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渺
在我的來訪者中,許多人都問:“為什么我的孩子如此沒主見?”問得多了,這一類父母的特質也漸漸清晰明確起來,從他們掙扎的敘述里,我仿佛看見了他們是怎么把孩子一步步打造成瞻前顧后、人云亦云、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樣子。
不信?我現(xiàn)在就幫大家總結一下。
前提:你認為孩子是弱小的、沒能力的、讓你擔心的,或者覺得孩子是小包袱,總得由你照顧著,那么恭喜你,你有了成功培養(yǎng)出“沒主見”孩子的基本態(tài)度。
總之,要想把孩子的“主見”變走,你就千萬別試著去理解孩子,說話時別征詢他的意見??梢允褂玫霓k法是:他高興時,你回應他:“不要驕傲?!彼迺r,你要顯得很煩,或者很厭惡地回應:“瞧瞧你,這么軟弱。”反正,你得用你的感覺來覆蓋他的感受,那你的孩子慢慢就成功地被你“沒主見”啦。
絕對不能出現(xiàn)以下的情況:
三個孩子一起玩,另外兩個孩子玩到一邊去了。你的孩子一個人站在一邊,一副想過去又不想過去的樣子。
你心平氣和地走過去,蹲在他的面前,看著他的眼睛問他:“我看見,剛才你們三個人一起玩,現(xiàn)在他們玩一邊去了。”
孩子:“我有點想和他們一起玩,但是他們不和我玩,我很傷心?!?/p>
你回答:“嗯,你想要和伙伴一起玩,你愛你的小伙伴,是么?”
孩子大哭,然后你抱了抱他:“媽媽知道你心里難過,所以眼淚一直掉下來啊?!?/p>
哭了十分鐘,孩子停了下來,顯得好多了,說:“媽媽,我和他們去玩了?!?/p>
如果,出現(xiàn)以上場景中的共情、理解、詢問、慰藉、支持、守候、信任,那么,你的孩子幾乎長不成“沒主見”的樣子,而容易變成一個自信、理解、寬容的孩子。
你的話里,別出現(xiàn)自己的態(tài)度,而是后果;別出現(xiàn)自己的角度,而是一種權威感;別出現(xiàn)帶有可能性的字眼,而要用“絕對化”的態(tài)度讓孩子明白“一定”“絕對”“可怕”……反正,要讓你的孩子明白,如果他按自己的主意做,那么他就“死定了”。要讓孩子明白,他的主意“糟糕至極”。
比如,以下的場景是絕對不能出現(xiàn)的。
晚飯剛吃完,孩子打算馬上吃冰淇淋。
你說:“寶貝,冰淇淋很好吃,媽媽建議你過1個小時吃?!?/p>
孩子有點不愿意:“媽媽,我非常想吃啊,現(xiàn)在就想吃?!?/p>
你明白孩子很想吃,這盒香草的,是從來沒吃過的味道。你說:“看得出來,你現(xiàn)在特別想吃,不過我們剛吃完飯,肚子里的小精靈正在工作,如果工作的時候下雪,有可能就不方便工作了,有可能消化不良。”
孩子驚訝地說:“書上好像也是這樣寫的?!?/p>
你繼續(xù)支持孩子:“嗯,那本書的作者和媽媽的看法一樣,那你看看,是現(xiàn)在吃,還是過1小時吃?!?/p>
孩子遲疑:“要不,還是過1個小時吃?”
你:“嗯,這么好吃,你可千萬別忘記吃啊!要不要媽媽幫你記時間?”
對的,千萬別出現(xiàn)以上的支持、理解、信任、傾聽、商量,如果像例子里那樣,你的“沒主見”孩子有可能成為泡影,而是將有可能成為能夠為自己選擇、與人有界線、能夠把他人的看法和意見當作愛的表現(xiàn)的自律孩子。
要讓孩子獲得以下信息,嘗試是危險的,有自己的主意是會招來家長的暴怒、埋怨、擔心、恐懼、不信任、不支持的,這些主意是多么令人討厭、多么蠢笨、多么好笑的,而且后果是無法承擔的,給人添麻煩的。
千萬別出現(xiàn)以下場景:
孩子自己在家搭了個小窩,用各種枕頭、被子、盒子。
你回到家里時,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創(chuàng)舉,很有興趣地走過去,用贊嘆的眼神看著孩子忙碌。然后孩子看到你過來,很高興,又很有成就感地說:“媽媽,這是我的小木屋?!?/p>
你說:“我小時候,也是很喜歡有一幢自己的小房子的。”
孩子更高興了,熱情地介紹他的房子:“我可以住在里面,然后請毛毛也一起來住?!?/p>
你說:“嗯,有好朋友一起生活,是很幸福啊?!蓖瑫r,你告訴孩子:“媽媽晚上睡覺需要用枕頭,到時候請你幫忙把枕頭給我啊。”
孩子說:“可是,我的小木屋怎么辦?”
你說:“看上去,你希望小木屋不要拆一直在,是么?那同時,媽媽很習慣睡覺用枕頭,這可怎么辦呢?”
孩子想了想說:“那,媽媽,你給我買真正的小木屋的材料。”
媽媽:“謝謝你把枕頭還給媽媽,那我們趕緊吃完飯,上網找找有沒有小木屋的材料,好不好?”
如果出現(xiàn)例子里的商量、討論、分享、欣賞、信任、支持、共情、感謝,那么,你的孩子也將沒辦法成為“沒主見”的乖寶寶,而容易成為動手能力強、獨立自主、尊重他人、貼近自己的內心感受的孩子。
基本上,以上三步,只要在你的生活中,經常使用,那么,恭喜,孩子就極有可能會變成特別“聽話”,完全“沒主見”。人們常用“乖巧”“聽話”“順從”“溫順”之類的詞來表揚這些孩子?,F(xiàn)在,你還覺得是表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