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穎
[摘要]目的 探討就診指導在外科門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擇2014年7—9月期間該院外科門診收治的200例患者為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候診指導,另外選擇2014年10—12月期間該院外科門診收治的200例患者為實驗組,給予就診指導。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程度,以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SAS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質(zhì)量滿意度為99.00%,對照組護理質(zhì)量滿意度為92.0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就診指導應用于外科門診護理有助于減輕患者焦慮程度,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外科門診;就診指導;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4(b)-0133-02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tient Guidance in Surgical Outpatient Care
LIANG Ying
Outpatient 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tient guidance in surgical outpatient care. Methods 200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Outpatient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given the conventional waiting guidance, and other 200 patients admitted from October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given patient guidanc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anxiety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qua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9.00%,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92.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atient guidance applied to surgical outpatient care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improving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Outpatient Surgery; Patient guidance; Nursing effect
外科門診是一所醫(y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不一,損傷類型多樣,且患者往往多存在有較為嚴重的緊張和焦慮狀態(tài),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存在較深的創(chuàng)傷,如不能給予較好的門診護理,可能會影響患者就診,甚至導致護患糾紛的發(fā)生。而隨著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改革的不斷進步,對門診外科護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1-2]。該院自2014年10月以來在全院實施系統(tǒng)的就診指導,該院外科在患者候診期間認真落實外科門診就診指導,取得了顯著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400例研究對象均來源于2014年7—12月期間在該院外科就診的門診患者,所有患者年齡均≥18歲,意識清楚,語言表達能力完整。根據(jù)醫(yī)院就診系統(tǒng)記錄的患者就診順序?qū)⑺谢颊叻譃閷φ战M和觀察組,將2014年7—9月就診的200例患者納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126例,女性患者74例,患者年齡18~71歲,平均年齡(44.6±7.9)歲;將2014年10—12月就診的200例患者納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114例,女性患者86例,患者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3.9±8.4)歲。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候診指導,主要內(nèi)容包括:①于門診咨詢臺處顯眼位置循環(huán)播放醫(yī)院就診指南和就診宣傳,告訴患者刷卡登記流程、病歷本填寫規(guī)范、開診時間和結束時間;②告知患者在候診期間保管好隨身物品,注意保管好錢財和貴重物品;③為患者提供咨詢服務,對患者就診中的疑問進行認真、耐心的解答。
1.2.2 觀察組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外科門診就診指導,主要內(nèi)容包括:①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和學習,著重對護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zhì)、服務態(tài)度進行教育,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責任心;②根據(jù)每個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工作能力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情況制定彈性排班計劃,根據(jù)每位護理人員的優(yōu)勢和特長安排于導診崗位、咨詢崗位或者巡視崗位,明確每個崗位的工作內(nèi)容和責任,以確保就診指導方法能夠順利實施;③由2名經(jīng)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負責咨詢,詳細了解、記錄就診患者的病史,查看患者的檢查、檢驗資料,區(qū)分疾病的科別,以判斷患者是否需要在該科室就診;④在候診區(qū)顯眼處采用視頻、圖片、宣傳欄等方式介紹就診流程,提醒提前預約掛號的患者可優(yōu)先掛號就診;⑤詳細向每一位患者講解我院全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的就診理念,對未在預約時間內(nèi)前來就診的患者,向其解釋清楚分段就診的目的和優(yōu)點,安撫患者急切的情緒,請患者耐心等待,并告知患者下次就診時應嚴格按照預約時間段進行,以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⑥安排2名護士負責候診區(qū)和診斷室的巡視工作,安排危重癥患者、高齡患者、行動不便的患者以及其他特殊患者提前就診;⑦安排專人對在候診區(qū)等候診療的患者講解醫(yī)生的坐診時間、相關疾病的防治措施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和細節(jié);⑧患者完成診療后,向其講解和發(fā)放關于提前預約和復診的相關信息和資料,對預約掛號的方式和流程進行重點講解;⑨針對需要住院的患者,詳細向其講解住院手續(xù)的辦理流程:醫(yī)生處領取入院證,入院服務中心辦理簽床,繳納住院費,入院治療;⑩對需要長期復診的患者詳細介紹各個科室的基本情況,醫(yī)生的特長、坐診時間,并指導有需要的患者選擇同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診療。
1.3 觀察指標
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定;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度,分為4個條目: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c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均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x-±s)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 t P
觀察組(n=200) 47.83±7.93 42.31±4.47 8.58 <0.05
對照組(n=200) 48.16±6.94 44.96±5.21 5.21 <0.05
t -0.44 -5.46
P >0.05 <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中對護理質(zhì)量非常滿意186例、滿意12例,滿意度為99.00%;對照組中對護理質(zhì)量非常滿意131例、滿意32例,滿意度為92.00%。觀察組護理質(zhì)量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對醫(yī)療認識的不斷加強,對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對醫(yī)療護理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因此提供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是滿足患者及家屬要求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門診外科的護理中,更要注意到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努力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滿意的診療環(huán)境[3]。由于每位患者的在門診的就診時間極為有限,指導患者做好就診前準備,為患者提供周到的就診指導,不僅有利于維持候診秩序,使患者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盡可能多的就診信息,更加能夠提高診療效率。在外科門診中實施就診指導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在就診過程中設立咨詢崗位,有助于解答患者疑問,緩解患者焦慮情緒,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面減輕患者的壓力和負,同時咨詢臺負責為患者提供明確的指導和幫助,可有效減少患者掛錯號的幾率[4-5];②服務態(tài)度的改善是改善醫(yī)患關系的重點,明確每位護士的工作和責任,通過集中學習和培訓增強護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zhì)和護理態(tài)度,在詳細解答患者及家屬疑問的基礎上還能對患者表現(xiàn)出的一些負面情緒和不良心理進行疏導,從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患者焦慮不安的心態(tài)[6];③個性化的就診指導,提高了就診指導的有效性,患者易于了解掌握就診的流程,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和精力浪費;④臨床護理實踐中建立起來的動態(tài)巡視,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態(tài)度,也是護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對增進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撫慰患者極端情緒極為重要[7-8];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上報、處置,降低了危險事件的發(fā)生率,減少了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
在該研究中,筆者對在該院外科門診就診的患者實施就診指導,安撫患者在候診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從而給予患者發(fā)表意見和看法的通道。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有效的就診指導對改善患者精神狀態(tài),提高就診滿意度意義重大,因此具有在臨床實踐中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義滿,劉文雅.淺析外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護理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4(4):82-83.
[2] 夏旭峰,邊秀蘭.精細化管理思路在門診護理質(zhì)量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0):248-249.
[3] 李玉梅.舒適護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3):41.
[4] 張彥杰,王運菊.門診咨詢臺語言溝通的技巧[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8):150.
[5] 劉會民,張永進,陳曙峰.風險管理在我院門診調(diào)劑管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藥房,2014,25(13):1189-1192.
[6] 謝元花.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在門診外科手術患者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8):60-61.
[7] 茍悅,李薇,任小丹.就診指導對心血管外科門診護患糾紛發(fā)生率的影響[J].華西醫(yī)學,2014,29(12):2352-2354.
[8] 劉彩虹,傅建英.早期康復指導對門診包皮環(huán)切術患者傷口愈合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17):2717-2718.
(收稿日期:20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