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立娜
進入十月份,又是橙子陸續(xù)上市的季節(jié)了。橙子,尤其是贛南臍橙以其口感甘甜、清爽深受歡迎。橙子雖然好吃,但是每年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橙”,讓我們在購買時心里沒底,那么這些“問題橙”有什么問題,又有什么危害,購買時如何辨別呢?讓我來給您一一解讀!
染色臍橙
近幾年水果市場確實出現(xiàn)很多染色橙子,很多人認為是蘇丹紅染色,但并不能確定全部都是蘇丹紅染色,也可能會有一些其他人工合成的色素,如胭脂紅等。不能否認,不管是胭脂紅還是蘇丹紅,用于染色水果都是不允許的。至于染色后的顏色深淺,要看商販使用染色劑的量,使用的量大顏色自然深,而量小的話色澤自然會淺。
危害:胭脂紅也好,蘇丹紅也罷,都是不允許使用在水果中,更何況蘇丹紅本不屬于食品添加劑,是一種化學染色劑,有一定的致癌性,對人體的肝腎器官具有明顯的毒性作用。雖然胭脂紅為食品添加劑,但用于橙子則屬于超范圍使用,雖說不吃皮,但總會間接接觸果肉,若長期食用,也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對生長發(fā)育中的兒童影響更嚴重——導致體內鋅流失,而影響食欲等。
要想辨別其實很簡單,
(1)看顏色:如果顏色為特別鮮亮的橙紅色,可能為染色橙子。如果果皮鮮亮,且非常均勻,甚至果蒂都是淡淡的粉紅色,一定是染過色的。
(2)擦拭:用衛(wèi)生紙、紙巾等白色物品用力擦水果表面,若有明顯的掉色現(xiàn)象,則說明是是染色的,用濕巾擦拭效果會更明顯。
(3)品嘗:染色一般是用于未熟透的橙子,這樣的橙子會有酸澀的味道。而自然成熟的橙子味道更適口,沒有澀味,且水分更足。
(4)刮皮:用水果刀或刀片等輕輕刮橙子果皮,并放在白色的容器中,會發(fā)現(xiàn):染色橙子刮下的是橙紅色,正常的橙子則是微黃色,而蠟質原本是無色半透明的,呈微黃色一方面是由于光照轉變?yōu)槲ⅫS色;一方面是刮掉的橙子表皮的顏色。
(5)水泡:將橙子泡在稱有溫水的玻璃杯或白色容器中,幾分鐘后,取出橙子,水若呈現(xiàn)淡淡的粉色,則說明是染色橙子。
打蠟橙子
在我國允許在水果表面打蠟做保鮮處理。而關于橙子打蠟,也是雙重作用,水果在長途運輸過程中水分會蒸發(fā)流失、干癟。而打蠟會在一定程度上鎖住水分,抑制果品呼吸,保持水果新鮮,從而延長存放時間,改善橙子的外觀,同時也可以有效防止外界微生物入侵果肉,不易腐敗變質。而且這種用在水果上的“蠟”應是食品級的,嚴格按國家標準使用,則安全無害。
有些不法商販使用工業(yè)蠟給水果保鮮。工業(yè)蠟的成分比較復雜,當中會含有一些重金屬,如汞、鉛等,有可能通過果皮滲透進果肉,從而危害身體健康。尤其是對于各器官功能發(fā)育不完善的孩子,如果長期大量食用,有可能導致孩子發(fā)育遲緩、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下或者失眠等癥狀;當然,也會增加成年人的肝腎負擔。因此在挑選打蠟水果時,可用手或餐巾紙擦拭水果表面,如能擦下一層淡淡的油漬,這很有可能就是工業(yè)蠟。
催熟
臍橙的成熟時期應為11月到次年1月,然而北方市場早在10月初,眾多“早產(chǎn)”臍橙便已現(xiàn)身水果市場。這些“早產(chǎn)”臍橙的最大功臣便是催熟劑。
乙烯利是我國允許使用的一種催熟劑,安全的適用范圍是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使用。根據(jù)《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2)的規(guī)定,乙烯利可以用于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的催熟,但并未明確標注可以用于橙子,是否屬于超范圍使用,有待考察界定。真正有危害的是催熟后的口感和顏色不能和自然成熟的相比,常常會染色。另外就是一些不法商販使用不正當?shù)拇呤旆椒?,可能會有重金屬殘留。即便是無法進入果肉,但是在剝皮的過程中,手總會接觸到果肉,會有間接污染,而且催熟的橙子營養(yǎng)素含量低于自然成熟的。
如何判斷是否是催熟的?
1、看橙蒂:這是最直接方法,若橙蒂是青綠色的,表示沒有被催熟;若橙蒂干枯,且一碰就掉落,則是被催熟的。
2、嘗:自然成熟的臍橙,幾乎沒有酸澀味;而催熟的,則比較濃。
3、看顏色:一般催熟的橙子都會進行染色。
雖說每年都有些橙子很讓人不“稱心”,不過橙子的營養(yǎng)價值不低,尤其是其中維生素的的含量很高。那么,練就火眼金金,讓橙子變得“稱心如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