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潔
摘 要: 信息技術應用是當前時代的主流,用于中學古詩文教學中更是相得益彰。本文就目前學生面對課本學習古詩文興趣不濃厚這一現(xiàn)象提出把它和信息技術相結合這一建議,分別從信息技術應用于古詩文教學的可行性和策略兩方面進行探討,借此豐富古詩文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關鍵詞: 信息技術 中學古詩文教學 教學策略
1.引言
據(jù)筆者三年教學實踐觀察,初中生對古文學習興趣不濃厚,古文教學處于低谷階段,一個來自語文論壇的調查表明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隨著年級升高逐漸遞減,“初一年級喜歡古文的高達66%,初二和初三分別為44%和43%,不喜歡的則由初一的25%上升到初三的55%,學習古文的興趣同學習基礎有明顯關系,學習成績越差,越不喜歡古文”①。學生認為古文枯燥乏味、詞句難懂,內(nèi)容離他們的時代較遠,沒有品讀的欲望,甚至還有學生認為學古文對當前社會實用性不大,更失去學習古文的興趣。因此,筆者提出把學生感興趣的多媒體應用于古詩文學習中,使學生更好地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
2.信息技術應用于古詩文教學的可行性
2.1國家對農(nóng)村義務教育的投資力度很大,據(jù)筆者對當?shù)剞r(nóng)村學校的調查,基本都有多媒體教室,甚至有的學校每個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為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很好的硬件設施基礎。
2.2新課標指出要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增強教學效果,為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提供理論基礎。
2.3隨著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的全面滲透,多媒體融入學校教育中為其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2.4信息技術能承擔起課堂教學任務,比教師用手、用口教學更能拓寬課堂的空間和內(nèi)容,使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學習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信息技術應用于古詩文教學的策略
要完善古詩文教學,多媒體是不可或缺的。
3.1創(chuàng)設情境,穿越時空。
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彌補傳統(tǒng)古詩教學枯燥和乏味的不足,學生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fā)。學生在短短幾分鐘里跨越千年時空,進入詩文意境,傾聽古人的情思,使學生由聲入情、由情入景,學生的聽覺、視覺得到充分調動。如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可以播放一段“赤壁之戰(zhàn)”的視頻,讓學生深切體會那種英雄豪情。另外,配樂示范朗讀,創(chuàng)設意境。古文有一些字詞之音不同于現(xiàn)在,還有些長的繞口的不同于現(xiàn)今語法規(guī)范的句子,需要示范朗讀,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古詩文的節(jié)奏和韻律,再加上配樂,能體會其中的意蘊,更好地把握古詩文基調。如學習《〈論語〉十則》時,配上古箏伴奏讀論語,感受古人的精氣神。
3.2加大教學密度,提高效率。
3.2.1多媒體把古詩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時代背景、前人評論等提供給學生,把口授難以講清的知識點通過多媒體技術,正確、生動地反映出來,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能力培養(yǎng)。如學習《春望》時,首先由學生交流課下搜集的有關作者的資料,學生大多只能了解并搜集到有關作者杜甫的生活朝代,如他的字、號等簡單內(nèi)容,而對于杜甫的詩歌地位及詩風了解甚少,這時出示如下幻燈片:寫作背景,詩人杜甫得知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顧安危投奔唐肅宗而來,想要再有一番作為,結果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這時的首都長安已被搶掠一空,滿目荒涼,而家人久別,存亡未卜。第二年暮春,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草木茂盛,生機勃勃,但這只能增加詩人的痛苦和傷感。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五言律詩《春望》。這樣,學生不僅能深入了解作者,而且能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更深刻地理解詩詞作品。
3.2.2展示古文翻譯,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節(jié)省時間。學生譯文時只是略通內(nèi)容,不能做到翻譯要求的“信”、“達”、“雅”,更不能把握重點字詞,如古文常出現(xiàn)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特殊句式、重點字詞釋義等,這些都能通過多媒體承載,幻燈片還能通過不同顏色標繪使重點突出。
3.2.3呈現(xiàn)習題訓練,反饋鞏固。把之前提到的內(nèi)容用習題在幻燈片上展現(xiàn),讓學生自主檢測,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還能把本課知識和課外知識放在一起展示讓學生比較學習,掌握所學知識。
3.2.4補充鏈接資料,拓展學生閱讀空間,開闊學生視野。如在《天凈沙·秋思》課堂后用多媒體展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進而深刻體會思鄉(xiāng)情。
結語
多媒體對古詩文教學有很大作用。但要注意忌用多媒體完全代替黑板,課堂被多媒體控制,否則,語文教學將被多媒體遮蔽。
注釋:
①張翔,龐寶文.關于初中學生文言文學習情況調查[EB/OL].http://bbs.ruiwen.com/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696, 2004,8.
參考文獻:
[1]張翔,龐寶文.關于初中學生文言文學習情況調查[EB/ OL].http://bbs.ruiwen.com/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696, 2004,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