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遠香
摘 要: 在當前教學評價過程中,一直存在評價主體消極被動、評價內容單一、評價方法僵化等問題。本文以英語教學為例,從教學評價的主體、內容和過程三方面分析,試圖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強調評價結果的真實性、民主性和激勵性。
關鍵詞: 有效評價 多元化 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并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程書肖(2004)認為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做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包括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課程評價[1]。建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要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等多方面進行。
一、多元化的評價主體
(一)師生的互評。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壓抑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和個人訴求的表達。事實上,教學過程應是互動式的教學相長,教學評價同樣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進度完成情況、語言能力、人格魅力等多方面進行考評。學??山⒔虒W評價網絡平臺,由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參與教學評價,這種自下而上的反饋有助于教師及時診斷自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相應地調整教學計劃。能督促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水平。有助于學校和教育行政領導考察和鑒別教師的綜合能力,進而決定教師的聘用和晉升[2]。
(二)學生的自評。
從學生自身角度反思自己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果,是一種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也是一種全新的評價體驗。學生可根據評價表,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和診斷。自我評價表的設計一定要體現一定的動態(tài)性和科目間的差異性。除了客觀的選項外,還可以加入主觀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己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學習目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除了學習方面的問題以外,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應列入自我評價行列。自我評價能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提供更加客觀的依據。
(三)學生之間的互評。
同伴的贊賞和鼓勵有時勝過老師和家長的褒揚。作為同齡人,他們內心的互相攀比一直都存在??梢栽趯W生內部組建英語角、數理化天地、文學社等學習興趣小組,開展學生之間的互評和交流,讓他們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欣賞別人和贊美他人。讓他們在互相學習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使自己向更優(yōu)秀的方向發(fā)展。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讓學生參與評價,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有了同齡人的肯定和贊賞,學生的內心會得到極大的鼓勵。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信心建立和培養(yǎng),有利于在班內營造一種寬厚、進取的學習氛圍。
二、多元化的評價內容
在構建教學評價內容的時候,除了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能力外,還要注重教師的創(chuàng)新素質、業(yè)務能力、教學成績等方面的評價,重點突出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學設計啟發(fā)性、教學過程的民主性。如教師可從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風格、教學態(tài)度、教師人格魅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多元化評價(以英語教學為例)則包括:①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如英語教學中的語法、詞匯、音標等);②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如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譯);③自主學習能力(如主動聽英文歌、VOA、或看美劇學英文);④學科思維、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遇見外國人主動搭話);⑤學科人文精神(主動了解西方風俗文化、宗教信仰等)。
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一)課堂評價,鼓勵學生充滿自信。
課堂評價范圍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對教師的課堂評價,有現場觀察評價、監(jiān)視監(jiān)聽評價、量表評價等方法。課堂評價是對一個教師的肯定,也是對學生責任的所在。學生的課堂評價主要包括紀律表現、參與課堂活動的質量及在課堂團體活動中表現出的團隊精神和協(xié)作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簡況表的記錄和標注,做到有效的痕跡管理。此外,教師課堂上的及時評價也很重要,但要注意評價語言不能太單一。避免褒揚的麻木化和激勵的弱化。
(二)作業(yè)評價,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
作業(yè)評價是教師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作業(yè)評價有以下方式:分項評價,即注重解答的過程,而非結果的評價;激勵評價,即采取客觀評價與鼓勵上進相結合的批改評價策略;跟蹤評價,即采取一題多改,逐次提高等級的批改評價策略;延遲評價,即當學生的作業(yè)錯誤過多,為了避免學生作業(yè)等級太低,心理壓力太大,可以采取暫不評判等級的批改策略。等學生弄清了錯誤原因,補充了欠缺的知識,將作業(yè)重做之后,再進行評判。值得注意的是課后作業(yè)的設置安排上需要分層多元化。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中等的學生、學習較好的學生,其作業(yè)的難度和體量都應有所區(qū)分。
(三)成長記錄袋評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成長記錄袋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新興評價方式,是根據教育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將各科有關學生表現的作品及其他證據收集起來,通過合理地分析與解析,反映學生在學習與發(fā)展過程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反映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進步,并通過學生的反思與改進,激勵學生取得更高的成就[3]。成長記錄評價是由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參與完成的。例如,英語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英語學習檔案袋”,內存資料包括:完成的作業(yè)、英語作文、收集整理的英文資料、參加英語實踐活動記錄、英語口語或英文歌曲練習過程中刻錄的光盤或磁帶等。
(四)考試評價,激勵學生勇于挑戰(zhàn)。
考試通常作為檢測學習效果的最終評價,也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評價時需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采用多樣化的考試形式。英語期末測評除了采用閉卷考試外,還可以采用對話、口譯、筆譯、寫作、朗讀及開卷考試等形式進行。其次,建立健全考試管理制度。對考試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規(guī)范和評估,從命題到考試的組織、監(jiān)考、巡考、閱卷及考試質量評估,每一步都應該有具體細則。最后,加強“考試庫”建設。英語教師要把每次考題歸檔分類整理,并建立“考試庫”。收集用過的英語試卷和其他形式的考核評價材料,存以備用。
參考文獻:
[1]程書肖.教育評價方法技術[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張肇豐,徐士強.教育評價的30種新探索[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