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蟲
14式禮賓服、 95式突擊步槍,當102人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通過莫斯科紅場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他們揮手致意。在當?shù)貢r間5月9日上午進行的俄羅斯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作為各國儀仗方陣中壓軸出場者,中國軍人展示了嚴整的軍容,高昂的士氣,步伐堅定有力,走出了軍威,彰顯了國威。
早在今年2月初,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洪磊就在答記者問時稱:“中國和俄羅斯作為二戰(zhàn)亞洲和歐洲兩個主戰(zhàn)場,將共同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安排兩國領導人相互出席對方舉辦的相關慶祝和紀念活動?!痹?月9日正式閱兵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方陣就曾多次在紅場彩排,并于5月6日接受了由俄國防部代表洛吉諾夫上校頒發(fā)的“1941-1945年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勛章” 。這枚勛章為金色,呈圓形,上有麥穗、紅場、克里姆林宮等浮雕圖案,配有金色和紅色相間的緞帶。值得注意的是,獲得勛章的中國軍人有112名。最終于5月9日上場閱兵的則是102人。有10名官兵是替補。由此可見,本次中國對紅場閱兵的重視程度。
回看歷史,中國軍人在海外參與閱兵者,次數(shù)不少。然而,民國時期乃至更早期,不免準備倉促簡陋。而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與的海外閱兵,更多的展現(xiàn)了一支威武之師、和平之師的形象。除了中國軍人參與閱兵,“中國制造”,更是出現(xiàn)在了諸多國家的閱兵場上。
從戰(zhàn)勝國代表到和平使者
戴著大禮帽、身著燕尾服,重光葵一瘸一拐地登上了“密蘇里”號巡洋艦。這是1945年9月2日上午。在“密蘇里”號巡洋艦上,來自盟國的軍官們正在等候著這名日本外相攜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等前來投降。
深灰黃色軍服的是中國代表,純白短袖、短褲、長襪的是英國代表,深棕綠、深藍色鑲紅條的是蘇聯(lián)代表,淡黃色軍服的是法國代表。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的軍服,再加上絢目的勛章綬帶,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中國話、英國話、荷蘭話、法國話、俄國話,此起彼伏熱鬧非凡。這雖然不是閱兵,卻從另一個角度展現(xiàn)出了各國軍人的風采。駐日盟軍總司令、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故意穿著軍便服,沒有佩戴任何勛章。站在正裝出席戴著大禮帽的重光葵面前,以示對日本的羞辱。
代表中國政府簽字的是軍令部部長、二級陸軍上將徐永昌。陪同徐永昌出席的有海軍中將楊宣誠、陸軍中將朱世明、陸軍少將王之,以及隨員李樹正上校和王丕承上校。據(jù)稱,日軍偷襲珍珠港前夕,楊宣誠根據(jù)破譯日方電訊判斷其將在太平洋采取重大軍事行動并通知美國方面,可惜未能引起美方重視。
在徐永昌提筆代表中國政府簽字時,《大公報》記者黎秀石按下相機快門,將勝利的瞬間定格在這一刻。這一刻也令黎秀石熱淚盈眶:“我巴不得把今天的勝利立即告慰為祖國生存而流血犧牲的萬千同胞!”隨后,千余架由轟炸機和戰(zhàn)斗機組成的大型航空編隊,從“密蘇里”號上空呼嘯而過,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損失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正式結束,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以中國人民的完全勝利而告終,和平的曙光在世界東方升起!
