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無聲
被嚇到,這是很多人上知乎后的最大感受。
原本,我是抱著文化掃盲的心態(tài)去的,畢竟知乎的口號是“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沒想到,在這里我大開眼界,感覺自己前幾十年都碌碌無為如同螻蟻。
來,瞧一瞧這些問題吧。
“智商被碾壓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有人列舉了自己當初被清華大學紫荊樓各位大神各種虐的血淚史,你以為他后來退學了嗎?人家現(xiàn)在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天體物理學;
“生在顯赫家族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有同學畫過一幅希拉里的肖像,后來送給了希拉里本人,該名同學還發(fā)過一張飛機餐零食的照片,在“空軍一號”上,和奧巴馬一起;
“坐直升飛機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有人在機場候機時,因為航空管制就臨時租了一架直升飛機,還捎帶了一個同行的旅客;
“北海道有什么特色食物優(yōu)秀到冠絕日本?”你以為答案是人云亦云的札幌拉面?不,都是不吃遍日本不敢聲張的隱藏美食,比如大通公園的烤玉米。
相比起來,我這種祖上三代都沒有一個達官顯貴,好不容易考上一個大學,現(xiàn)在每天靠工資吃飯,出外旅行只能買折扣機票,想吃點好的只能依賴團購券的人,真的是不配存活于知乎啊。
用莫文蔚的一句歌詞來形容我的心情就是——忽然之間,天昏地暗。
不曾想,幾個月后我會因為一個隨心寫就的答案,達到在知乎的巔峰狀態(tài)——4K個贊。一覺醒來,手機差點因為這一個APP而崩潰,點開賬戶我被2K粉絲關注,姑且算是一個miniV。
之后,不斷收到私信和邀請,詢問一些在我看來無比簡單的問題。一開始的得意之后,我開始意識到這并沒有什么值得得意的,因為自己和幾個月前相比并沒有什么提升,無非是有些人知道了他的短板恰好是我的長處罷了。
有天,一個媒體圈的牛人發(fā)個鏈接給我:“知乎上的這個問題是你提的吧?”
該死,我的一個問題上了《知乎日報》,她居然順藤摸瓜地找到了我!
那一刻,我有一種被父母關注了朋友圈的心情。
然后,我再看她的ID,回答不算多但很認真,可是粉絲和贊寥寥,趨近于三零用戶。
我的粉絲比她多那么多,而我的收入比她少那么多。
在傳播知識和閱讀想要的知識這一點上,其實無關乎于你的地位、出身、學歷、收入,不必仰望也不必得瑟,即便是最大咖的知乎用戶,也有“正裝品味呢,碰上了真懂的”!
其實無論是哪個可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公布于天下的平臺的大V、小V、miniV,除去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兩個特點:1、特別會碼字;2、相對比較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