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萍
摘 要: 小學語文是一門內容豐富有趣的學科,但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疏于教學設計,教學思想落后,導致語文教學形式單一、過程枯燥,這不僅使學生學習興趣低下,還導致教學效果弱,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課本知識。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組織者,應當關注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開展,采取更加有效有趣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著眼于現(xiàn)實生活,旨在將生活與語文教學緊密聯(lián)系,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使語文教學更加平易簡單。
關鍵詞: 生活化 小學語文教學 意義 開展途徑
生活化語文教學簡單有效,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當改進教學思想,靈活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本文從多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
1.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意義
1.1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語文教學應當是豐富多彩的,不僅有優(yōu)美的文字,還應當有真實的場景和飽滿的感情。生活化語文教學的開展,能夠讓教師充分發(fā)掘生活與語文教學的聯(lián)系,從而將生活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使語文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能夠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1.2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
語文教學不能僅局限于課堂時間和語文教材,而應該讓語文教學更加廣泛和豐富,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給學生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感情豐富的心靈。語文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可以讓學生明白語文知識的豐富和無處不在,使學生養(yǎng)成愛學習愛發(fā)現(xiàn)的習慣,從而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語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
2.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的途徑
2.1將生活實物與語文教學相結合
語文教材內容主要以文字為載體,這就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生活見聞和想象力。然而,小學生年紀小,見聞有限且想象力處于培養(yǎng)階段,這就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一定困難。為了讓學生更加直接地感受語文教材內容,將生活實物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就顯得非常必要了。生活實物與語文教學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從現(xiàn)實中感受語文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語文教學內容,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將生活實物融入其中,有效實施生活化語文教學。例如,教師在講授《黃山奇石》這篇文章時,由于地域或者條件限制,學生很難親眼目睹黃山的奇石,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不失為一種遺憾。為了使語文教學內容更加飽滿,教師可以從現(xiàn)實中挑選一些形狀各異的石頭帶到課堂上,在講授課文時,讓大家觀賞這些石頭,找找有沒有與文中描述相似的石頭。這種實物與教學的結合,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認真聽課。
2.2將生活經歷與語文教學相結合
語文教材內容大多來源于生活,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生活情景的導入,可以讓學生通過相似的經歷體會作者的感受,透徹了解文中深意。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主導者,應當把握這種聯(lián)系,巧妙利用這種聯(lián)系,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添磚加瓦。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將生活經歷與語文教學相結合,促進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例如,《荷花》這篇文章描述了荷花的美麗及作者對于荷花的喜愛驚嘆之情。教師在講這篇課文時,就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喜歡的花朵及賞花的經歷。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從側面深入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生活經歷與語文教學的巧妙結合,能夠讓學生更貼切和簡單地理解文章內容,加強語文學習效果。
2.3將生活情感和語文教學相結合
文章講究言之有物,語文教材內容大都是優(yōu)秀文章,也是言之有物的。文章或表達了作者的感情,或闡述了作者的看法,這些感情和看法都是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感受。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在生活中他們有自己的豐富感情。教師將生活情感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能夠讓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深入理解文章含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將生活情感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貫徹落實生活化語文教學。例如,教師在講授《“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時,可以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讓學生說說爸爸和媽媽表揚自己時心中的感受,批評自己時自己的想法。當學生述說和回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學生由于感情與文中的小男孩相似,更愿意主動學習文章,也更容易理解文中主角的心情,從而全面掌握文章內容。
2.4將生活實踐與語文教學相結合
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更應當回歸生活。生活實踐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語文教材中所描述的事物、表達的感情,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語文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將生活實踐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體會感情。例如,在學習《圓明園毀滅》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大家參觀圓明園遺跡,收集相關資料,通過親身實踐回顧歷史,體味感情。生活實踐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教材內容。
3.結語
生活化語文教學能夠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渠道,開闊學生的語文視野,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個人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教師應當努力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促使語文教學優(yōu)化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曹明海.語文新課程教學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3]裴娣娜主編.現(xiàn)代教學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