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
摘 要: 德國職業(yè)教育作為國際認可的成功典范,有很多值得中國職業(yè)教育借鑒的寶貴經驗。作者結合一個職業(yè)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經驗和在德國BSK國際教育項目培訓期間的學習心得,為中國職業(yè)教育改革如何從源頭改革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 職業(yè)教育 應試教育 素質教育
暑假,我參加了德國BSK國際教育項目培訓,培訓地點是坐落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多瑙河畔的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培訓時間從7月6日到8月1日,前后為期26天。培訓期間,我通過專題講座、參觀考察、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對德國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歷程、現(xiàn)狀、教育模式有了深入認識,對應用技術類大學的辦學思路、教育理念、培養(yǎng)模式及管理機構設置、工作職責有了全面了解。我還結合自己的專業(yè),針對性地學習了德方不同專業(yè)數學課的設置、考核方式、教學的組織與實施等各項教學內容,對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yǎng)中基礎課的教學實施有了新的認知,教學思路有了新的提高。
“不出國不知道自己有多愛國”是我在德國培訓期間最大的感受。德國,一個被稱為“詩人與思想家”的國家,他們那種卓爾不群的智慧,不但表現(xiàn)在生產技術上,德國的產品以“高、精、準”著稱于世,“德國制造”的頭銜如今已成為德國的驕傲,也是世人向往的精良品質的楷模。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德國擁有良好的經濟基礎、高素質的人員、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和技術等,已成為抵擋歐債危機的中流砥柱。同時,政府施政措施的從容與恰到好處,使整個德國從北部到南部,從工礦到鄉(xiāng)村,所經之處景色迷人,空氣清新。連綿不斷的森林、開闊的草地、無污染的風力發(fā)電大風車和清澈流淌的河流,無不體現(xiàn)著由環(huán)境保護所帶來的祥和與恬靜。所以,在贊嘆德國職業(yè)教育的先進時,在被寶馬工廠高度自動化生產線震撼時,陶醉在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中時,在了解德國人在文學與科學上的貢獻時,在參觀建筑奇跡——哥特式教堂時,在品嘗美味的德國啤酒和烤腸時……我的民族自尊心會油然而生,我熱愛的偉大祖國和德國的差距在哪里?我們怎樣超越它,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意識到肩負著不容推卸的社會責任,最大限度地汲取德國教育的精華,把它注入自己的教育事業(yè)中,為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技術人員盡一份力。我把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應試教育不適合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
據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最近公布的一項對32個工業(yè)國家學生素質的調查結果,德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知識等3項考查中成績均居下游,在德國培訓期間,我也發(fā)現(xiàn)德國大多數人的算術水平比中國人差一截?!爸R水平較低的德國學生為什么能培養(yǎng)成在全球都備受歡迎的工程師呢?”成了我在培訓期間苦苦思索的問題。
作為中國的高職教師,我們要把所謂的應試教育的“末端產物”培養(yǎng)成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困難不在于學生的高考成績有多低,而在于學生欠缺的基本素質。我?guī)н^一個物流班的學生,上課經常問諸如“■為什么等于x”等“小兒科”問題,其他學生老嘲笑他笨,我也暗暗擔心他這樣的知識基礎能否繼續(xù)學習。在導數應用學習中,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倉儲應用題,所用的數學和專業(yè)知識較多,不但要解答問題,還要做專業(yè)分析,所以讓學生回去自己考慮,下堂課抽學生到講臺前展示自己的完成情況。沒想到,那個“笨”學生第一個舉手上臺,不但解答得非常完美而且分析得頭頭是道。一個知識水平較差的學生因為自信和超強的行動力——良好的個人素質,一點也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高技能人才。很多比這個學生基礎要好的學生,我們?yōu)槭裁丛诮逃龝r覺得舉步維艱,主要就是他們缺乏學習的自信和行動力——欠缺良好的基本素質。