一年以后的1946年6月8日,二戰(zhàn)勝利盟軍大游行,在英國倫敦舉行。蔣介石派出的海軍代表,作為第二方隊,緊跟美國方隊之后接受檢閱。遺憾的是,蘇聯(lián)、波蘭缺席此次閱兵。盟軍已然貌合神離,冷戰(zhàn)鐵幕即將封起。而在中國國內(nèi),重慶談判已于上一年的10月不了了之。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qū),揚言要在48小時內(nèi)全殲中原解放軍。李先念等將領率部奮起反抗,分兩路向西突出重圍,以此為標志,全面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然而,無論怎么說,“密蘇里”號巡洋艦上的徐永昌一行,乃至1946年內(nèi)戰(zhàn)爆發(fā)之際由蔣介石派出的海軍閱兵方隊,都是戰(zhàn)勝國的代表。正如1945年6月,聯(lián)合國創(chuàng)建大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共產(chǎn)黨代表董必武,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了會議,并在《聯(lián)合國憲章》上簽字。當時代表中國的國民政府,派外交部長宋子文為代表團首席代表,另有顧維鈞、王寵惠、魏道明、胡適、吳貽芳、李璜、張君勱、董必武、胡霖,共10人組成代表團,出席聯(lián)合國制憲會議。董必武受中共中央委派,作為解放區(qū)的代表參加中國代表團,隨員為章漢夫、陳家康。
歷史再往回前溯,1919年7月19日,一戰(zhàn)協(xié)約國倫敦閱兵。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由唐在禮中將率領7名軍官,組成軍事代表團,代表中華民國出席,規(guī)格頗高的中國軍事代表團,軍官們胯下馬掌中指揮刀,行進在倫敦街頭。唐在禮胸前掛滿了戰(zhàn)功勛章,手持馬刀,目光堅毅,頗有大將風度。緊跟在他身后的一名副官手持民國初年的五色國旗,身旁有手持馬刀的另外兩名軍官護衛(wèi)。在后面的一名副官手持陸軍軍旗,也有兩位軍官護衛(wèi)。
如果說中國軍隊首次海外閱兵,那還要追溯的1911年11月。此前,清政府海軍將領程璧光率領“海圻”艦水兵,出訪英國。從英國回歸途中順訪美國,并應紐約市長之邀下艦閱兵。不過,在“海圻”艦到達美國之前,官兵已經(jīng)知道國內(nèi)辛亥革命了!于是官兵紛紛剪掉大辮子,扯下出國時掛在艦上的滿清黃色青龍旗,掛上象征五族共和的新國旗。由此,這支受閱的中國武裝,已經(jīng)可算是中華民國的了。
和一戰(zhàn)、二戰(zhàn)勝利之際代表戰(zhàn)勝國出席閱兵不同,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更多的是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參與各國閱兵。比如2010年9月16日和2013年9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兩次受邀,前往墨西哥。2010年系三軍儀仗隊首次走出國門,參與墨西哥獨立200周年紀念閱兵。由于兩國關系穩(wěn)步發(fā)展,友好合作不斷推進,2013年,在墨西哥獨立203周年之際,中國儀仗隊再次亮相墨西哥閱兵式。近年來,解放軍儀仗隊還曾赴2011年5月30日意大利共和國成立65周年閱兵。當然,意大利共和國也是二戰(zhàn)勝利的產(chǎn)物——意大利人民在盟軍幫助下,推翻了法西斯墨索里尼政府,成立意大利共和國。另有2011年7月5日,委內(nèi)瑞拉獨立200周年,中國儀仗隊領銜17國方陣,登上閱兵場。
除了解放軍三軍儀仗隊以外,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也曾受邀參與海外閱兵。2013年6月18日,塞舌爾國慶日閱兵,海軍第14批護航編隊65名官兵組成受閱方隊,在此非洲小國展現(xiàn)中國軍人風采。
“中國制造”亮點不少
同樣是紀念偉大的衛(wèi)國戰(zhàn)爭70周年,早在當?shù)貢r間5月4日夜,位于明斯克市勝利者大街和馬舍洛娃大街的交會口,兩輛敞篷檢閱車交會于此。白俄羅斯國防部長安德烈·拉夫科夫向受閱部隊發(fā)出指令。這兩輛敞篷檢閱車甫一亮相中國網(wǎng)絡,就被眼尖的網(wǎng)友看出端倪了——這不是中國的“大紅旗”檢閱車嗎?怎么跑到白俄羅斯啦?
