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聯(lián)袂行……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每次看到鳶尾花,都會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踏歌行》,當微風從鳶尾花的葉尖上徐徐吹過,仿佛是一群羅衣紛沓、長袖交橫的少女們在載歌且舞,身姿婀娜卻又顯得綽約含羞。
鳶尾是中國的傳統(tǒng)花卉,一般習慣的俗稱蝴蝶花、藍蝴蝶、扁竹等等,普遍的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鳶尾科植物中的菖蒲,更是傳統(tǒng)“端午節(jié)”的重要角色之一。由于菖蒲的帶狀葉子剛硬挺拔,樣子與神話傳說里鐘馗手握的寶劍相似,而艾草又被民間形象的比喻成打鬼鞭。因此,每年端午節(jié)時,在全國各地的文化活動中,很多家庭都會在大門上懸掛起菖蒲葉和艾草,或者是用菖蒲搭配著艾草、石榴花和錦葵、錦帶一起做成插花。另外,端午節(jié)又叫“夏衣節(jié)”或“賜衣節(jié)”,杜甫在《端午日賜衣》詩中寫道: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p>
古時候的這一天,上至朝廷,下到庶民,人們會用煮過菖蒲的水來沐浴,然后正式換上薄而輕便的夏裝,寓意能祛五毒、避惡鬼,是保佑家人平安的吉祥祈愿。
端午節(jié)用到的菖蒲葉,實際是鳶尾科的花菖蒲,并不是一般意義上天南星科的菖蒲。花菖蒲的花媚嬈纖柔且色彩豐富,而葉子經(jīng)過梳理組合后,又會呈現(xiàn)出富于變化的各種線條形態(tài),當花與葉一起搭配著使用時,神俊飄逸的絕塵之姿帶給人們的是雋爽的視覺享受。所以,在花道的插花題材和形式當中,常常能夠見到許多使用鳶尾葉來表現(xiàn)空間的情況。
雖由人作,宛若天開
說到鳶尾科植物的插花,我們就有必要講一講花道在葉材使用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識?;ǖ酪话惆讶~子類的材料分為“長葉”和“大葉”兩大類型,不同類型的葉材,在使用時會根據(jù)植物與生俱來的特征,做出符合自然形態(tài)的安排。這樣模擬自然的安排,不僅是為了體現(xiàn)古人所說的“師法自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插這些材料時,葉子能隨著人們的梳理組合,從而貼合到人們最想表現(xiàn)的理想空間里去,這樣“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安排,事實是真正的任由自然的自然而然。
鳶尾類的葉子屬于“長葉”類材料,花道通過對這類植物的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雖然呈現(xiàn)出的是帶狀形態(tài),但依然是有陰陽表里的分別。所以,在做鳶尾類長葉植物的插花時,必須在不同的位置和空間里分別表現(xiàn)出葉子的陰陽和表里,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植物生長在野外時的本來面貌,這也是花道與花藝在看待花草時的有別之處。
在學習花道的過程中,會專門為學生特別設置有葉材的稽古,這是因為在花道的插花里,葉材往往會比花材更為重要,使用葉子來塑造插花的空間,能比使用花朵更出效果。另一方面,如何顯示一個插花作品的勃勃生機,往往也是要依靠葉子的色彩和形態(tài)來表現(xiàn)。不同色彩的和形態(tài)的葉子,不單單是表達插花作品的季節(jié)感,還要能體現(xiàn)出時間的遷逝感來,用靜態(tài)的插花體現(xiàn)動態(tài)的時間,才是花道真正要實踐的意義所在。
不同時空和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人們,共同能感同身受的便是時間流轉的遷逝感,從古人吟誦不絕的詩歌里,今天的我們依舊能體會到他們對時光遷逝的哀傷情懷。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p>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p>
當一個靜態(tài)的插花作品,能讓欣賞的人們在一瞬間集中地感受到花草從生到死、由盛轉衰的過程,我們說這樣的插花才是有生命。一切真善美歌頌的正是對生命的理解,生命與生命之間無需語言交流而能產(chǎn)生的共鳴,在文學方面是“通感”的修辭方法,就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里所說的意境所在。
欣賞鳶尾類植物的插花時,除了符合以上所講的安排法度之外,長葉類植物插花的美必須要有亭亭玉立的風姿和表情,就像曹植在《洛神賦》里描寫宓妃纖塵不染的淑美芳姿那樣,“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所以,花道插花的形式安排,非常重視對花器口的處理,在清代的《浮生六記》里沈復明確總結過,花器口的經(jīng)營安排要做到“起把宜緊”“瓶口宜清”。
東方的傳統(tǒng)插花藝術里,花與器組合在一起的宿命,是自花道誕生之日起便結下的因緣,所以說,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忽略這個既定的事實,對花器口部位的美感把握必須要重視起來。起把宜緊,就是要讓插花在瓶中看起來有如“一叢怒起”的樣子,無論是亭亭玉立,或是飛舞橫斜,瓶口的位置都要做到收緊的狀態(tài),不能散亂和擠軋,散亂或者擠軋便會讓插花失去精神。瓶口宜清的安排,則是著重在技術層面的處理,是如何讓不同質(zhì)感的花與器在體現(xiàn)各自的本質(zhì)時,又能相互的協(xié)調(diào)融合,形成一個沒有違和感的整體藝術。
又是舊歷五月,在端陽佳節(jié)繁多的文化活動啟幕之前,趁著清露未消,折上幾葉鳶尾,用素手調(diào)心,安上一瓶插花,耽沉在鳶尾花的葳蕤華光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祛除心火之毒的良方呢!
作者簡介:張容與,洛陽翰章華道文化中心華道宗匠,東方傳統(tǒng)插花藝術傳習人?,F(xiàn)為日本華道家元池坊準華綱,脅教授一級。2014年創(chuàng)辦了洛陽翰章華道文化中心,正式開創(chuàng)了宗本于中原文化,形成當代自成體系的新傳統(tǒng)華道文化。編輯/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