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霞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yǎng)成習慣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yǎng)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yǎng)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從小養(yǎng)成良好習慣,培養(yǎng)優(yōu)良素質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小學階段是各種習慣諸如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利于學習有條不紊地進行,有利于知識習得,有利于學生學習獨立性形成。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將使他們終身受益。下面我談談想法。
1.提前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既是心理準備,又是具體內容的準備。必要的預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接受程度,而且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好習慣。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fā)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準備,這樣上課時自己才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點、難點,有利于新知識的接受。
2.質疑發(fā)問的習慣。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闭f的就是質疑問難的重要性。向老師質疑、發(fā)問,沒有弄懂問題時,不要得過且過、羞于開口,要善于發(fā)問、大膽地問。如果學生平時有不敢問、不善問的缺點,就鼓勵他問,一旦有些問題的解決是通過問詢教師、同學得來的,我們要給予鼓勵。
3.勤于動筆的習慣?!昂糜浶圆蝗鐮€筆頭”告訴我們,無論課內課外,無論看書聽課都要勤于動筆。動筆可以用標注、用線段或者符號把他特別感興趣的詞句標注出來。之后,可以是批注,在書的空白處,簡單批一個詞,如”精彩”、“太妙了”、“不對”之類,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話,再往后可以用幾句話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古人讀書注重眉批,因而留下了大量評點古籍的寶貴遺產。另外,外出時及時把所見所聞和感想記錄下來,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簡單,都要記錄,堅持數日,就養(yǎng)成習慣了。養(yǎng)成寫日記、記隨筆的習慣,開頭可以非常簡單,之后逐漸復雜,寫成片斷,甚至寫成完整文章,關鍵是培養(yǎng)習慣??傊欢ㄒ龅健安粍庸P墨不讀書”。
4.細心觀察的習慣?!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就是語文的“源頭活水”。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敝挥猩朴诹粜挠^察身邊的事物,到大自然中陶冶美的性情,到社會生活中發(fā)現美的事物,思想才會活躍,感情才會豐富,才可能寫出感人的文章。
5.背誦的習慣。南宋杰出教育家朱熹說:“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庇终f:“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蔽也毁澇伤烙浻脖常怯浾b確實是青少年在記憶黃金時期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語文課本所選的中國古典詩文,讓學生盡量都記誦。學生如果能記誦大量古典詩文,將受益終身。這也是中國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個良好方法。
6.勤查工具書的習慣。許多學生閱讀和寫作時對自己不認識或難以理解的字、詞,要么跳過去不理睬,結果囫圇吞棗,影響對文章的正確理解;要么向別人求助,養(yǎng)成依賴心理。讓學生經常帶《新華字典》、《成語詞典》等常用工具書。學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難的字詞,則要求自己動手查工具書。這樣逐步養(yǎng)成習慣,讓工具書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7.認真書寫文字的習慣。書寫不僅能體現出個人的語文功底,而且能展現出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俗話說:“一撇一捺寫個人,一點一滴學做人?!痹谌粘=虒W過程中,教師應悉心指導并嚴格要求學生將字寫規(guī)范清楚、勻稱、整潔。點、橫、豎、撇、捺等筆畫要清楚分明;注意字的結構,把字寫得各部分均衡勻稱,大小比例適當;掌握字的筆順。寫字時態(tài)度要認真,姿勢要端正。字跡應整齊美觀,不亂涂改,保持紙面(卷面)清潔。學校應定期舉行展覽評比,褒揚優(yōu)秀者,督促字跡潦草者,糾正其不良書寫態(tài)度和習慣。
8.定期復習整理的習慣?!皩W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復習在學習中起到鞏固、強化的作用,是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專家計算過:人的初次記憶只能在腦海中停留1到2天,再次記憶,也只能停留15天左右,只有一遍又一遍地經常性去看、去記,才能牢牢地把知識記在腦海中。因此學習中只有經常復習學過的知識,才能牢記心中。
9.廣泛閱讀的習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對于他們獨立思考及自我教育能力發(fā)展有著極重要的意義,是他們開發(fā)智力、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曾說:“我們必須讓青年人養(yǎng)成一種能夠閱讀好書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種寶物,值得雙手捧著,別把它弄丟了?!币虼耍覀円粩嗵暨x、推薦各種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養(yǎng)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將使學生終生受益。以語文學科開展的“大閱讀”活動為契機,我們定期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經常開展形式各樣的讀書活動,對引領學生閱讀大有裨益。
習慣的養(yǎng)成非一日之功,需要經歷漫長的學習活動的積累。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會自始至終保持住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能會出現習慣隨意化,甚至好習慣慢慢演變成壞習慣。因而,教師應當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及時發(fā)現學生習慣的偏離,注重細節(jié),精益求精,通過不斷強化練習,讓學生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方面有許多項目要經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yǎng)成習慣,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笨傊Я晳T,萬習慣,讓大家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這才是最佳目標、終極目的。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