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偉
摘 要: 淮北衛(wèi)生學校近幾年在護理班開設的美學基礎課的教學實踐,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指導、啟迪和催化作用,營造了濃郁的美育氛圍。
關鍵詞: 美育 以美輔德 以美益德 以美健德
李嵐清副總理在強調美育的意義時明確指出:“美育,是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青少年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因為,美育不僅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xiàn)人類自身文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徑。”從一定意義上說,人性之美,人心之美,精神之美是美育的根本追求和最高境界,體現(xiàn)了美育在整體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其核心內容是培養(yǎng)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美育恰恰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知覺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之產(chǎn)生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所以說美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并且美與德、智、體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現(xiàn)在的中專生大多在15~18歲年齡段,從生理及心理成長發(fā)育的特點看,正處于青春期和心理斷乳期。他們精力旺盛,充滿熱情,富于幻想,但入事不深,缺乏對善惡、美丑、真?zhèn)蔚呐袛嗔丸b賞力,要培養(yǎng)他們成為“美的人”,必須進行美的教育。因為只有學習美學知識,才能了解美的真諦,提高審美水平,欣賞美,從而把握美。傳統(tǒng)美育模式往往是單一的,這種美育僅僅是通過學校開設的美術課、音樂課進行的。筆者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美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空間,美育也應該無處不在。美育首先意味著美育與德智體勞諸育的互相滲透。除了專門的美育(這也是需要的),我們還應該將美育融于德育、智育、體育。在德育中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變抽象的道德說教為生動形象的美的感染,通過引導學生對美的欣賞,進而升華為對真和善的追求。在智育中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在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感受科學之美、智慧之美,體驗發(fā)現(xiàn)的愉悅和理智的美感。在體育中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學生在掌握體育運動的操作程式和規(guī)范模式的同時,在各種運動中切實體驗健康之美、形體之美、力量之美等體育所特有的魅力。
一、以美輔德
原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感情和信念端正?!泵烙菍崿F(xiàn)德育目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美育過程中,人們在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的感染下,能潛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幫助人們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情感,摒棄消極、卑俗的情感,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試以筆者的一節(jié)美育課為例:
授課內容:社會美中的人的美。
教師:“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一段膾炙人口的臺詞,是一首關于人的美的贊歌……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算美?
學生A:我認為美的人應擁有俊美的五官,苗條的身體。
學生B:情操高尚、助人為樂的人才美。
學生C:著裝奇異、化妝染發(fā)的人才美。
教師:人的美分為外在美與內在美。漂亮的五官和身材是一種天賜的外在美,衣著打扮是后天增色的一種外在美,而優(yōu)良的品質是一種內在美。那么,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美呢?
一個五官端正、相貌英俊、體魄健壯的青年,卻粗俗無知,滿口的污言穢語,美嗎?《紅樓夢》中的王熙鳳生得“身材苗條,體格風騷”,“恍若神仙妃子”,為人卻“嘴甜心苦,兩面三刀”,美嗎?年輕人追求著裝打扮,為五彩繽紛的世界增添色彩,是無可非議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煥發(fā)的美好階段,本身就具有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美,這是一種天然的美,純凈的美,而且我們是龍的傳人,生就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具有一種民族的美,如果再刻意地修飾打扮、涂脂染發(fā),等于畫蛇添足,美嗎?著名音樂家貝多芬的外形不佳,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中描述道:他“烏黑的頭發(fā)異乎尋常地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眼睛“又細又小又深陷”,“鼻子是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他39歲時耳聾,但他不屈于命運的安排,以充滿熱情的音樂,激勵著人們與不平的命運抗爭。他,美嗎?還有身殘志堅的張海迪、助人為樂的雷鋒、舍己救人的張麗麗,他們美嗎?同學們,在老師的舉例中,你覺得誰美誰不美?
