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昊云 陳嘉妮 陳佳音
摘 要: 當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受到了空前關注,被視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頭戲,也是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過渡”的突破口。如何實施英語閱讀教學,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外語人才,是英語教師在新形勢下共同探討的重大課題。本文旨在從抓英語基本功、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知識、講究閱讀策略等方面,談談高中英語閱讀綜合技能的提高。
關鍵詞: 閱讀能力 文化背景 閱讀策略
近年來,高中階段英語教材的編纂方向和高考考試方向都共同反映了一個趨勢,那就是加快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在整個試卷中,閱讀理解占了40分。從題量上看,有五篇,詞量穩(wěn)定在2000~2500詞之間。從題型特點上看,高考閱讀理解體裁多樣,題材各異,信息量大。閱讀的總詞量增加,短文的難度提高,詞匯覆蓋面大,信息密集,句子結構復雜。設題方法靈活,視角拓寬,考查深層理解的題目增多。這就對學生的做題速度提出較高要求,而且對其深層理解力,也就是學習語言的擴張力提出挑戰(zhàn)。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提高。如何提高呢?一要靠學生自身,二要靠平時教師對他們學習方法的訓練。
一、抓基本功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離不開語言知識這個基礎和前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豐富的詞匯量和精深的語法知識,就無法理解語言材料的字面意義,更無法進行文章的深層理解。因此,教師首先要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對大綱規(guī)定的詞匯,必須牢牢掌握,尤其是由合成詞、派生詞等通過構詞法形成的單詞,更應該注重積累,同時要留心身邊的雜志、報刊、說明書、廣告等上面常常出現(xiàn)的新信息與新詞匯,及時做好記錄。其次,要求學生牢固掌握句法知識。高考閱讀題中長難句屢屢出現(xiàn),為此,在平時要注重句子成分及結構的分析,以使學生在閱讀較長、較復雜的句子時,可以利用語法分析句子結構,找出句子主干,由繁化簡,理解大意,最終完成閱讀。
二、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識
現(xiàn)在教材和考試的閱讀理解文章中,選于英語周刊的“原汁原味”的越來越多,“國產(chǎn)”的英文材料越來越少,沒有拿到“鑰匙”的人,只能在知識殿堂的門外徘徊。教師要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入有關社會、歷史、人文、自然等背景知識,特別是與我國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和價值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使學生拓寬文化知識領域和提高文化素養(yǎng)。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既陶冶情感,人格又得到升華,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達到寓思想教育于英語教學中的目的。
三、講究閱讀策略,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常見的閱讀策略有:
略讀:快速瀏覽全文,把握大意,為細讀做準備。一篇邏輯性較好的英語文章往往首尾呼應,清晰表達或歸納主題思想,因此首尾段或文章中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多是文章的主題段或主題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著重促使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文章段落大意,獲得文章的完整印象。
細讀:分段細讀,做到從表層到深層,層層理解。注意細節(jié),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件、關鍵信息,注重文章的連貫性,準確理解人物、事情、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作者的觀點及文章的深層含義,這對于把握文章主題大意非常重要。
查讀:尋找文章特定信息,如年代、數(shù)字、人名、地名等,把握關鍵詞句,獲取有關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實及總體過程脈絡。
猜讀: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猜測其因果關系及詞語含義。引導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獲知詞義;從語境中猜測詞義;通過詞的結構、構詞法等方法快速猜測詞義。這樣既不中斷閱讀過程,又提高閱讀速度,這是英語閱讀的關鍵所在。
四、閱讀訓練利用教材
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訓練機會,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本身就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最好的閱讀載體,不論是從題材選取,還是基礎知識,詞匯的覆蓋面都是最理想的。所以教師在傳授教材新知識的同時,還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抓住一切機會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自己閱讀。
(一)課前準備
教師結合教材內(nèi)容的具體特點,巧妙地進行課程設計,并精心設計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從觀察、猜想中回答問題,發(fā)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投入閱讀之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材料內(nèi)容,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從各種媒體上,尤其是Internet上查找相關素材,獲取文字、圖片、音像等方面的背景材料,從而使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明了、生動逼真。
(二)閱讀課文的巧妙導入
巧妙而恰當?shù)膶肽芟嚷晩Z人,使學生在心理上和知識上做好準備,從而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興趣和求知欲。導入部分應力求做到新穎別致,簡練到位,靈活多樣,如直觀導入法、事件或故事導入法、自由交談或討論導入法,還有情景導入法、表演導入法、背景導入法、復習導入法、單詞、短語或句子導入法,等等。
(三)課文復述
復述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閱讀的最高境界。讀過每篇文章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摘錄其中的主干句,高屋建瓴,整體把握篇章結構、文章內(nèi)涵和作者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內(nèi)容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使其得到加強和鞏固,同時使學生掌握的知識轉(zhuǎn)化為技能。
總之,高中階段的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xiàn),閱讀教學是為完成這一從“知識向技能過渡”進行轉(zhuǎn)化的實戰(zhàn)。從宏觀上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從實質(zhì)上看,讀得懂,然后才說得出,閱讀理解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為此,高中閱讀教學必須要深抓重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于淑英編.學習英語閱讀制勝策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3.
[2]桑玉玲.高考英語閱讀指導.學英語報(第24期),200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