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藍眼睛
導語:因為支付昂貴的飛人費,所以不飛的時候必須要老老實實呆在家里,一來可以少花錢,二來埋頭多賺錢。
我下了一個記錄行蹤的APP,可以留下我每天的行動痕跡,多少小時在家里,出門去了哪里,走了幾公里,近至周邊便利店,遠到異國他鄉(xiāng),只要我行動,它就跟蹤,朋友笑我變態(tài),還警告我簡直是自留把柄,我倒不覺得什么,這些年越來越懶,一周后已經(jīng)不知道七天都做了什么,去了哪里,就像那句話:什么都沒發(fā)生,直到它被記錄——細思恐極……但是,比沒發(fā)生更驚恐的是,當我翻閱我的每日發(fā)生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真的是一個標準宅女,已入神級。
是的,只要不是特別需要,我基本是不出門的。電商時代,連便利店都顯得多余了,懶得出門,一部手機就可以滿足我所有的需求,渴了打電話有人送水來,餓了網(wǎng)上下個單有人送飯來,生活需要品在網(wǎng)上超市搞定,朋友們靠社交軟件就可以生死相依,精神空虛了打開電子書飽以安慰,覺得電子書浮夸的網(wǎng)上定幾本紙質書,折扣超低還能自拍裝裝腔調,我就這樣活脫脫地被時代匹配成最最合時宜的宅神。
但是,更具諷刺的是,宅神一出門,就不是三五公里的小兒科。APP同樣也記錄了我這一年的出行,1月份在泰國,重游曼谷還去了妖嬈的芭堤雅,3月到4月開始了我的歐洲游,從意大利的米蘭啟程,一路行走佛羅倫薩,羅馬,博洛尼亞,科莫,到了瑞士的因特拉肯小鎮(zhèn),再遨游了浪漫法蘭西和比利時,風塵仆仆回到北京又死宅在家寫了本十萬字的游記,六月感覺靈魂疲憊去普陀山一周參拜靜養(yǎng),接著又去了趟韓國買了個盤滿缽滿徹底破產,七月又跟朋友自駕了五臺山和平遙差點變成人肉燒烤,八月新簽證拿到立刻去了臺灣環(huán)遍全島,然后開始了九十十一月份的宅神模式,本以為今年最后的幾個月宅著過去就算了,沒想到12月又開始了飛人模式,兩個工作的需要上旬要飛貴州和上海,月底又定下了日本跨年計劃……
這到底還能好好地生活嗎?在宅神和飛人之間如此自由切換,卻還能安定自如地享受的,我相信不是我一個人。
小時候是完全沒辦法想象未來會變成宅神的,跟現(xiàn)在相反,那時候我?guī)缀跏莻€浪蕩子,用我媽的話說,一分鐘我就在家里都待不下去,哪怕是站在樓下發(fā)呆,我也不會選擇在家里享樂——終于說到重點了,如今在家里是享樂,小時候在家里是受罪,我的童年沒有電腦,沒有iPad,沒有社交工具,只有一臺收到一兩個臺的電視機和父母根本不讓隨便動的高級收錄機,在家里幾乎就是關禁閉,在幽閉的空間里,我只覺得時間像個老太婆,完全動也不動,只有走到外面去,看著變幻的風景,才能意識到生命的流動。
當我一無所有,我想要去外面的世界尋找探索,如今我應有盡有,還是要去外面的世界尋找探索,只是尋找探索的方向不同,相同的是逃離的愿望感。
好吧,這些說法統(tǒng)統(tǒng)都是表面,其實主要是因為支付昂貴的飛人費,所以不飛的時候必須要老老實實呆在家里,一來可以少花錢,二來埋頭多賺錢……這樣的說法就終于最合乎邏輯了吧!
現(xiàn)在我在貴陽市中心的一個酒店里寫這篇文章,前天凌晨在宅了一周后飛來瘋狂地撲向了各種美味到死的酸湯中,走走逛逛吃吃,腳疼買了雙39元的鞋子竟然超級舒適,舒適到秒殺所有號稱舒適的大牌跑鞋,又腦子短路被店員各種忽悠贊美花幾千元買個件從來沒聽說過的品牌大衣,誰讓我“氣場強大hold住”呢……買吧買吧,走吧走吧,吃吧吃吧,買光花光吃光,才有活下去繼續(xù)奮斗的動力,反正這個宅神的生命就是在千里之外才能得到響應的,就在剛才,收到了郵件,辦理日本簽證的材料已經(jīng)完全備齊,接下來就該幻想一下如何渡過一個異國跨年的盛況了。
當然,還是要先回家宅著養(yǎng)精蓄銳,為下次的千里之外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