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存和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拿起九(下)語文教材,任我們的思想與才情穿行在第四單元這一組經(jīng)典古詩文的字里行間時,你是否意識到,一個美麗的時代即將輕輕畫上小小的句點,你的初中生活即將成為美好的回憶呢?此刻,讓我們帶著初中三年的積累,梳理一下古詩文的學法。
一、 “言”的層面:積累詞語,靈動翻譯
古詩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她以文言的形式承載我們祖輩的喜怒哀樂,傳承由此積淀起來的古代文明。所以,欣賞古詩文的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形式的前提是解決“言”的問題,具體說來,就是解決文言文翻譯的問題。文言文翻譯的核心問題是詞語的積累,包括常見的文言實詞與虛詞。比如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文言實詞方面,我們就可以特別關注古今詞義的變化,尤其是《曹劌論戰(zhàn)》和《出師表》中均有不少古今異義的詞語。掌握了這些詞語,《曹劌論戰(zhàn)》一文的翻譯就極為簡單了,《出師表》的翻譯難度也會大大降低。《出師表》既是本單元也是整個初中文言文學習的難點,但如果我們在掌握前述古今詞義的基礎上,將包括成語在內(nèi)的眾多四字短語,如“中道崩殂、不懈于內(nèi)、忘身于外、作奸犯科、斟酌損益”等提取出來,逐一擊破,對這篇課文的翻譯就會輕松自如。本單元中的《〈孟子〉二章》對于同學們來說,也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在詞語方面,這兩則短文里有大量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如“得、苦、勞、餓、空乏、動、忍”等,同學們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考相關資料,本著隨文學習語法的原則,把握這些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特殊用法,這樣,翻譯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許多詞語在文言中多次出現(xiàn),但是在不同的語境里,它們往往有不同的含義,這些含義之間有某種關聯(lián),但又有明顯的區(qū)別,這樣的情況我們一般稱之為文言文的“一詞多義”。本單元中的《愚公移山》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窺、孰、蔽、懲、苦、負”等詞語在《黔之驢》《陳涉世家》等課文中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同學們要善于比較、有效遷移,形成關于文言詞語的良好應用系統(tǒng)。此外,同學們還要從本單元中積累總結文言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在《曹劌論戰(zhàn)》和《出師表》中出現(xiàn)較多的“以”做介詞和連詞的不同用法;還可以結合本單元課文復習一下“之”“其”“焉”等虛詞的用法。
對古詩文的良好理解離不開朗讀。古人說“讀書百遍而義自見”是很有道理的,動情的朗讀能夠幫助我們形成古詩文學習中所需的極為重要的語感。在讀古詩文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能讀破句子,也就是不能割裂文言的意思。如“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就不能讀成“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翻譯文言文句子的時候,我們講究以直譯為主,一般不輕易改變原文句式和內(nèi)容。但是,掌握古詩又特別講究參悟意境,加之其凝練簡約的語言特點,使我們往往更偏重用意譯的方法去透視古詩的內(nèi)容。如對《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翻譯,一定要講究生動形象,翻譯出畫面和詩歌的“味道”。例如,把“風雨不動安如山”翻譯為“風雨中,屹立不動,安穩(wěn)得像一座山一樣”,意思固然不錯,卻遠遠不如有的同學翻譯成“風來了,雨來了,這座庇護天下寒士的大廈巍然屹立、安穩(wěn)如山”來得有詩味。
二、 “文”的層面:分析概括,學會欣賞
文言文教學中長期存在著“重言輕文”的現(xiàn)象,即師生往往只把著力點放在文言詞句的翻譯理解上,卻忽視了作品其他方面的價值。其實,經(jīng)典古詩文能夠傳誦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其高度的思想和藝術價值。《曹劌論戰(zhàn)》以極其簡約的文字(222字),疏密有致地記述了我國古代一場“以少勝多”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其中的“民本”思想和睿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眼光熠熠生輝,魯莊公和曹劌的形象也值得探究。尤其是莊公的形象,在很長時間內(nèi)被視為“肉食者鄙”的典型;但我們?nèi)绻馨l(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及其與長勺之戰(zhàn)取勝的關聯(lián),就可以挖掘出本文在“人才學”上的價值,并將其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形成對比,從而提升閱讀品位?!丁疵献印刀隆肥俏覈缙诘亩陶撐模渲袊@論題,采用的演繹推理、對比、比喻等論證方法至今仍是我們寫作論說文常見的方法。《出師表》歷來獲得的評價都很高,如杜甫便曾贊嘆“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我們要學習這篇文章圍繞主旨援事入情,把道理說得曉暢明白、引人共鳴的寫法。《愚公移山》中辯證的發(fā)展觀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委婉諷喻的說理方法均值得深思?!睹┪轂榍镲L所破歌》中詩人推己及人、心憂天下的情懷是在對自己現(xiàn)實處境的充分描述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展示出來的。由此,同學們是否會想到,讓文章內(nèi)容豐滿的關鍵就在于自然而充分的鋪墊呢?
所以,古詩文學習也有寫什么和怎么寫,以及為什么寫這個、為什么這樣寫的問題。同學們要學會用盡可能簡潔的文字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方法。記敘文要關注寫什么事、表現(xiàn)怎樣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題的問題;論說文要關注作者論述的中心,以及說理的層次和方法。某些文言文,如本單元中的《曹劌論戰(zhàn)》《出師表》《鄒忌諷齊王納諫》,把敘事和議論結合在一起,有著“雪入梅花淡無痕”的融合美。至于對古詩文寫作技巧的分析,則需要積累一些基本常識,然后根據(jù)具體文章做具體分析。
同學們,九(下)第四單元的一組古詩文學完后,你們的初中生活很快就會落下帷幕。如果說初中是一個散發(fā)著生命活力和青春朝氣的舞臺,那么隨著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你們在這個舞臺上呈現(xiàn)出的青春必然是精彩而美好的。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