德國十分強調和重視基礎教育中的勞動技術教育,把它視為學生職業(yè)生活和社會的重要準備和基礎,是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心設計,并貫穿在基礎教育的全過程。德國把勞動技術教育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對人的全面素質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的目的,除了教育學生了解勞動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某項生產勞動技能外,還十分注意教育學生了解現(xiàn)代生產活動的過程,從原材料加工、生產過程的工序到市場銷售,并使他們了解勞動與環(huán)境生態(tài)保護、勞動與社會的關系。這種勞技課并不追求學生學到多少技術操作,不要求學習木加工的一定會做個木房,而是要求學生側重了解整個生產過程和工序。
德國可以按照學生的知識水平定位是培養(yǎng)成研究型工程師還是培養(yǎng)成應用型工程師,都可以同等優(yōu)秀的原因是學生全面素質教育奠定的基礎。
二、從娃娃抓起的素質教育
在德國培訓期間,處處可以體會到德國人把孩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是真正放在第一位的。首先是整個社會對兒童培養(yǎng)的重視,在每一個超市都有消毒措施良好的、非常先進的嬰兒換紙尿褲的地方,每一個社區(qū)都有用鐵網圍出的、鋪著細沙的兒童活動場所,讓孩子從小快樂地成長為身心健康的人;在每一個公園里都開辟兒童游樂場所,除了各種游樂設施外,最主要的有培養(yǎng)兒童生活技能的活動場地。比如,我們培訓學校后面毗鄰多瑙河有一個開放的公園,公園里有一艘用上好的木材建的1:1真實大小的輪船,輪船上有介紹多瑙河的汛期、洪水來臨如何逃生等科普知識的畫冊,還掛著很多粗繩教小孩打各種結,我也是在那才學會打水手結。還有微縮的小型水庫和各種仿真堤壩,讓孩子在玩耍過程中完成勞動技術教育。
其次,德國人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培養(yǎng)理性的品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也像種樹一樣,需要對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適宜生長的土壤,在某些時候甚至還需要綁縛以實行限制,所以在德國孩子的教育中,爸爸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通過父母對正確行為的反復訓練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時間長了成為自然,孩子就會把維護公共紀律,愛護公共環(huán)境,在各種場合講究文明和秩序當做自己的本分。隨著父母的言傳身教讓正直、誠實、盡職盡責等觀念深入孩子的心靈,確確實實成為他們成年后的行為準則。這樣才能保證下一代的“德國制造”依然會是德國人的驕傲。
最后,最重要的是德國先進的中小學教育,德國對中小學教師的要求相當高,師范生必須通過二次國家考試,才能真正獲得教師資格,所有教師都必須是大學畢業(yè)生,必須具備執(zhí)教兩門學科的能力,有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學校大多采用鼓勵學生主動探索,而不是偏重記憶、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課程安排強調綜合性、社會性和實踐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一批人才脫穎而出。德國十分強調和重視基礎教育中的勞動技術教育,把它視為學生職業(yè)生活和社會的重要準備和基礎,德國勞動技術教育的專用教室,不僅設備齊全,而且設計講究。據介紹,全德有五種勞動技術專用教室,即金加工、木加工、烹飪、辦公室管理、縫紉和編織。這說明德國比較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德國中小學除了在學校專用教室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外,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個人到企業(yè)實習。學生分頭到工廠,和工人一樣上下班,干一些簡單的工作,目的在于了解工廠、職業(yè)。老師一周去看兩次學生,巡回了解情況。實習結束,學生作匯報,老師作總結。學生實習的工廠,由學生自己聯(lián)系,這也是一種鍛煉。據介紹,學生實習對工廠是個負擔,但是工廠為了物色未來的學徒,又愿意接受學生實習,讓其了解本廠,希望這個學生將來成為本廠的一名學徒。
這次在德國期間,我已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祖國的日益強大。中國制造充斥歐洲的各個角落,甚至在德國人引以為傲的寶馬世界,隨便拿起一個車模赫然發(fā)現(xiàn)是“made in China”。在未來的幾年里,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已不是空穴來風。我相信隨著中國的進一步改革開放,更多的有識之士會走出國門。我們秉承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堅信“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的超越”,終有一天會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中國會成為全世界學習和向往的地方。
參考文獻:
[1]陳新燕,張安富.德國工程師培養(yǎng)模式及借鑒價值[J].理論月刊2008(10):166-168.
[2]景琴玲,王革.德國職業(yè)教育透析與展望[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2):9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