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輝
一線教師做行動研究,一定要立足于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只有問題解決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研究水平、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課題研究才能真正落地。所謂研究落地,就是指我們研究的課題一定是來源于教育教學中的真問題,真問題、真行動、真解決,教師才有熱情參與課題研究,才能真提高。
在“課題與課堂同構,教學與研究共生”的過程中,專家提出要進行四點探索:問題點、方法點、結合點、發(fā)展點。圍繞這四點探索,我們進行了精心設計和有益實踐。
1.問題點讓課題落地
我們將研究課題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部門集中一類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每個教師都會面對同一類別而又有著具體差異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部門把這些問題集中起來,集體研討,反復推敲,最后形成共性問題,進而把問題上升為課題進行研究。這樣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子課題。這些來源于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就是真問題。如:學校智障康復部“十一五”北京市教育學會立項課題“自創(chuàng)童謠在中度智障學生教學中的應用”就是這樣的真問題。
智障學生認知能力較差,記憶速度較慢,知識遺忘快。面對這個問題,教師嘗試把一些學生熟知的兒歌和童謠引入教學,學生們特別有興趣,對鞏固知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此基礎上,他們確定了“自創(chuàng)童謠在中度智障學生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課題,經過三年的實踐,他們不僅總結出了多種童謠輔助教學法,還編輯了童謠集和校本教材,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和研究成果。這樣的課題就是落地的課題,是能夠讓教師認認真真做起來并不斷有收獲的課題。
2.方法點用策略推動
結合課題找問題。我們的課題都來自于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因此,每學期初我們都要求教師對照課題,充分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剖析出存在的真問題,然后思考如何借助課題研究解決問題。
結合課題做教研。教研組集體會診,幫助每位教師找到真問題,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制定詳細的解決計劃。如果是共性問題,就組成“智慧小組”合作共同體,合力解決問題。
結合課堂抓突破。每學期課題組都會根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計劃,幫助教師解決研究中、教學中的問題。我們的方法是:針對不同的問題聽課,進行有效的課堂觀察和記錄;課后說課、評課,進行個人反思,集體反思;“智慧小組”集體備課,制定改進措施,反復聽課、反思、改進,直至問題解決。
3.結合點用行動說話
特教學校的教學和課題研究一定要建立在科學有效的康復訓練方法之上。為此,我們推出了“過五關”,告訴教師應該怎樣開始行動。
基礎關,要求教師都要經過學校計算機、英語、簡筆畫、特教專業(yè)理論、手語五項基本功的學習培訓,考試合格,才能上崗;專業(yè)關,將校本培訓、外出研修、自主學習等有機結合,通過課堂教學、康復訓練檢查專業(yè)水平和能力,給教師一個專業(yè)評估,指出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IEP關,每學期對教師進行“個別教育計劃”制定與實施的培訓,幫助教師制定和審核個別教育計劃;說課關,對教師課前、課后說課進行培訓,讓教師知道自己在什么時間應該干什么;過教學設計關,借鑒普教教學設計的優(yōu)勢,關注特教專業(yè)特點,培訓教師撰寫教學設計。
4.發(fā)展點讓研究升華
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不僅應該關注由此課題研究直接產生的物化成果,還應該關注一些隱性的成果,更應該關注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我們出版了《童謠集》《生活語文》《生活數學》校本教材,抓住各種會議、講學、參觀等機會宣傳和推廣課題成果;我們自編的童謠涵蓋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在學校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用童謠來輔助完成,這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每位教師對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有了清楚認識,制定出自己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規(guī)劃。總之,課題研究帶動了學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也促進了學校品牌的創(chuàng)建,促進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讓研究落地,用行動說話,我們的研究才會有實效,才會讓學生、家長、教師受益,才能激發(fā)教師的研究熱情,才能點燃教師的職業(yè)激情?!白屟芯砍蔀槲覀児ぷ鞯某B(tài)”是我們特教人不斷追求的目標,只有研究成為了我們工作的常態(tài),我們的研究才真正落地,才能從根本上推動學校的科學發(fā)展、特色發(fā)展、品牌發(fā)展。
編輯 于萍