教育課程的開展情況,熟悉幼兒園戲劇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掌握部分幼兒園戲劇教育課程的戲劇教學策略。目前,在幼兒園實踐活動中有三種開展最為廣泛的幼兒戲劇教育組織形式:戲劇工作坊、戲劇主題活動、戲劇游戲。這三種形式圍繞戲劇表達、戲劇創(chuàng)作和戲劇表演的三個層面而進行,逐步豐富幼兒的戲劇經(jīng)驗,希求培養(yǎng)幼兒開放、合作的品質(zhì),并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教學策略是開展戲劇活動的關鍵,策略種類繁多且可根據(jù)教學實踐由組織者自行設計。教師可向學生介紹一些常用形式,起到拋磚引玉作用。例如“角色扮演”——全班或單獨個體扮演不同于自己的角色身份;“空物想象”——借用動作、語言或音樂提示,表現(xiàn)一定的角色行為、情境;“坐針氈”——幼兒以自己或角色的身份,質(zhì)詢或采訪戲劇角色;“神秘之物”——教師出示一封信、一件包裹、一張地圖、一把鑰匙等,引發(fā)幼兒猜想,推動戲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良心巷”——組織幼兒列隊成“巷子”隊形,一位角色扮演者穿過“巷子”,其他幼兒以某角色或自己的身份對這一角色提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二)改良教學路徑,優(yōu)化教學模式。“自覺”應成為幼兒戲劇教學路徑設計中的關鍵詞。即讓學生自覺認知、體驗與表達,而不是由老師灌輸理論?!敖滩闹皇且粋€例子?!保ㄈ~圣陶先生語)教師在處理教材,設計教學思路時,可打破教材的編排順序。例如在教授幼兒戲劇的藝術特征這一內(nèi)容時,筆者設計將其放在了幼兒戲劇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在此之前,筆者已組織學生完成了一定量的劇本閱讀、鑒賞,并已進行劇本編排與表演。endprint
在閱讀與鑒賞環(huán)節(jié)中,利用經(jīng)典話劇(如《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與幼兒戲劇的對比分析,同時運用學前教育專業(yè)相關課程的知識遷移,讓學生自行思考、討論、表達其所思所想,逐步引領其掌握幼兒戲劇的藝術特征。在表演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將學生分組練習編排并表演劇本《“妙乎”回春》。圍繞角色性格及表演技巧,學生們經(jīng)歷了自行討論與設計——片段展示——師生點評——加工潤色——正式表演幾個步驟。在編排過程的推進中,筆者引導學生運用角色扮演、空物想象、坐針氈的等戲劇教學策略來幫助完成對角色造型的設計與表達。從角色的分配與認領、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道具的準備到表演時造型設計、語言技巧、態(tài)勢語表達,學生們由最開始的拘束、無序逐漸趨向環(huán)節(jié)清晰、表演形象而貼切。在由“不像”到“像樣”的過程中,教師只需點到為止,學生樂于親力親為進行探索。當學生們完成對戲劇活動的“自覺”體驗之后,再來總結幼兒戲劇的藝術特征時,他們便可以無師自通一般分析得頭頭是道了。
(三)加強“對接”,用幼兒園實踐情況檢驗課程學習效果。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與學生都有機會到幼兒園參與實踐活動,這對師生的專業(yè)成長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應指出,目前學前教育的專業(yè)建設與幼兒園實踐活動缺乏體制層次的深度互動教學合作。未來的幼師們在學校幼兒文學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在幼兒園活動中運用如何?幼兒文學課程教學與幼兒園實際操作情況是否匹配?這些問題都未得到應有的關注,缺乏有效的跟蹤與檢測。
筆者曾就這兩個問題與已擔任幼師的往屆畢業(yè)生訪談,也曾讓正在學習幼兒文學課程的在校生利用參加保育實習(為期兩周)的機會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與思考。就反饋的信息來看,有兩個較為凸顯的問題:一是部分幼師的文學鑒賞及相關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仍有所欠缺,她們自身已意識到問題所在但不知怎樣改變、提升。二是幼師在幼兒園所開展的戲劇教育活動中的角色意識有些模糊,實踐運用所需與課堂所學有明顯的脫節(jié)之感。筆者與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就今后“教什么”、“怎樣學”在課堂上開展討論,強化了學生作為未來幼師的角色意識,提升了學習興趣,也進一步明晰了拓展課堂教學內(nèi)容、改革教學方法的思路。
幼兒戲劇能為幼兒提供形體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的時空和領域,讓幼兒自由、暢快地體驗、感悟、學習。讓未來的幼兒教師喜愛幼兒戲劇,掌握組織開展幼兒戲劇活動的相關技能,是幼兒文學課堂的重要任務。教師應順應幼兒園實踐所需,依據(jù)“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脈絡,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幼兒戲劇的“文學性”與“教育性”,引領學生自主學習,自覺體驗,為其日后的工作實踐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長沙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許卓婭.創(chuàng)意戲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幼兒教育(教師版).2011,(07).
[2]張凌艷.關于戲劇教育在培養(yǎng)幼兒教師中的作用和現(xiàn)狀思考[J].求知導刊,2014,(08).
[3]瞿亞紅.對高等師范學院《兒童文學》課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03).
[4]張金梅.表達·創(chuàng)作·表演—幼兒園戲劇教育課程(中班)[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