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貴
【摘 要】聽說能力是一切言語活動的基礎,讀寫能力是在聽說基礎上培養(yǎng)出來的。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把口語放在第一位,教師應把口語教學當作教學的重點之一,并針對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通過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
【關鍵詞】英語現狀;教學策略;課堂交際;技能訓練
一、培養(yǎng)和提升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和不斷探求真理而帶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動。事實表明,只要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產生興趣,口語教學的難題就迎刃而解,將會使學生由學習的被動轉換成口語學習的主動,將會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終生學習。那么如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呢?首先,創(chuàng)設英語口語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入英語口語的學習。教學中可教說英語兒歌、繞口令,教唱英文歌曲,將學生置身于寬松的學習氛圍中,這種學習氛圍符合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有利于初步熟悉英語的習慣表達,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口語學習。其次,充分利用掛圖教具、多媒體課件、游戲等多種教學手段,借助媒體給學生以視覺沖擊,讓學生直接進入學習的環(huán)境,這樣的教學符合初中學生抽象思維不發(fā)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在課堂上采用游戲、多媒體、競賽和表演等多種教學方式,讓初學者在愉悅的氣氛中學會模仿,善于表演,勤于操練,增加口語練習廣度和深度。如課前看圖說詞,即利用掛圖讓學生盡可能地說出圖中的單詞。再次,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放開大膽說出想說的,說錯了沒關系,積極引導學生勇于糾正。由于初中生詞匯量小,在教學中,可以給口語較好的學生擴大相關詞匯,鼓勵他們用新詞,放開了學習可以使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練習的熱情越來越高。他們很快進入自覺練習口語的階段,人人有自己的學習伙伴,會抓緊課前和課后的時間練習口語,英語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
(1)提供有力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氛圍,讓學生產生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強烈的交流欲望。如教7年上第三單元的家譜時,我先把我家的家庭成員介紹給學生,讓他們覺得老師很親近,當我教完家庭成員時,要求他們上來介紹自己的家譜時,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拿出他們事先準備好的全家福,用英語介紹了他們的家庭情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對于不愿或不敢開口的學生,教師應以更高的熱情、更強烈的期待之心,等待著學生開其金口。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我不能無限時地等待,我只好用帶讀的方法來讓其開口。今天他開口說了,并把這句話掌握了,以后就能流利地說出這句話,所以我認為帶讀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同時教師學會等待也是成功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三、開展有效的課堂交際與技能訓練
1.課堂英語化、表情化、動作化
課堂交際用英語,交際指師生間或學生間用已學過的英語知識,在真實情況下進行思想交流。如教師用英語解釋單詞、課文、布置作業(yè)、組織教學、詢問學生的學習或準備情況;學生用英語提出疑難問題,回答教師的詢問等。學生說英語時,教師要耐心鼓勵學生開口,注意訂正錯誤技巧。
充分利用手勢、動作、眼神等肢體語言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以姿勢輔助說話,同時,也要求學生也表情化、動作化,讓他們邊說邊做手勢、動作。如教初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時,學習身體部位的單詞,我通過肢體語言進行教學,學完這些單詞后,我給他們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進一步地理解消化。接著做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學生聽到老師念哪個單詞就觸摸哪個部位,最后讓同學上臺表演,誰摸錯了就得唱首簡單的英文歌曲,全對可以得到一個芭比娃娃以資鼓勵,其效果可想而知,真正地讓他們在玩中學英語。采用這種方法,當堂學會課本內容后,就可進入角色親自表演,切合自身實際,把無聲的文字變成學生們有聲有色的英語,把課本與生活內容融會貫通起來,促進口語能力的發(fā)展。并配上Onebyone和pairwork訓練法,做到課課表演,人人表演。
2.走出課堂,讓口語活動向課外延伸
由于班級人數都在50人左右,想讓每個人在課堂學說英語的時間相當有限,甚至是不可能的,而課外的時間相對較多,應盡量鼓勵他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說多練英語。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與興趣愛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如晚會或演出、“英語角”活動、伙伴談話法,它能使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同時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甚至起到了課堂教學所起不到的作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地不斷發(fā)展及課改力度地不斷加大,口頭交際能力愈睞愈受到重視。如何靈活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緊密結合農村英語的教學實際,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英語口語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面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和環(huán)境,還是應該采用靈活務實的教學途徑,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眾長。
參考文獻:
[1]吳楨福.《英語初級口語教程》.北京外國語學院.
[2]宋海燕.談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