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潔萍
摘 要: 由于受英語考試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等問題。因此,作者以思維導圖為切入點,訓練學生在讀前、讀中、讀后合理運用思維導圖,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 思維導圖 閱讀教學 自主能力
一、引言
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任務之一。閱讀課是學生接受語言輸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與文本的一個互動過程。一直以來,受英語考試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某些教師只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學生被動地接受語言知識,課堂上過多講解,忽視學生對篇章的理解,更忽視對閱讀策略的訓練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沒有真正與文本進行互動和交流,從而限制他們閱讀能力的提高,也阻礙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此,筆者嘗試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合理運用思維導圖策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思維導圖
《廣東省義務教育學科指導意見》指出:“閱讀策略包括自上而下策略和自下而上策略?!备鶕F(xiàn)代閱讀理論,前者屬于圖式驅動,即閱讀注重文本整體。思維導圖正是一種有效的圖式工具。思維導圖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Tony Buzan)在20世紀60年代所創(chuàng),是一種組織性、放射性思維工具,更是一種有效的記憶工具。它能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關鍵詞或圖像繪制的網狀圖,用來存儲、組織信息,形象直觀,使抽象的記憶和思維可視化,從而強化記憶的效果。
三、開展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語篇的概括能力。學生通過“圖”概括出閱讀材料的主線索,自主尋找關鍵詞,使抽象的材料直觀化、形象化,更好地理解內容與復述記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輕松地展開閱讀,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的教學建議:讀前活動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知識背景;讀中會運用略讀、跳讀等閱讀策略,根據所讀內容制作圖表;讀后能轉述所讀內容、討論等。筆者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把思維導圖應用在讀前、讀中和讀后等環(huán)節(jié)。以下是一些教學案例。
1.思維導圖在閱讀課中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的使用
教學仁愛版八年級下Unit7 Topic 3 Section D前,筆者要求學生以食物為中心,寫出每頓飯吃的食物名稱(健康與不健康的),完成思維導圖,接著提問:Do you know how to eat healthily?這樣通過思維導圖引入,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不但激活了學生的背景知識,而且為新課的學習做了準備,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思維導圖在閱讀課中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的使用
讀中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提高獲取信息的效率。具體要求:首先略讀把握語篇的大意,概括出文章的主題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然后跳讀找出主題下一級信息的關鍵詞,作為主題的主干分支;最后尋讀找出下一級分支的關鍵點,這樣文章的思維導圖就出來了。
教授仁愛版八年級下Unit 8 Topic 2 Section C時,分幾個任務進行:
任務1:找主題句。該設計是訓練學生的略讀技能,這時要引導學生用找主題句的方法:注意每段的首句和末句。在學生找出主題句后,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本課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
任務2:教師提出問題:1.How many kinds of uniforms are there in the passage? 2.Who wear these uniforms?此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跳讀策略。教師在黑板上寫出關鍵詞uniforms,構成了本課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和第一、二層次(見圖1)。
任務3:回答問題:What’s the purpose of wearing these uniforms?設計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尋讀的技能,教師指導學生圍繞問題完成思維導圖的第三層次。這時整篇課文的內容就以圖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文章的結構和內容更清晰,這樣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大意,為讀后的復述做好準備。
上述任務的設計符合課程標準要求,通過運用略讀、跳讀等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篇章的理解能力。
3.思維導圖在Post-reading環(huán)節(jié)的使用
讀后是一個語言輸出的過程,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讀后的活動設計多是復述、改寫、寫作等。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對所讀文章進行復述,學生不僅可以把握文章的脈絡,了解篇章大意,而且可以在頭腦中形成記憶的網絡,提高復述速度與質量。如:仁愛版九年級上Unit 3 Topic 3 Section D,讀后要求學生先以“Learning English with fun”為中心;接著寫出兩種英語學習方法;然后找出具體的做法和效果;最后總結全文。這樣該課的內容以圖式形象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去掉文章冗長的信息,利用思維導圖復述,不再像以往那樣聞“復述”就害怕。該課除了設計復述活動外,也可以設計改寫,以第一人稱談談自己學習英語的樂趣,這樣學生可根據所畫的圖來寫,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寫作難度降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隨之提高。
四、開展思維導圖教學后的思考
筆者從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自主地閱讀尋找關鍵信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導圖的制作使學生學會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最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一些問題,如:閱讀課中不能只停留在表層的理解;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導圖,不能要求千篇一律;限制閱讀時間和畫圖的時間,不能讓學生放任自由,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希望有更多的教師從實踐中摸索出新的思維導圖使用方法,使它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義務教育學科指導意見[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周鳳敏.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3(12).
[4]譚記翠.巧用思維導圖,強化英語詞匯記憶[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1(05).
[5]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初二英語下)[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3.
[6]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初三英語上)[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