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還給學生學習時間和思維空間,讓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統(tǒng)一,使學生自學能力得以提高。具體地說,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經過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注意自主學習興趣培養(yǎng)
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前提,也是自主學習的核心,語文教學要根據(jù)課文類型、學生心理設計教法,以激發(fā)學生興趣。
1.1抓住新課導語,一段新穎別致、引人入勝的導語能立即吸引學生,使他們注意力指向教師,指向教學內容,從而使他們的內心產生我要學的強烈愿望。有了這個愿望,學生就會善學、樂學。
1.2營造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課堂上的師生情感交流。教師教態(tài)要親切,語言要有感染力,不斷激發(fā)學生強烈求知欲,激勵學生勇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在課堂中既感到輕松愉快,又積極參與學習。
1.3激勵學習結果。①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抓住時機富夸獎于評議之中,讓學生感受老師對自己真摯熱情的鼓勵。②使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教師要善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答題愿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嘗到自己的才智被認可的喜悅。③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2.利用網絡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各層次學生主動探求新知
網絡多媒體教學可依賴網絡教室進行,利用網絡優(yōu)勢,既可由教師適時廣播信息,通過圖、文、聲、動畫演示,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以多媒體形式解決教學難點,化解抽象知識點。同時在演示過程中,學生能參與演示、參與交互,把握演示時機。如在《王冕學畫》一文教學前,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王冕這個人物了解甚少,直接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是學生的信息來源之一——書本這方面資料很少,因此組織學生在網絡上以“王冕”為線索進行拓展閱讀。學生在電腦前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沒有陌生感,沒有拘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學習,查找各種資料。這樣,他們就有了更獨立的思維空間和合作學習機會,學生的自主精神得到體現(xiàn),教學氛圍生動活潑。
3.利用工具書自主識字
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認識的字多是請教家長、老師和同學,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識字能力,我開始教他們怎樣查字典,孩子們很喜歡查字典比賽,或許是年齡特點決定的,他們比較喜歡挑戰(zhàn)。
設計查字典比賽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練習音節(jié)認讀與拼讀,增強學習拼音的趣味性。剛開始,有興趣參加比賽的孩子不是很多,能夠搶到前5名的孩子總是那幾個,隨著每天一次的比賽,孩子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查字典比賽成了他們每日的必修課,向家長匯報“今日查字典比賽小冠軍”也成了語文課代表布置完語文作業(yè)后的固定內容。
后來,查字典的目的就轉向培養(yǎng)自主識字能力。每天小研究中會有一項查字典作業(yè):查字典認識某個部首的字,認識得越多越好。第二天在班上匯報,認識字多的同學可以為本組獲得1分。
孩子們查字典能力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隨之提升。如午間習字,學習“春”字時,說到組詞,已經有孩子拿出字典開始查了,結果,一個“春”字組了不下20個詞語,甚至連“妙手回春”、“大地回春”都說了出來。
4.進入現(xiàn)實生活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保障
語文知識無處不在,教師不僅要傳授課本知識,還要傳授生活中的學語文知識。學語文不能只局限于課堂和書本,要“有意”在生活中學語文: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語文內容極其廣泛,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學習語文的廣闊天地。一切新的、美的事物,周圍發(fā)生的好人好事,有意義的影視節(jié)目、網絡、新聞、廣告、對聯(lián)和各種自然、社會現(xiàn)象都有觀察的必要。
5.論論交流,給學生提供展示機會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有所收獲,就會產生喜悅,如這時再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自主學習成果的機會,將更好地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展示機會的最好途徑就是讓學生與老師和其他學習共同討論交流,共同探討新方法,交流學習體會和學習材料,互相幫助。指導學生討論交流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主動性,讓學生談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情,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更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他們收獲自主學習成功的喜悅,使他們更樂于自主學習,更善于自主學習。
6.讓學生相互評價、取長補短
在檢驗學生自學結果和總結學生自學經驗時,教師的點撥固然重要,但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交流絕不可少,他們可以在相互評價過程中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通過對別人的評價和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作文教學中很少先改學生的作文,而是在學生互相評價和改正后連同他們的評價一起點撥。其實,學生閱讀同學的文章會感到無比親切,而且非常認真,對他們閱讀和寫作,尤其自學能力培養(yǎng)大有裨益。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我們采用不同形式組織學生提高自學能力。低年級多采用朗誦美文、背誦課文、表演童話故事激發(fā)興趣、故事會、小文學家等方式為學生開辟文學樂園;中高年級學生則多采用辯論會、文學家大比拼的形式為學生開辟樂園。
7.養(yǎng)成良好默讀習慣是自學的好方法
默讀是自學課文的主要方式,要求不指讀(用手指文章)、不動唇(小聲叨念)。因此,我們在默讀中應該做到如下幾方面:
7.1養(yǎng)成按句默讀的習慣。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個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個個單獨來瞧,以提高默讀速度,培養(yǎng)整體觀念。
7.2養(yǎng)成邊默讀邊查問的習慣。對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查字典、翻資料、找工具書,弄懂了再讀下去,不馬虎了事。
7.3養(yǎng)成邊默讀邊思考的習慣,一邊看句子,一邊想這句話的意思。語文教材大多文質兼美,作者將他們豐富而濃厚的情感流于筆端,凝聚在字里行間。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以“情感”為動力,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促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是閱讀實踐的核心內容,沒有理解的閱讀是無效的閱讀,許多文章只有在反復誦讀中才能體會出它的精髓,加深對文字的理解,真正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