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農家書屋的必要性,農家書屋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我們應該加大力度宣傳提高農家書屋的影響力。
關鍵詞:農家書屋;新農村建設;作用
隨著社會新農村建設的發(fā)展,農村建設和農民生活方式出現(xiàn)了許多變化,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在日增,滿足人民基層文化是社會建設的基本任務,而“農家書屋”工程是一項由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劃和組織設施的利用惠民工程,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是社會主義建設新農村的的重要組成部分。設施“農家書屋”工程就是要通過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切實堅決農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從而提高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活躍精神文化生活,為新農村建設和諧發(fā)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本文就是探討建立農家書屋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建立農家書屋的必要性
十一·五規(guī)劃以來我國文化建設進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時期,農家書屋工程正是農村建設基礎性項目,是政府投入建設的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是社會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的需要的途徑之一。
1. 農家書屋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經濟發(fā)展
以前的農村經濟命脈來源于大自然,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來發(fā)展經濟,改變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發(fā)展經濟的方式從單一的技能向多方面發(fā)展變化。比如、有的農村可以搞養(yǎng)殖,種植經濟作物,或搞旅游事業(yè)來發(fā)展經濟等方式來發(fā)展經濟,而農家書屋可以幫助農民群眾解決農民群眾在養(yǎng)殖種植或旅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幫助廣大農民群眾掌握科技信息,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經濟的發(fā)展。
2.農家書屋提高了新農村建設經濟發(fā)展的潛能
在社會主意新農村建設中,需要培育有文化懂技術的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農家書屋則是提什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快捷而免費的理想場所,廣大農民群眾通過提高自身綜合文化素質增強致富能力,加快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增強了經濟發(fā)展的潛能。
二、農家書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1.農家書屋是農民群眾學習文化,娛樂的主要場所
農家書屋的建立,廣大農民群眾在勞作之余接近書桌,汲取了更多的精神食糧。比如、文化淺薄的農民群眾可以通過一些趣味性的書籍,掌握更多的知識,增強了學習興趣。愛好了解歷史的農民群眾可以通過歷史書籍了解歷史情況。音樂方面的書籍給愛好音樂的同志增添了許多樂趣,所以說農家書屋是農民群眾學習文化娛樂的場所。
2. 農家書屋是廣大農民群眾普法知識的新陣地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廣大農民群眾必須學法、知法、懂法,不能知法犯法。農家書屋設置的法制專欄,和法律書籍是農民群眾的指路明燈,通過公、檢法機關對法律知識的宣傳,農家書屋中的法律書籍更是農民群眾知法懂法的好幫手。
3.農家書屋是廣大農民群眾科學技術培訓的主要場所
為了讓更多的農民學科學、用科學,應用科學技術結合自己實際生產發(fā)展的需要,積極參加養(yǎng)殖、種植、果品、水產、藥材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各鄉(xiāng)鎮(zhèn)農技員按季節(jié)進行培訓指導,或者聘請知名專家講座進行科技培訓。通過培訓是廣大農民群眾擺脫了守舊農牧、種植的經營方式,牢固樹立了應用科學技術發(fā)展農牧業(yè)的新觀念新方法,為農村培養(yǎng)出一批有一批的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使新農村建設的經濟迅速發(fā)展起來,所以說農家書屋是農民群眾科學技術培訓的主要場所。
三、加大力度宣傳來提高農家書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農家書屋是上級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起來的,農家書屋給農民帶來了很多好處,他是農民群眾的信息交流站,是農村文化生活園地,是塑造新型農民文化課堂的培訓基地。農家書屋激發(fā)了農民讀書的熱情,培養(yǎng)了他們讀書的習慣,為農民提供了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我們要加大力度宣傳,提升農家書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所有農民群眾認識到農家書屋給予農民群眾的好處,改變農民群眾傳統(tǒng)守舊的意識,合理利用科學技術,成為真正的新農村的新式農民。
總之,農家書屋在新農村建設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他不僅引導農民群眾多讀書,讀好書,豐富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而且提高農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引導農民群眾應用知識科學技術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學到致富本領,改變家鄉(xiāng)的面貌建設好自己美好的新農村。
參考文獻:
[1]關于農家書屋工程,農家書屋網.
[2]于國華,淺談新農村農家書屋建設。[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0),100-102.
[3]鐘云,農家書屋的發(fā)展現(xiàn)狀的分析與思考。圖書館論叢。2008(4)25-27.
作者簡介:劉艷蘭(1966-7),女,陜西省神木縣人,館員,學歷:大專,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