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輝 常友寅 閆榮舟
抓好了家長教育就抓好了家庭教育;抓好了家庭教育,就抓住了家庭文化基因和行為習慣起點,家風家訓影響鄉(xiāng)規(guī)民約,黨風黨紀決定民風民心,這是教育的科學邏輯。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家長能按約持家,有助于國泰民安、社會和諧。家長如好好學習,家人自然天天向上。家長不成熟,將嚴重影響家庭、單位甚至國家與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家長教育是民族預防教育。
教育改革需要促進家長教育,學習型社會從學習型家庭開始,文明城市由文明家庭組成,市民公約從家庭公約做起。家長教育是家庭文化基礎、公民素質源頭、學校教育支點,也是群眾路線橋梁、黨政工作抓手,是學習如何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丈夫妻子、男人女人、男孩女孩”的成長教育與預防犯罪教育。
今天多一所家長學校,明天便少一座社會監(jiān)獄;今天多一份家長教育工程投入,明天將少十倍預防孩子犯罪成本。在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由于社會激變,社會情緒管理與預防能力亟待加強,家庭科學研究、家族文化傳承、家長教育啟蒙將日益被賦予更重的責任、更大的社會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要從娃娃抓起,完善市民公約、鄉(xiāng)規(guī)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習總書記的話明確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國民素質提升的關鍵路徑——國民素質從娃娃抓起,娃娃素質從家長抓起。國民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家庭教育是這個工程中最為基礎的部分,而家長教育是工程的關鍵切入點??梢哉f,抓好了家長教育就抓好了家庭教育;抓好了家庭教育,就抓住了家庭文化基因和行為習慣起點,家風家訓影響鄉(xiāng)規(guī)民約,黨風黨紀決定民風民心,這是教育的科學邏輯。
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公約、民約、鄉(xiāng)規(guī)、守則”等制度性因素,都是扎根于千家萬戶日常生活的智慧教化工具,是家長提醒自我、教育孩子、管理家庭、傳承家風、培育良好生活習慣達到提高國民素質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強我國家庭科學研究與家長教育力度,制定相關有效法律法規(guī),培訓家庭社工專業(yè)隊伍,創(chuàng)新家長教育傳播方法,孵化家庭學校社區(qū)的協(xié)同教育模式,幫助群眾解決家庭“后代教育、后院管理、后世傳承、后任選擇”四后問題,提高成年人“情感經營、情緒管理、情懷塑造”成熟能力,是滿足群眾精神生活需求、做好社會情緒管理之舉,也是促進人文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接地氣、得民心之舉。探討黨群關系生活化、群眾工作社會化、家庭教育專業(yè)化、家庭關系公約化的社會大教育系統(tǒng)工程,是讓群眾路線更具廣泛吸引力的有效途徑,是形成中國特色的國家教育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家庭是社會最小組織,家長是家庭的最大領導,家庭文化是社會文明傳承之基,家長教育是社會穩(wěn)定之根。家長教育對未成年人成長具有“決定性價值作用”和“預防性社會功能”?!凹绎L家教、家規(guī)家訓、家譜家祠”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基業(yè)長青的傳承作用,是任何教育環(huán)節(jié)都無法替代的。
今天我們塑造什么樣的家長,明天國家就將收獲什么樣的民族未來。因此,家長素養(yǎng)是家風民風之源,中國家庭文化與家長教育工程是影響3.2億家庭切身利益、關系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大事,屬于“當下民心工程”與“百年戰(zhàn)略工程”,必須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