學生D:我認為貝多芬最美。他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
學生E:我厭惡王熙鳳,她人面獸心,毒如蛇蝎,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學生C:老師,著奇裝異服,涂脂染發(fā)不適合我們中專生,我們的主要精力應放在學習上,我收回剛才的觀點。
眾學生:我們認為張海迪、雷鋒、張麗麗最美,他們是青年人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教師:同學們,外在美和內在美是人的美的兩個方面,心靈美是人的美的本質。古希臘哲學大師柏拉圖說:“應該學會把心靈的美看得比形體的美更加珍貴,如果遇到一個美的心靈,縱使他在形體上不甚美觀,也應該對他愛慕?!奔偃鐩]有內在的美來加以充實,任何外貌的美都不可能是很完備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美并不在外貌、衣服和發(fā)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沒有內心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毙撵`的美是人的美的精髓,是美中之美,它最崇高,最有光彩……
學生F:沒上這節(jié)課前,我曾為自己平庸的相貌、矮小的身體而感到自卑,現(xiàn)在卻不同了。因為,我愛學習、愛勞動,具有一顆追求上進、追求理想的心,我要以后天的心靈美彌補我先天的不足。我有信心成為一個受人們歡迎的白衣天使。
眾學生:(掌聲)
……
一節(jié)課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內審美觀得到了提高,預期的目的達到了。
實踐證明:美育的心理機制,就在于自由審美的情感活動。它是溝通審美與倫理兩種心理結構的橋梁,是推進道德認識向道德行為、道德他律向個體自律轉化的動力。
二、以美益智
近年來,我國技術美學的興起,把美學理論運用于科學技術領域,提高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能力,收到了明顯的效益。我們并不否認,科學技術主要是抽象思維,但從人類思維系統(tǒng)的發(fā)展來看,審美意識、形象思維是最早出現(xiàn)的,它們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抽象思維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發(fā)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如果一個人缺乏形象思維,就不可能具有很高的抽象思維能力,換言之,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就談不上發(fā)明創(chuàng)造。應該說,科學源于形象思維,終于邏輯思維,而學校美育,可以調節(jié)人的思維方式,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觀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可以減輕學生左半球的負擔,刺激右半腦的發(fā)達,使之具有廣闊的思維空間,提高智力水平。筆者任11級某班班主任時,有這么一位學生:她四肢修長,面容姣好,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好像會說話,但她的性格較內向,顯得靦腆羞澀,在學習上不夠機靈,節(jié)奏總是比別人慢“半拍”。針對她的特點,筆者鼓勵她加入學校舞蹈隊,目的是訓練她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每天早晨,艱苦而又枯燥的形體基本功訓練及多次的舞蹈表演,加強了她的節(jié)奏感,提高了她的心理素質,她的學習成績因此而逐漸上升。在護基操作考試中,她顯得自然恬靜,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地完成了一系列操作技巧。中專畢業(yè),她以較好的成績,順利考入大專,由于幾年的熏陶和冶煉,使她具有了內秀外美的氣質。畢業(yè)應聘時,她成了好幾家單位的競爭對象。中國最年輕的博士后王麗薇,在她的學業(yè)途中,一直是連“跑”帶“跳”,她22歲那年,就完成了全部學業(yè),成了博士后。她說,音樂對她影響特別大。6歲學彈鋼琴,識記樂譜對記憶力很有幫助,同時培養(yǎng)了耐心和毅力。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在他廣泛的業(yè)余愛好中,吹奏薩克斯管的技能是最為顯眼的。他上小學時就喜歡上了音樂,在中學時是學校薩克斯管演奏員中的尖子,并在阿肯色州樂隊的薩克斯管組贏得了第一把交椅。音樂給克林頓帶來了敏捷的思維和發(fā)達的頭腦。在1992年的總統(tǒng)大選中,他以吹奏薩克斯管的風采轟動了美國,贏得了不少選票。當選總統(tǒng)后,他也不時地利用這一技能,實現(xiàn)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政治效果。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功課常不及格,被認為是“遲鈍兒”,他的母親南希卻用音樂啟迪了他的靈感。隨著他琴藝的提高,思維也日益活躍。愛因斯坦得出這樣的結論:“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世界,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美吸引著人們探索真理的奧秘,開闊人們的視野,充分調動人們學習、鉆研的積極性,鼓勵人們以美導真,自覺地認識和掌握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
三、以美健體
美育對體育同樣起著促進作用。體育是健與美的有機結合的藝術,它的本身就是在創(chuàng)造美,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也是內在美與外在美協(xié)調統(tǒng)一的體現(xiàn)。參加體育鍛煉的人,首先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經(jīng)過刻苦鍛煉,就會擁有健美的體態(tài),呈現(xiàn)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我校部分學生參加了校體操隊、花樣跳繩隊、舞蹈隊、太極拳隊,他們把參加形體訓練的機會視為創(chuàng)造美的實踐活動。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凡是認真、刻苦訓練的學生形體都發(fā)生了變化:彎曲的背脊挺直了,呆板的身材有曲線了,收腹挺胸的姿態(tài)使男生們英俊瀟灑,使女生們亭亭玉立,充滿了自信心。前幾年,舞蹈隊來了一位考生,盡管她胸部內陷,表情呆板,但她具有較強的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舞蹈隊還是吸收了她。這位學生求學心相當強,也能吃苦耐勞。在訓練中,她總是比別人來得早,走得晚,經(jīng)常練得汗流浹背。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后,無論是學校的小舞臺還是市的大舞臺,她都以主角出現(xiàn)。她甜甜的笑容和優(yōu)美的舞姿,贏得了師生的認可。2012年,她代表我校參加省健美操比賽,榮獲女子冠軍,昔日的丑小鴨,終于變成了“白天鵝”。她由衷地感嘆:“美育,感謝你!你給我希望,使我變得美麗!”
綜上所述,美育在本質上是一種綜合教育,它融于德育、智育、體育之中,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信息社會“多功能審美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