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梅
英語是初中學習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中英語卻是教學中的問題學科,英語成績兩極分化嚴重。英語學習策略意識較強的同學能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后能自覺地完成作業(yè),學習成績自然較好。而缺乏學習策略意識的學生上課時不知道如何聽課,他們把英語看成是負擔,學習成績差。據此,筆者在福建省永安市第四中學初二的一個班中進行了認知策略訓練,來探索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認知策略、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途徑。實驗過程如下:
一、實驗對象
實驗選取的是筆者所任教的永安市第四中學初二年級(5)班和(6)班兩個班級的全體學生,樣本容量為86人。其中實驗班初二(5)班42人,控制班(6)班44人,男女比例持平,控制班和實驗班基本同質。訓練周期為一學年。學年結束后在兩班中開展測試(訓后測試),并對實驗班進行問卷調查。
二、實驗理論依據
認知心理學家Anderson(1983)把知識在人的頭腦中的表征性質作了如下兩種最基本的劃分: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所謂陳述性知識,是指人知道某事是什么的知識。程序性知識是指人知道如何做某事的知識。在學習外語時,知道策略是什么的知識即為陳述性知識,知道如何使用策略的知識為程序性知識。進行認知策略訓練意味著要使學生掌握認知策略的陳述性知識并將其轉化為程序性知識。
在認知策略訓練中,教師先給學生陳述某個或某些策略的知識并結合具體材料,讓學生使用所陳述的策略去解決記憶問題。然后,教師呈現相似材料,要求學生應用新學的策略解決問題,學生的操作將以陳述性知識來指導一系列行動為開始,然后逐步轉變?yōu)椴辉倬哂羞@種陳述性特征的行動。隨著操作的重復進行,技能便逐漸實現自動化。筆者的實驗基本以此為模式,即策略訓練和教學同時展開。
訓練主要包括三方面:(1)把課本的編寫思路告訴學生,告訴學生預習的時候要預習什么,復習的時候要復習什么。(2)使學生學會利用課本插圖輔助學習。(3)對所學內容能主動復習并加以整理和歸納。
三、訓練過程
步驟1:找出已使用的策略。讓學生回憶完成過的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的第7-8單元的學習任務,找出在完成具體任務時已經使用的策略。
步驟2:介紹策略名稱,示范策略。說明策略訓練的依據,給出策略名稱,認知策略1:我總是根據需要進行預習;認知策略4:學習中善于利用圖畫等非語言信息幫助理解;認知策略6:對所學內容能主動復習并加以整理和歸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22)這里認知策略前的序號1,4,6是根據《標準》對認知策略要求的序號排列的。教師示范策略,訓練學生學會更有效地使用這三種策略。
教學生如何有效地使用認知策略,我總是根據需要安排預習。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筆者發(fā)現,如果你在作業(yè)中安排預習新課,一部分學生認為這不是作業(yè),一部分學生只是背背新課的單詞,粗略地看看課文,這就是他們的預習。其實,預習要解決學什么,復習要解決學會什么。向學生介紹課本的編寫思路。仁愛英語教材的編寫思路是:每一冊教材都由四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由三個話題組成,每一話題由四個小節(jié)(section)組成,每四個小節(jié)均按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編排,同時在SectionD中列出了本話題的新知識點和重點內容。以Section A和Section C為例,訓練學生明確預習的時候預習什么,復習的時候復習什么。這樣,通過學生個體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學生可以掌握預習、復習的主動權,主動地對學習內容進行預習、復習。
在一學年的教學活動中,以策略訓練為基礎,根據新的學習任務,不斷地在日常教學中延伸認知策略訓練的內容,也可以把其他學習策略的內容進行延伸。策略訓練的同時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四、實驗結果與討論
在認知策略訓練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一學年后,為了了解這種訓練方式對初中生的英語學習產生的影響,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筆者又利用2015年1月22日的班會課時間在初二(5)班和初二(6)班兩個班的全體學生中做了一次問卷調查。此次問卷調查與前測問卷調查的內容基本相同,為了防止學生不假思索地選擇答案,筆者將個別題目的順序進行了調換,訓練項目題號不變(題1,題4,題6)。從前后兩次調查的結果來分析,學生的各方面反饋情況如下:
1.認知策略使用情況
從上表的統計結果看,在認知策略訓練前,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自律性都不高,主動性不強,除了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對自己的英語學習并無明確規(guī)劃。但是策略訓練實施后,實驗班與對照班相比,更多學生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有了明確的規(guī)劃,能夠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簡單地歸納和整理,并開始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策略使用意識總體比對照班有所提高。
2.測試結果分析
本研究的前測所使用的試題是永安市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初一期末考試試卷。兩個班的學生同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來完成這份試卷。測試結束后由本年段的任課教師流水作業(yè)進行成績評定。
從表2實驗班和控制班成績的顯著性差異來看,p﹦0.961﹥0.05,說明實驗班和控制班在成績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可以用來作為兩個比較的樣本。
后測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成績比較,在學生一學年的策略訓練后進行,以永安市2014-2015學年初二第一期期末試卷作為后測試題來檢測實驗的效果。考試結束后,由本年段的任課教師流水作業(yè)進行成績評定。
從表3實驗班和控制班成績的顯著性差異來看,p=0.034<0.05,平均成績對比具有顯著差異,從上表可知,實驗班的平均成績?yōu)?8.16,控制班的平均成績?yōu)?7.31。通過分析本研究得出的結果,在日常教學中滲入策略訓練,對初中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研究表明:有效的策略訓練能幫助初中生增強認知策略的使用意識,對學習者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認知策略的訓練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期積累的過程??梢灶A計,隨著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學生對認知策略的運用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熟練,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作者單位:福建永安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