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鳳
一、思想政治課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的價值
十八大報告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思想政治課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以學生的公民思想道德和主體性素質全面發(fā)展為本,把學生的發(fā)展和幸福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并服務于我國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
生成式教學正是以師生的幸福生活為價值追求,就像有些學者說的那樣:“對于人,沒有能夠高于真實生活和真實幸福的東西?!彼枷胝握n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就是把師生的幸福生活作為教學價值追求,使教學由單純強調知識的學習轉向對“人”的關注,讓學生在現實的需要和幸福生活中完成社會化的過程。
二、思想政治課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的培育與生成
(一)培育與生成的土壤: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睜I造民主、自由、開放、安全的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民主參與教學,產生問題意識的氣候和土壤,是生成式教學有效進行的前提。
所謂民主開放的互動式教學,即通過不斷變換的教學方式,變換教師與學生的雙主體地位,建構民主開放的互動式教學。課后教師要深入學生中,與學生交流、談心,努力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培育與生成的水分:學習激情與教學激情。
蘇聯教育家杜勃留波夫說:“沒有任何興趣的學習和一味強制的學習都會扼殺學生的好學精神?!睂W習積極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興趣和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這是學生參與課堂的前提,也是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重要因素。要保持師生的激情,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針對中學生學習以感性、興趣為主的特征,教師要多采用易引起學生好奇心、求知欲、表現欲的教學方法,安排趣味性較強、學生能投入其中的活動。
第二,針對中學生對思想政治課興趣持續(xù)性較弱的特點,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激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第三,要從思想政治課突出人格品德教育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三)培育與生成的陽光:教師素質。
加里寧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tài)度,都影響著學生?!苯處熕刭|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的、潛移默化的。教師素質可以簡單分為專業(yè)素質和業(yè)務素質。作為政治教師,專業(yè)素質表現為對政治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把握,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對“毛鄧三”理論的掌握。只有教師有了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任意發(fā)揮,才能促進課堂的生成。業(yè)務素質主要指教師技能,針對生成式教學,政治教師需要具備以下幾種素質。
1.開發(fā)資源,彈性設計。
有效的開發(fā)課程資源,是進行教學預設的重點,也是走向動態(tài)生成的邏輯起點。因此,教師要有“學生是最重要資源”的意識。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備課時就要為學生的活動和發(fā)展留足空間,設計出有彈性的教案,給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自由思維的空間。
2.創(chuàng)設情境,講究方法。
精彩的政治課堂應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創(chuàng)造的,充滿和諧與生成,凸顯生命活力的學習場景。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識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鄙墒浇虒W倡導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主要有自主學習、活動體驗、對話討論、合作探究等。
3.調控課堂,陽光評價。
政治學科的人文性質,決定了一旦學生在課堂中活躍起來,很容易各抒己見,信馬由韁。教師作為課堂的雙主體之一,就要做好課堂調控,要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寓無形動態(tài)的教學中,隨時捕捉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推進課堂教學在具體情境中的動態(tài)生成。
賞識性評價是維系師生友好關系的紐帶。特別是作為人文學科的政治課堂,學生的每次發(fā)言都可能是新思想產生的萌芽,都可能蘊含創(chuàng)新性,賞識性評價能給學生營造安全、溫馨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充滿自信,張揚個性,頭腦活躍。
(四)培育與生成的化肥: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催生教師教學藝術成熟的化肥。美國學者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窄的經驗,只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并對后繼教學行為產生影響。”教學反思的內涵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借助行動研究,批判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成敗得失,不斷優(yōu)化教學問題解決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五)培育與生成的種子:教學設計。
預設與生成并不矛盾,二者是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只有有了教學設計,才能使課堂按照教育規(guī)律,科學地展開。同時,教學設計要有彈性,為課堂生成留有空間,這樣,生成式教學就可以在預設的基礎上開花。這符合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新課程理念認為,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是可以預設的,是有相對穩(wěn)定程序的教學過程。
根據思想政治課動態(tài)生成的要求,其教學模式可以作如下概括:以生活體驗和課前活動為基本設計情景,提出開放性導入式問題——激起學生的體驗并讓學生發(fā)揮作答,生成課程資源——回應反饋,生成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民主探討,互動深化——進行開放式小節(jié)——引導學生應用轉化,實踐探究。
參考文獻:
[1]孟凡麗,程良宏.生成性教學含義與價值[J].教師教材教法,2009(1).
[2]李雁冰,程良宏.生成性教學:教學哲學的分析視角[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2).
[3]李文閣.生成性思維——現代哲學的思維方式[J].中國社會科學,2002.
[4]羅祖兵.從“預設”到“生成”:教學思維方式的必然選擇[J].課程教材教法,2008(2).
[5]王鑒,張曉潔.試論預設性教學的內涵與特點[J].課程教材教法,,2002(2).
[6]孫麗霞.如何建構生成式課堂[J].小學教師,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