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玲
摘 要: 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手段等方面闡述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期促進大學英語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教學目標 教學對象 教學方法 教學評價
1.對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解讀不正確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相聯(lián)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養(yǎng)目標。2007年,經過試用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頒布,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但是當前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只關注了顯性目標,而忽略了隱性目標,一味地關注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通過率,沒有真正地對大學英語教學目標進行很好的解讀。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真正意義是使學生通過英語這一語言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以適應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不僅僅是為了學英語而學英語,這一點和英語專業(yè)是不同的。
2.教學對象處于被動地位
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被動思考、被動學習的習慣,基本上是人云亦云,這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表現得特別明顯。英語課堂教學中,基本上是這樣一種情況: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呆呆地聽、記筆記,不進行主動思考,更不用說提出自己的疑問。另一方面存在的問題是,由于大學英語是公共課,在學生的學分中占的比重不大,且大部分學生都抱有這樣的觀念:大學四年只要學好專業(yè)課,公共課只要考試及格就行。因此,學生中流傳著“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口號。學生對英語普遍缺乏積極性,不太重視,課堂的出勤率不高,即使是去上課的學生,大部分也在玩手機或者睡覺,真正認真聽講、參與課堂討論的學生寥寥無幾,這種現象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是普遍存在的。
3.教學方法傳統(tǒng),缺乏針對性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tǒng)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因此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于主導地位。近年來,高校擴招致使大學生的數量急劇上升,但教師數量并沒有以同樣的比例增長,因此大學英語的課堂幾乎是好幾百人一起上課。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往往采取傳統(tǒng)的講授型教學方法,即使是采取一些提問等課堂互動的授課方式,也只有極小一部分學生才能參與其中。這種講授型的教學方法完全是填鴨式的教學,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常常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評價方法單一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包括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然而,目前對大學英語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終結性評價,缺少形成性評價。這種終結性評價的手段主要是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通過率,四六級的通過率越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越高,學生的學習越努力,課程設置得越合理,這種想法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學校甚至把四六級與學生的畢業(yè)證書、學生證書和教師的職稱掛鉤,這就造成了學生整天圍繞四六級考試轉,進行大量的試題訓練,教師教學的內容也主要是進行四六級的專題訓練及應試技巧的傳授。但我們必須正視一個問題:四六級通過率不等于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這種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評價了學生題海戰(zhàn)術的效果、做題技巧的掌握程度及教師對應試技巧的講授能力,并不能真正評估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以及課程設置得是否合理。
5.教學手段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雖然新修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一大特點就是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fā)展帶來的契機,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但是,現在大學英語實施教學普遍采取的教學手段還是以口頭語言為主,文字和書籍、印刷教材及多媒體為輔。雖然現在的課堂上通常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往往都是以PPT放映的形式進行的,PPT的內容基本上是課本的復印,不僅如此,發(fā)生在英語課堂上的情況一般都是教師打開PPT,然后開始照本宣科,只是現在的情況是“本”已經從之前的課本轉而變成PPT了。這些情況表明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變化,也沒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這種強大的教學手段的真正作用。
參考文獻:
[1]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社,2007.
[3]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1-4.
[4]劉貴芹.高度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努力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2):2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