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居于學習的主體地位。
一、讓學生充分參與,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的識字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讀寫水平。隨著“自主學習”教學理念的深入,我在識字教學中自覺運用“自主學習”理論開展自主識字的嘗試。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學生的識字量大大增加,也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掌握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1.圖示法
香港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安子介先生認為:任何漢子不管形狀簡單與復雜,都是一張圖畫。圖畫教學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就像做有趣的游戲,給他們帶來歡樂。根據漢字的形狀,用簡筆畫畫出事物的形狀,建立字與圖畫的聯想,如教學“山、火、水、田”等字。如教學漢字的初級階段,文本配有大量的插圖。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幫助學生學習漢字。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有趣,加上教師的引導,自然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它的作用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利用它搭建學生記憶漢字的橋梁,使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把漢字放到有生命的環(huán)境中,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學生記憶。接著讓學生看清字形,拼對字音,再“回”到圖上,這一過程能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漢字。
2.故事法
安子介先生說,漢字是一個阿麗斯仙境的領域,每段轉彎抹角處就有一段故事。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給學生講述故事情節(jié),并作形象描述,幫助學生記憶、識字。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去揭示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段小故事。如教“會”字時,我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在云上走,原來他會氣功。
3.編字謎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以達到共同識字的目的。如教學“高”,編出:一點一橫長,口子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里邊藏;教學“鳴”字,有學生編出“一只鳥張開口,向你唱出動聽的歌”。這樣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能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猜謎語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活動,它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訓練學生的思維,是一種比較好的識字方法。編謎語分為編物謎和編字謎兩種。編物謎可根據事物的形狀、特點進行,使抽象的文字符號與直觀形象的事物相結合。如教學“秋”和“雪”字時可以編成下面的謎語:“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蓖ㄟ^猜謎語,學生不僅知道秋天的景色、雪花的形狀和特點,而且使“秋”和“雪”在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編字謎可根據字形結構特點直觀、形象地編字謎,可根據字形結構特點展開聯想編字謎,更可以根據字義編字謎。如教學“碧”時,可以根據字形結構特點編字謎:“王老頭,白老頭,兩個同坐一塊大石頭?!?/p>
4.趣味描述法
隨著“自主識字”教學的深入,學生對漢字越來越感興趣。這時我就引導學生用趣味描述的方法分析漢字。如教學“辦”字,講述:辦事要用力,要流汗;教學“暖”字,講述:愛字無肩,跑到日邊;教學“汗”字,就有學生說:大水把木桿沖走了。這樣學生不僅分析了字形,還強化了記憶。在課外生活中識字,是一種重要的識字方法,是課堂識字的補充與擴展。我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把生活當做是他們識字的大課堂,鼓勵他們多留意生活實際,久而久之,學生比以往善于觀察,識字的興趣也更濃厚?!稙貘f喝水》中有兩個生字“喝”和“渴”容易混淆,學生常常誤寫成“渴水”和“口喝”。此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平時,你為什么會口渴?“喝水要用什么來喝?”在分析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生漸漸找到答案。有的說:“因為水少,只有三滴水,所以才會口渴。”有的說:“口渴了,要找水喝,所以‘渴’左邊有三點水。
二、讓學生自主學習,體驗識字的樂趣
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在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漢字的影子。我們可以寓識字教學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如進入學校,置身于美麗的校園,明亮的教室,那一句句催人奮進的校風、校訓、名言、警句,一幅幅圖文并茂的宣傳語,一塊塊引人注目的標牌、專欄,以及教室內“爭戴小紅花”專欄中同學的姓名等,都是識字教學極為寶貴的資源。
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有了這種喜歡和愿望,才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松、更主動。因此,我們必須在提高學習興趣中教識字,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識字,通過各種識字手段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對于要認識的字,教師應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多種有利于鞏固記憶、強化記憶的游戲,給學生以強烈的第一刺激,提高識字效率。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無論是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還是形聲字,都有其自身的構字規(guī)律。因此只要在識字教學中根據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通過不同途徑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識字,在感興趣的自主合作學習中發(fā)展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
總之,識字是閱讀的基礎,要使學生盡早閱讀,必須增加識字量。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識字過程,運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識字方法去識字,加上他們自己的觀察、想象,讓學生成為識字的主人。
“聽過的不記得了,看過的記不清了,只有親身經歷參與過的還記憶猶新”。的確是這樣,給孩子們一把識字的鑰匙,讓他們在開放的空間里自己探索識字的方法,讓他們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