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錦
和煦的春風如期而至,學校一年一度的春游即將來臨了!孩子們早已嗅到下周五到深圳春游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問著班主任每一個細節(jié),但有一個問題依然像往年一樣讓我們不知如何應對:“可不可以帶手機去春游?”我校是全寄宿學校,平時明文規(guī)定學生不許帶手機。不少班主任還是不贊同學生帶手機春游的,擔心周五的前幾個晚上學生會在宿舍里偷偷玩手機,但又有班主任覺得手機能給春游提供多一份便利和安全,方便學生在走失等重要時刻隨時聯系班主任。有一位班主任結合親身經歷提出,往年總有少部分學生漠視規(guī)定而帶手機,沒帶的學生看到別人用手機時肯定覺得不公平,以后也不會在乎老師的話了,班主任也不好意思在大家玩得正開心時當場批評或強收手機,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場面多么尷尬??!于是,討論如往年一樣,在無奈的嘆息中悄然停止,大家似乎都選擇繼續(xù)順其自然,聽之任之。
周末了,能否帶手機的問題一直在我腦中縈繞著,揮之不去。我總覺得這是一個不能簡單逃避或敷衍的問題,說不定還是一個與學生交流和加深理解的很好的機會。
周日晚上,孩子們都從家里回來了,正認真地預習著明天的功課。我靜靜地站在講臺上,沉思良久,終于鼓起勇氣說:“好,耽誤大家一點時間,老師跟大家聊點事兒。估計這幾天手機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吧?”孩子們一聽馬上笑了,頗有“知生莫若師"的感覺。我趁機問:“那今晚帶手機來學校的同學能舉一下手嗎?”散落在教室不同角落的幾只手緩緩提了上來,引起了小小的騷動。我笑著點頭示意他們把手放下:“首先我要表揚沒有帶手機過來的同學,因為你們牢記著學校的規(guī)定并嚴格遵守。但我同時也要表揚帶了手機過來但勇于承認的同學,因為你們敢于承認,也感謝你們對老師的信任,知道老師肯定不會當場把手機收起來的?!保▽W生笑)接著我故意說:“這確實是一個難題?。‖F在我們先做個調查,拋開一切規(guī)定,你們覺得老師想讓你們帶手機去春游嗎?”稍等片刻之后,我請他們舉手表明想法,發(fā)現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覺得我會讓他們帶。我還特意從舉手雙方挑選代表說說理由,其實他們早已清楚平時帶手機來學校會影響學習和休息。我說:“首先感謝沒有舉手的同學,因為你們一直提醒著自己該遵守規(guī)矩,但同時也要感謝覺得我支持你們帶手機去春游的同學,這證明我在你們心中不是一個墨守成規(guī)、蠻不講理的人。其實我是偏向大家?guī)謾C去春游的!第一,互信是我們的班級精神,我完全相信大家的自制力,相信你們絕不會利用這次機會在宿舍玩手機影響休息。其次,老師充分理解你們!我很贊同和支持用手機快捷而真實地記錄下游玩時的美好時刻,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我們可以取得聯系,保證安全……”孩子們禁不住鼓掌歡呼起來。但我知道還不能忘記一個事情:“還是要再次表揚沒有私自帶手機來學校的同學,如果真的有需要,你們可以讓家長在春游之前給你們送過來,不過你們得答應我只是在春游時用手機,不得偷偷在宿舍里玩。若怕手機丟失,可以放老師這里保管,我保證不偷看你們的信息!”孩子們開心地笑了。我緊接著問:“覺得老師這樣處理合理的同學請舉手!”不出我所料,孩子們這次齊刷刷地高高舉起了手。
第二天,許多孩子主動將手機交給我保管,其中一個還羞答答地問我:“老賈(本人英文名Justin賈斯汀,學生習慣叫我老賈),周四晚上能不能幫我手機充充電?”我當即爽快答應:“當然可以,一條龍服務嘛!”引得周圍幾個學生都哈哈大笑。最終春游在歡聲笑語中順利地結束了。周五晚上回到家,我打開微信,看到孩子們上傳到朋友圈中的一張張照片,記錄著難忘的瞬間和快樂,我不禁想:真沒后悔讓他們帶手機過來!
1. 冷靜樂觀地看待每一個難題,從中發(fā)現教育契機。首先要保持冷靜,仔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班主任的工作藝術要求我們既要掌握教育工作的一般規(guī)律,又要求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在最適當的時機給予教育,從而達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對眼前的困難,學會做一個樂觀積極的班主任,從中尋找教育學生、感化學生的關鍵點。
2. 多向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事半功倍。作為班主任,我們常常鼓勵學生遇到煩惱和困難多主動與我們溝通,不僅有利于更好地解決事情,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融洽的師生關系,共享幸福。我認為,班主任多像家人一樣向學生敞開心扉,輕松自然地表達內心想法和初衷,同樣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老師。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需要我們考慮和權衡各種因素,兼顧不同學生的利益,但有時受現實條件限制產生信息誤差,致使師生之間產生誤會,降低互信度。此時,班主任適時地向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行動初衷,就像帶學生進入一個充滿溫情和公正的內心世界。這份真實在給學生帶來驚喜和感動的同時,也悄悄地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如一把利劍,讓問題迎刃而解。
3.充分理解學生,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年齡、認知水平和成長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產生了師生在興趣愛好、價值觀念方面的差異。就如手機問題,我們更多會將其看作一種工作上的聯系工具,有時甚至是一份無法擺脫的工作負擔。但在大部分學生的眼里,手機卻是集影音、游戲等多種娛樂功能于一體,讓生活更加多彩刺激的“神器”。春游時,學生能用手機及時捕捉老師和一些很內向的同學在車上唱歌的難得場面,盡情記錄旅途中美麗的風景、歡樂的瞬間,隨時分享朋友圈中各自游玩的最新動態(tài)。因此,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充分理解學生,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可以發(fā)現一個更全面和真實的世界,而學生也會因為我們的理解進一步信賴和愛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