其實,早在4月8日,白俄羅斯新聞通訊社已經(jīng)發(fā)布消息稱,為參加白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中國已經(jīng)移交了兩輛獨家的敞篷車。從中國一汽汽車制造廠傳出的消息則是——為了白俄羅斯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紀念日閱兵,在紅旗L5的基礎上制造了兩輛獨特的敞篷車。這兩輛獨家汽車是中國汽車制造史上最昂貴的車。與這兩輛“大紅旗”一同參與白俄羅斯部隊檢閱的,還有幾輛上汽榮威W5 SUV。
與這些檢閱車、汽車不同,中國諸多武器,早已參與外軍閱兵。最典型的還是“鐵哥們”巴基斯坦的閱兵式,最近的例子是3月23日,巴基斯坦在伊斯蘭堡舉行盛大國慶閱兵式。其重型武器方隊中,有中國血統(tǒng)的武器不少,例如FM-90近程防空導彈、A-100火箭炮等,都是中國制造??哲姺矫?,巴基斯坦還出動了中巴聯(lián)合研制的“梟龍”戰(zhàn)斗機、K-8教練機以及ZDK-03預警機。
東南亞國家中,除了巴基斯坦,就數(shù)緬甸裝備有大量中國軍品,乃至其誤投入中國境內(nèi)的航彈,也系中國制造的早期噴氣式戰(zhàn)機殲-7所為。今年3月27日,緬甸在首都內(nèi)比都舉行盛大閱兵式,慶祝建軍70周年。參加閱兵式的裝備簡直成了對“中國制造”的檢閱,包括59D主戰(zhàn)坦克、02型輪式突擊炮、SH-1卡車炮、K-8高級教練機、紅旗-12防空導彈等。特別是接受檢閱的緬甸陸軍坦克方隊,基本上都是由中國制造的59D式改進型坦克組成。還有孟加拉國,也是中國裝備的使用大戶。2012年孟加拉國的獨立日閱兵式上,亮相了不少中國造武器。有C-704反艦導彈、C-802反艦導彈、FM-90防空導彈,還有MBT2000主戰(zhàn)坦克。2009年4月19日,孟加拉國海軍還參加了由11個國家的17艘艦艇組成的聯(lián)合海上閱兵,這一在青島港舉行的閱兵式中,孟加拉國參閱的 “奧斯曼”號導彈護衛(wèi)艦,系由中國退役的“湘潭”號導彈護衛(wèi)艦改名。
當然,除了東南亞以外,諸如非洲、西亞諸國亦有不少“中國制造”參與閱兵。比如2012年3月6日,加納舉行了盛大閱兵式活動。其陸軍部隊在閱兵式展示了中國制8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WZ-523輪式裝甲運兵車等多型主戰(zhàn)武器裝備。
回看二戰(zhàn)勝利時,中國將軍的一身戎裝,系由美國“租借法案”等調(diào)配而來的舶來品,而如今,當阿根廷舉辦閱兵式時,竟然傳出阿根廷陸軍參閱官兵身著軍服,皆由中國制造。而阿根廷的老對頭英國,竟也有保守黨議員帕特里克·莫瑟爾稱,英國軍隊軍服制造費用中,高達7500多萬英鎊都被服裝制造業(yè)領先的中國、印度和東歐國家收入囊中。
誰去了紅場閱兵式?
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俄羅斯籌備了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紅場閱兵儀式,并向全球70個國家的領導人發(fā)去了出席閱兵式的邀請,但因為烏克蘭危機等各種原因,最后接受邀請的有26國領導人。
美俄因烏克蘭問題交惡已久,此次遇到俄羅斯想“秀肌肉”,美國的態(tài)度自然是——我不去,而且我的朋友也不能去。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英法等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均沒有參加位于莫斯科的紅場閱兵式。而且在一眾橫眉冷對俄羅斯的西方國家陣營中,今年又多了兩個俄羅斯從前的老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不過,作為俄羅斯在西方國家中最親密的朋友,德國總理默克爾選擇跳過5月9日的閱兵式,在10日出訪莫斯科,并與普京一同在克里姆林宮外的無名烈士墓前敬獻花圈。捷克總統(tǒng)澤曼也是跳過閱兵式,訪問莫斯科。塞爾維亞、希臘和塞浦路斯的領導人則給普京面子,齊齊出現(xiàn)。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等金磚國家領導人出席了閱兵式。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這些前蘇聯(lián)成員國,坦桑尼亞、索馬里、利比里亞、幾內(nèi)亞等非洲國家,以及古巴、越南等國家的領導人也都出現(xiàn)在閱兵式上。
有意思的是,5月8日,波蘭特意在本國的甘德斯克為拒絕前往莫斯科的國家領導人組織了一次紀念儀式。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的領導人均前往出席了這一“備用”紀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