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霖
(昆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昆明結核病醫(yī)院,云南昆明65030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數(shù)心腦血管疾病的最終結局,也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及早識別心力衰竭并對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進行估計,給予早期抗心力衰竭治療十分重要。目前,臨床上多依據(jù)病史、體征、癥狀、X 線胸片及心動圖等進行綜合判斷,但仍缺乏定量的指標對心力衰竭嚴重程度進行判斷。腦鈉肽(BNP)是心室肌細胞分泌的利鈉利尿多肽,人體出現(xiàn)左心功能不全時,心室肌擴張,心室壓力增高,可導致BNP快速合成并釋放入血液。為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對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BNP水平進行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通過病史、體征及癥狀參照《心臟病學》[2]心力衰竭標準確診。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45~76歲,平均(62.3±2.6)歲?;A疾?。?8例冠心病,5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1例心臟瓣膜病,9例擴張型心肌病。依據(jù)NUHA 心功能分級,可分為Ⅱ級32例,Ⅲ級21例,Ⅳ級7例。
1.2 方法
1.2.1 血漿BNP水平測定方法 所有受試者均在清晨空腹抽血2mL,將血液加入EDTA 抗凝管中混合均勻,以2 500r/min的速度離心5min后,留取血漿待測。采集肘中靜脈血3 mL,放置于抗凝試管中,以3 000r/min的速度離心15min后將血漿放置于-20 ℃環(huán)境下保存待測。采用放射免疫法對血漿BNP水平進行測定。
1.2.2 超聲心動圖檢查 采用惠普超聲心動圖儀對受試者心功能進行檢查,將探頭頻率設置為2.5 MHz,同步記錄心電圖。囑患者取左側臥位,在左室長軸切面對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進行測量,每次測量3個心動周期,取平均值。心臟超聲心動圖檢查與血漿BNP水平同日測定。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15.0對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血漿BNP水平隨著NAHY 心功能分級的增加而增加(P<0.05),兩者呈正相關;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下降,血漿BNP水平顯著增高(P<0.05),兩者呈負相關;血漿BNP水平隨著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的增加明顯增(P<0.05)加,兩者呈正相關。心功能Ⅱ級患者與Ⅲ級患者BNP、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LVEDD 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分別為5.882 6、5.376 4、8.335 1,P<0.05)。心功能Ⅱ級患者與Ⅳ級患者BNP、LVEF、LVEDD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分別為7.825 9、9.733 5、6.276 2,P<0.05)。心功能Ⅲ級患者與Ⅳ級患者BNP、LVEF、LVEDD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分別為6.685 1、4.431 9、2.172 3,P<0.05)。見表1。
表1 血漿BNP水平與NYHA 心功能分級的關系
表1 血漿BNP水平與NYHA 心功能分級的關系
心功能分級 n BNP(pg/mL) LVEF(%) LVEDD(mm)Ⅱ級32 85.94±45.16 69.65±12.18 42.13±5.28Ⅲ級 21 241.33±115.39 54.34±8.54 58.39±7.85Ⅳ級7 1 240.04±389.6 43.37±4.31 67.81±10.54
BNP是心肌細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學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進行表達,也存在腦組織中。健康人血漿BNP 濃度較低且較穩(wěn)定,當人體左心室功能不全時,因心肌擴張導致BNP快速合成釋放進入血液,血液BNP升高。臨床研究認為BNP有利于心臟功能的調(diào)節(jié),且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學意義,可作為心力衰竭的標志物,用于判斷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并指導治療及預后[3]。NYHA 分級是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根據(jù)患者的癥狀對心力衰竭嚴重程度進行劃分的臨床分級方法,有利于判斷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及預后,但不是客觀的判斷指標[4]。LVEF是反映心功能的常見指標,可用于判斷心力衰竭預后,但是LVEF低于25%的患者,其與心力衰竭預后不呈線性相關。相關研究認為,BNP 是判斷心力衰竭預后和進行危險分層的新型指標[5]。
本研究中,通過對NYHA 心功能分級不同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水平進行檢測及觀察,發(fā)現(xiàn)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漿BNP水平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升高,且NYHA 分級越差,血漿BNP水平越高,與患者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提示血漿BNP水平的變化可對左心室負荷狀況及心臟功能進行反映。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血漿BNP 水平與LVEDD 呈正相關,與LVEF呈負相關,說明血漿BNP 可對左室功能及左室重塑進行準確反映,血漿BNP濃度越高,提示左心室重塑越嚴重、左心功能及預后越差。同時,證實了血漿BNP 水平可作為判斷左室收縮功能不全的指標。
血漿BNP水平是反映心功能受損的重要指標,對心力衰竭的篩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在美國已經(jīng)將BNP 作為診斷CHF的黃金標準之一,且用于檢測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在本研究中,部分心功能達到Ⅲ級及Ⅳ級患者,血漿BNP水平并無明顯升高,可能與心力衰竭類型相關。另外,血漿BNP水平對右心力衰竭不夠敏感,主要針對左心力衰竭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血漿BNP水平可特異、獨立地對左室功能變化進行反映,是心功能受損的重要敏感指標,與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狀態(tài)具有明顯的相關性。BNP檢測可對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進行評估,對指導治療及評價預后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診治中,雖然BNP水平可對患者病情進行判斷,但是臨床醫(yī)師仍需參考患者病史、體征、臨床癥狀及其他輔助檢查對患者進行綜合判斷,對病情進行全面評價。
[1]張勇,唐海沁,李瑾.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型利鈉肽與糖類抗原125水平的變化[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5):473-475.
[2]張惠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BNP 及血脂變化意義探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6):146-147.
[3]王建榮.血漿BNP、CysC 水平與慢性心衰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研究[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22):15.
[4]向科妍.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漿BNP 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4(3):3-4.
[5]李小斌.血漿腦利鈉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探討[J].醫(yī)藥前沿,2014(1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